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个角度看教材:历史八上第15课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靖风 2023-12-05 发布于河北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始末。
因为国共合作的目标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所以他们联合起来搞的事情,在人数和范围上大大超越之前历次革命的革命,故称之为“国民大革命”。
原标题中的“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环节。唉,这又是编者不顾学生理解力的一次即兴创造。本课标题无论是叫第一次国共合作还是国民大革命都很恰当,“北伐战争”这四个字还是隐去吧!
一、准备
在北洋军阀的镇压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寻找同盟者的必要性。混战的军阀把国民党的政治意愿视若罔闻,国民党也认识到寻找同盟者的必要性。反军阀和帝国主义是国共两党共同的目标,二者走到一起,顺理成章。
1.中共三大
要和最高党纲反对的资产阶级合作,需要很大的勇气:外需大哥支持,内要上下一心。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在中共三大上,一致通过与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进行合作,但也有前提。前提是其不能压迫人民,与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基本立场不冲突。国民党要改变根本属性,成为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为什么是这些?因为这四大群体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心向正义的人民,只有这样的国民党,才是真正服务人民的党派。
这样的属性是共产党最为熟悉的,所以共产党应担起改造国民党的任务。如何从根子上改变?只能选择深入其内部——共产党员将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就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如此的坦诚相待,能融化对方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胸膛毫无防备地暴露给对方,这为后来惨遭背叛埋下伏笔。
外援共产国际也传来了支持的好消息。为了让共产党更受重视,外国同志们还亲自出面撮合国共合作。
2.国民党一大
在多方努力下,受到共产党感染的国民党也学会了开会,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结合共产党意见把指导思想进行了升级:把旧三民主义升级为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和平均地权的内容。前者体现了革命的彻底性,后者体现了真正为普通百姓服务的宗旨。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在向代表人民的共产党靠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应运而生。本次会议的成果成为了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大一大既是国共合作的准备,也是国共合作正式开始的标志。因为这场重要会议无论是内容还是参与人员都有共产党的存在,如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骨干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二、成果
国共合作在万众期待下很快就行动起来,并呈现了重要的成果:
1.黄埔军校
为了给讨伐军阀培养军事人才,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全称为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为什么将此学校视为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因为无论是从组织架构还是半学理念,都有中国共产党的参与。
不过在组织架构上,不知是己方不懂权谋还是有更深的考量,在黄埔军校里共产党员所担任的最高职位是周恩来任职的政治部主任。这样的部署虽然有利于共产党对国民革命军的思想影响,当并没有直接握住枪杆子,这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又一隐患。
黄埔军校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为北伐提供军事力量,也为近代革命的胜利贡献了柱石。不只是北伐,更让人敬佩的还有抗日战争。
黄埔学子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骨干的力量。从指挥官到士兵,到处活跃着黄埔学子。令人心痛的是,大多数黄埔学子都陨落在这场灾难中。他们有着专业的能力和丰富经验,本不会有如此大的损伤,但他们在军校受到的教育不仅有作战技能,还有浓烈的爱国情怀。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些为民族而牺牲的好儿郎!
2.北伐战争
国共两党合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前后配合。无论是此时的北伐,还是彼时的抗日战争,战场都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二者面对的情况不同,任务却同样艰巨。
正面战场:
北伐的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统一。有哪些大军阀是北伐军的目标呢?经过连年混战兼并,有三个军阀“脱颖而出”:
孙传芳在较偏僻的江西,实力是三者最弱的,“小芳”嘛。
张作霖在东北,距离最远,一时半会够不着。
虎踞在两湖一带的吴佩孚比二者显眼多了。一则他是北伐路上第一个大拦路虎,二则其实力较为强大,“一节更比一节强”的“孚”嘛。所以,吴佩孚所控制的地区——湖南和湖北成为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
战争当然要有著名的获胜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当然也有英雄,如在战役中脱颖而出的共产党员叶挺,其带领的军队被称为“铁军”。
在打败吴佩孚后,也快速消灭了孙传芳,北伐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就此下去,胜利指日可待。
什么新鲜的学生军能够把经验丰富的北洋军逼至如此?当然是因为国共不止有阵前攻击的单一策略。
敌后战场:
北伐时,共产党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敌后发动人民,扯北洋军阀的后腿,可谓是前面叫阵,后院失火。在吴佩孚的统治区两湖,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大城市上海,工人发动三次武装起义……这一系列的行为,可以算得上是敌后战场。战争胜利的法宝是人民,这就是我党一直以来的得胜秘诀。
三、结果
这一路的胜利,吓坏了大小军阀,也吓坏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东北王张作霖急得团团转。日本却趁此机会威胁张作霖自立,以达到其占领中国东北的真实目的。
军阀再可恶也是中华儿女。张作霖宁死不屈,被小日本炸死在了沈阳皇姑屯火车站。其子张学良继承其父位置后,怀着国仇家恨,放下一己之利,在1928年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当时国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北伐战争完成了使命,可以算是胜利结束了。
然而北伐胜利,不代表国民大革命的胜利。因为虽然北伐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新的军阀又出现了。
哪里来的新军阀?
在北伐军和工农运动的攻势下,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慌了,急着寻找新的代理人。要知道,我们国家近代问题根源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社会性质,清政府也好,北洋军阀也罢,都是傀儡。
这不是么?封建和帝国主义在国民党内部找到了合适的代理人:
因为帝国主义的利益不统一,所以各自寻找了新的代理人——美国找到了蒋介石,日本找到了汪精卫。具体利益不同,但总目标一样, 就是扼杀大革命。
在革命马上成功之际,国民党反动派突然亮出刺刀: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分头向共产党发难。毫无准备的中国共产党在片刻间腹背受刀,倒在血泊中,如何也不敢相信被兄弟下黑手。
四、评价
北伐虽然灭了北洋军阀,但新军阀又出现了。军阀层出不穷,帝国主义仍在中国横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遥遥无期,因此可以说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透过浓重的血腥,共产党认识到了革命的真谛:必须从根子上挖掉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毒瘤!要与反动派斗争到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