分享

练琴,怎样“背谱”?

 宛洛练琴思维 2023-12-05 发布于江苏

“背谱”演奏,不仅是舞台独奏“必备”的方式,同时也是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背谱”除了考验学琴者的指法熟练度,也考验了其记忆力,还考验了“内心听觉”能力。

所以,想要扎实地达到“背谱”演奏,我们就需要从以上3个方面着手训练。

一、演奏的指法,一定要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想要达到“背谱”演奏的程度,你需要将自己的演奏指法,练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光熟练还远远不够,因为那只能说明你在乐谱时,眼神、头脑与指法“匹配”得好,比较“协调”而已。

当离开乐谱,仅靠头脑中的记忆,此时再与指法进行“匹配”,未必能做得“协调”。

所以只有练到指法“生巧”了,很随意与自然地就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演奏习惯,比如加些“装饰音”。

达到这种程度,乐谱自然就会“背”下来了。

为什么这样可以成功“背谱”呢?因为一旦“熟能生巧”了,也就说明了自己所练习的内容,几乎不再动用脑力进行“回忆”了,而是“保存”在了学琴者的“肌肉记忆”中。

需要依靠“回想”的“背谱”练习,是很难再有精力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演奏习惯的。

所以只有练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才算是形成了“肌肉记忆”,“背谱”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二、有些乐段、乐句,必须以头脑的记忆力作为“辅助”

因为这样的乐段、乐句,在旋律走向上,在节奏型运用上,规律性不明显,不便于“整合记忆”。

只能通过“硬练”增加熟练度,还要配合着“硬记”加深记忆。

三、“内心听觉”的提高,可以使自己无时无刻都在“背谱”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绍过“内心听觉”是学琴者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必须要掌握的能力。

通过在内心“模拟”出练琴时的音响效果,而后再配合着指法,就可以无时无刻、随时随地,不用乐器也能进行“背谱”练习了。

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并不具备良好的“内心听觉”。所以还是要先用乐器多练习,使自己的演奏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后,日积月累,“内心听觉”自然而然便会形成。

如果你对练琴存在一定的思维困惑,可以查看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