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专业“岗课赛证, 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闫编辑 2023-12-05 发布于河北

0 引言  

人才培养指教师根据教学理念、教育思想的指导,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制度,对人才进行系统培养的教学模式。金融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指的是金融专业教学根据金融企业发展需要设置教学课程,举办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技能竞赛,实行相关从业资格考证制度,将岗位需求、技能竞赛、资格考证三个方面融入金融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其职业发展能力。“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能紧密联系岗位发展需求,学生考证通过率低等问题。金融专业教师应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能力,培养优秀金融专业人才,促进金融行业发展。  

1 金融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涵义  

“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中“岗”指岗位,  

即金融专业教学中针对企业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课”指课程,即根据岗位要求、专业发展需求、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等内容设置课程,体现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证”指证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学生就业需要的证书,体现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是学生就业发展的准入门槛;“赛”指技能竞赛,即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情况的衡量、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展现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  

2 金融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岗位与课程设置脱节  

金融专业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扎实金融管理知识、实务专业技能等,以及具备优秀品格及综合素质的新型金融专业人才。金融专业课程需要结合当下金融人才培养要求设置管理学原理、证券市场基础、网络金融学、金融市场学等相关课程内容,但部分金融专业仍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主要原因为:传统金融管理专业课程定位停留在银行柜台专员、银行大厅经理等岗位,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银行实务教学,缺少综合性金融专业教学,无法摆脱传统的银行金融理念的影响。  

2.2 信息化课程建设不完善  

随着金融领域的扩展,应用技术发生转变,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金融统计、金融管理等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传统金融专业教学侧重手工教学,课程设置、技能竞赛仍偏重于手工技能,缺少信息化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比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信息化教学理念。金融专业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上,课程设置偏重于传统教学模式,如银行业务教学中仍以手工点钞、传票翻打、货币识别等为主。(2)缺乏信息化教学技术。金融专业教学内容随着金融行业发展逐渐扩展,金融专业教学也向信息化转变,但部分金融专业教学课程中信息技术不完善,使其在数据收集、资料分析等实际操作训练中缺乏相应的操作系统,网络流畅度无法满足其高速操作的需要。  

2.3 考证与竞赛通过率低  

金融专业从业资格考试与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且内容较多,金融专业学生既要考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获得从业资格,又要参与不同的技能竞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然而,学生在实际考试与竞赛过程中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影响就业与发展。主要原因为:(1)教师缺乏对系统的理解。由于部分教师对金融专业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及操作系统的理解不全面,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生全凭自学准备考试,导致考试成绩不佳。(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由于金融专业教师对学生考证及技能竞赛不够重视,导致金融专业学生在考证学习、竞赛准备过程中重视程度较低,准备过程中未拼尽全力,从而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  

3 金融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设  

3.1 加深校企合作  

金融行业不断发展,金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金融专业教学应及时掌握相关信息,针对实际需求设置教学课程,金融专业应调查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并据此进行课程设置。因此,金融专业应加强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了解金融行业的变化,从而获得实时的资讯,以此调整课程设置。具体操作如下:  

(1)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金融专业加强与金融企业交流合作,可以通过开展合作交流会的方式,邀请金融企业优秀工作人员到学校分享经验,分享当下金融市场走势、发展方向及个人工作经验等。学生记录分享内容,获得金融专业知识,教师据此设置金融教学课程。  

(2)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金融专业教学具有技术性,学生的风险预测能力、市场敏感度、数据分析能力都需要通过不断训练来完成。因此,金融专业可以开展定期的实习活动,组织学生寒暑假到合作企业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亲身感受到金融行业的发展,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3.2建设课程体系  

金融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是通过岗位发展、技能竞赛、从业资格证三个方面要求制定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竞赛与资格考证提升学生金融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金融专业应完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1)对金融行业进行深度调研。金融专业在设置课程前应深入调查金融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及学校教学要求,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专家访问等方式进行调查。金融专业教师根据调查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例如,在金融统计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金融统计工作中所需要的数据收集、资料分析及风险预测等工作内容合理设计课程。  

(2)将资格考证纳入教学体系。资格考证作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中的一部分,应引起金融专业教师的重视,将其纳入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从业资格考证内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应学习与考证相关的知识,加深了解从业资格考试,以此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资格考证内容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从业资格考证通过率。  

3.3 提升教师素质  

金融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转变教学形式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业务操作能力,还要具备与金融企业交流、资格考试辅导、实习培训等方面的能力。因此,金融专业教学应增强教师教学、业务操作及资格考证教学培训等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具体操作如下:  

(1)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金融专业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金融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及业务操作技能。金融专业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例如,举办金融理论知识座谈会,邀请国内著名的金融专业教师到学校开展座谈会,为教师传授金融理论知识及教学经验;开展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活动,邀请市场上教学效果较好的从业资格考试机构到院校对金融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加深教师对从业资格考试的了解。  

(2)引进金融专业人才。金融专业与企业合作时,不仅可以组织学生到金融企业实习,使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还可以引进金融企业优秀工作者到院校做兼职教师。院校在与金融企业合作中考察企业工作者,寻找既具有金融专业能力又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作者,对其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学校与金融企业领导者协商,通过调整时间,制定工作者的教学时间规划,并到学校开展教学,丰富金融专业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金融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应有机结合金融岗业知识、课程理论教学、校外实习训练、资格证书考试四个方面的人才培养内容。金融专业教学应将“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根据金融企业发展需要及金融从业资格考证要求来完善教学模式,并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与训练活动,定期举办技能竞赛与组织实习训练活动,让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同时,金融专业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引进金融专业人才,以此提升教学能力,培养优质的金融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树林.课、证、赛、团相融合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77-80.  

[2]汪来喜,孙传旺.基于金融本质、跨界转型视角的金融业赋能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55-59.  

[3]何淑兰,孙有发,黄荣斌.新业态下本科金融人才培养的反思与改进[J].教育探索,2020(10):47-50.  

[4]隋菱歌,张炳辉,张辛雨.金融高职院校复合技能型人才“P+M”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10-14.  

[5]姚美娟,施平,叶邦银.产教融合视角下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瑞华精英班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3):82-84.  

[6]白峰.新形势下加强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和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20(6):90-92.  

[7]周四清,庞程.产业集聚及协调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金融业、教育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9):104-114.  

[8]郭福春,吴金旺,谢峰,等.金融专业群国家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基于“建用评”三融合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9(11):84-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