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里的智慧(3):吃东西口味偏好,会损伤哪些脏器?

 王心雨 2023-12-05

原创 痴堂 杏林树下 

图片

阴精之所生,本本源,来自在五味五味: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处泛指各种饮食物。全句意为: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阴之五宫五宫,即五脏,阴之五宫,即藏蓄阴精的五脏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以,犹乃也津,张介宾注:“溢也”,有过盛之意,脾气乃绝绝,衰竭。上三句意为:酸味本有滋养肝的作用,但过食酸味,则导致肝气偏亢,肝木乘脾土,进而使脾气衰竭;味过于咸,大骨大骨,腰高之骨,一云,大骨即全身骨骼气劳腰高之骨(或全身骨骼)骨气劳伤短肌肌肉短缩,心气抑抑,抑制。张志聪:“大骨,腰高之骨,肾之府也。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故心气抑郁也。”;味过于甘甘,《太素》作“苦”。味过于苦则伤心,心气喘满喘,此处指心跳急促。满,同“懑”,烦闷也。心气受伤则心跳急促而心中烦闷,色黑黑为水色,火不足则水气乘之,故心病则可见黑色,肾气不衡衡,平也。心火虚衰而肾水偏盛,故言“肾气不衡”,即肾水不能与心火相平衡;味过于苦苦,《太素》作“甘”。甘入脾,味过于甘则伤脾,脾气不濡《太素》无“不”字。濡,湿也。脾伤不运则湿盛,胃气乃厚厚,张介宾:“胀满之谓”。脾伤湿盛,湿邪阻胃则胀满;味过于辛,筋脉沮沮,败坏弛,松弛,精神乃央央,同殃。张介宾:“辛入肺,过于辛则肺气乘肝,肝主筋,故筋脉沮弛;辛散气,则精神耗伤,故曰乃央。”一说“央”作中央,解为“半”。尤怡《医学读书记》:“由辛散太过,而血气消沮,筋脉懈弛,精气衰及其半也。”。是故谨和五味谨和五味:谨慎地调和五味。杨上善:“调和五味各得其所者,则咸能资骨,故骨正也;酸能资筋,故筋柔也;辛能资气,故气流也;苦能资血,故血流也;甘能资肉,故腠理密也。”,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骨气,骨者有形,气者无形,故骨气泛指上文之骨、筋、气、血、腠理以精精,强盛。骨气以精,是言骨、筋、气、血、腠理均得到五味的滋养而强盛不衰,谨道如法道,遵循。谨道如法,是指严格按照“谨和五味”的养生法则去做,长有天命天命,天赋的寿命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还在为背不过《中医内科学》那么多证型和选方发愁吗?
还在为《中医内科学》有些方剂的组成乱翻书查找吗?
还在为这些方剂的方义一头雾水吗?
——有这一本书绝对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