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窦桂梅:渐渐的力量,稳稳的成志

 大奔h1wmjlcm1r 2023-12-06 发布于福建

渐渐的力量,稳稳的成志

作者|窦桂梅

找到一个自身为之奋斗的志业,是不是我们种子教师、青年教师现阶段的第一要务?你有了这个目标,才会让自己日积跬步,一点点化作习惯和自觉的行动去践行。如此,我们就可以按照教育家精神那六个标准或者方向的要求,走好脚下的路。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里,在自己的班级里,在自己的学校里,深深耕耘,最后才能根深叶茂、才能有绿叶对根的情谊。

窦桂梅:把课上好——永远将不敬业视为失职
窦桂梅:创新驱动战略下的跨学科阅读实践探索

图片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窦桂梅

亲爱的老师们:住进你班级的土壤里吧,让种子发芽,开出属于你自己的花儿。让你的孩子们像树一样,茁壮成长;像花儿一样,颜色不一,却各展芬芳。你自己就站在那里,花丛里看着他们,把他们当作你最美的作品……

清华附小百年前叫成志学校,今天,拥有百年成志教育历史的她,需要如何一点一点地成长为祖国期待的模样?作为校长,在清华附小的2000多天里,我反思了很多问题。
 
我来到海淀20多年,对海淀充满了感恩。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永远行走在反思的路上,“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也”,这也是孔子最核心的、为师的、为人的逻辑。教育家精神就是对“人”的底层逻辑的一份关注。人是精神的存在,所以总书记希望我们要有精气神儿,得有精神追求。附小的精神之一就是“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站立,人无志则不立,人不是提线木偶、不是摆设。他需要学习的自立、精神的自立,生活的自立。
 
中国人的精神不能萎缩,也不能丧失。我们的民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民族定力在哪里?我们要在文化里寻找我们的原点。所以说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是为了让大家都当教育家,而是要以教育家为榜样。教育家是谁?教育家是孔子,是那些经过国家认证的,那些已经逝去的,那些坚守精神永存不变、坚守教育规律的人。我们应该有这种追求和使命。我们在塑造自己的时候,确实需要去思考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特有是什么?就是中国的。
 
清华附小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依然需要反思:它未来的风险在哪?它的上升空间在哪?它的高质量发展特质在哪?家长们是否满意?虽然学校得到的资源很多,但是挑战系数也大。学生的成果需要体现,尤其是个性、天赋,科技人才等等方面。就此,我们的逻辑就是让学生和教师成为双主体,在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实现为他们聪慧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历程,这是我们附小对教育家内涵理解的最基本的底层逻辑。在这个底层逻辑上,我特别坚守让老师守住学校和学生,过好每一日的学校生活。这些年一直在坚守、坚持、专注于此。

窦桂梅:校长的职责,就是努力把教师的成长当做最高的荣誉

窦桂梅:学校的真正危机,来自内部管理

 
图片

那么,下面我想谈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坚守三尺讲台。
 
坚守三尺讲台,就是站立课堂的自我超越,永葆学习反思的态度。儿童应该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专业课。30多年来,我将研究儿童作为我的第一专业。这就需要我们“知天气”,就是上面有什么,下面就落什么,在如何落实、落细、落小、落稳这些点上做。比如:双减、教育强国等等。确确实实我不能说我现在天天上课,但是我确实得上一些类型课:研究课说课,适当的跟老师们一起磨课,蹲课、评课等等,这都是我上课的不同方式。在此过程当中,我发现它会让我身上形成肌肉感、强化感,让我清楚自己的第一身份是老师,没有在课堂上就没有发言权,就可能把上级传递的内容领会偏了,或者不能够变成学校的逻辑。
 
海淀区教委曾给我开过两次现场会。2003年开过专业教师的成长会,2013年开过校长实践教学研讨。为什么呢?一个人的专业发展史,其实也是国家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份见证。我曾带一个班从一到六年级,那时还有语文教学大纲,一纲扣本,牢牢的抓双基;2001年后我来到了北京,走进了人民大会堂;2019年我非常荣幸的成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修订成员;2021年,来北京历经20年,我获得了首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语文教学方面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进步。而种子教师们,您有没有对自己的一种期待?您有没有对自己人生目标规划的习惯以及梦想?30多年了,我何其幸运,从一个实践者,到成果获得者,然后是引领者,参与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这些台阶上来后,回首一看,你就会觉得专业的尊严是来自三尺讲台。只有这样才会觉得安全、踏实。所以教育家精神之一,就是要立住三尺讲台。在一次一次课堂的实践、反思中,我不断地走向了专业的内化和成长。依据课堂的三尺讲台,不断地让你自己成为学生百读不厌的那本厚重的大书。学生才充满期待,学生才觉得,我的老师,每天也在成长中,每天也在不断地自我超越;我的老师,原来也能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我们一起不断地学习。
 
是的,我和我的老师们,将日子立足在课堂里,丈量着自己的高度。虽然我现在年龄越来越大,天天上课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不过,我可以陪着他们一起上课,研究他们,我觉得这是一个追求教育家精神的逻辑前提。所以,希望种子教师们,若要稳稳的成志,就要坚守住你的课堂,不忘学科教师是你的第一身份,更不忘儿童的研究是你的第一专业!

如何构筑理想课堂?——实现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图片

第二个维度,专注一间教室。
 
教室是学生、班级、班主任、学科老师这些人物的丰富组成体。一个真正的具有教育家精神追求的人,一定要当过班主任。专注一间教室的人,知道班级就是个小社会、班级就是培养领导力的地方。好的班主任就是在锻炼自己的领导力。一个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他知道学生是怎么生活的,怎么成长的,而且知道班级里学生差异多大。
 
清华附小特别强调班主任工作,我们强烈地提出:班主任,就是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学校!班主任是学校优选先进的第一人,当过班主任的人,我们先考量他。所以我们学校没当班主任的体育老师、数学老师都得当第二班主任。班级里一定有两张桌子,前面一张、后面一张,正班和副班,还有个第三班,我就是第三班。这些人还有谁?会计、后勤……所有人都在班级里,全覆盖。万一上操或运动会时,孩子突发事情,第三班人随时顶上。所以我们一直过着真实存在的生活,让我们的班级成为我们洞悉人性,培养学校学科育人、班级育人的发动机。只有这样,教师的品性才会上升到品格,他经历多重考验,不单是一个学科老师的样子,他还在一个关系体里,能在这里运筹、组合、实现在千差万别里寻找教育规律的所在,在这里他能够找到教育的艺术,实现方法和经验的结晶。
 
守住一个班级,在班级里建立起你的方寸乾坤,是很了不起的。成志教师的三个“志”该怎么理解?我认为我们教师是在智力前提下,知识储备下,情绪平衡与体力加持下,追求价值的高尚工作。正因为我们能低得下去,才能走向高尚。虽然小学很小,但未来很长很远。在这样的精气神里,践行能力怎么锻炼?主要看班级。每周四,我都要蹲班,就是在每一次走班的过程中,把学校的情况摸透了。在班主任蹲班的微观管理、微观生活的土壤里,找到微观的问题。我经常问自己:真的用心了解和收集过老师遇到的问题吗?有没有勇气面对班主任的投诉?是否把老师们当替罪羊了?是不是帮扶老师,给他提供了解困策略?理念挂在墙上,真的让它转化成行动了吗?我们经常说,成也教师,败也教师,但以此类推,校长亦如此。在班级里,要让老师知道他在那里他也是司令、是拿破仑,他和学生们一起挥斥方遒,和家长们一起万马奔腾,可以一起营造正向正相关的实践关系场域。
 
如何让老师过得真实、踏实和结实?学校用日晷优化1 s课程。日晷的意思就是与时俱进,和太阳一起生长和落山。包括晨起时光、学习时光、午休时光、暮省时光、个性发展时光等等。在一日蹲班当中,我们不是要挑老师毛病、不是点评老师。我们的一日蹲班,就是指向管理者,刀刃向内。我们为什么没做到,怎么就没有帮老师把这事儿做好?我们怎么就没有很好地帮人搭配这个班子?他们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若解决不了、消化不了,我们怎么改,怎么调?不是把概念放在天空上,说完了就算了。
 
老师们,我们的班级,只有桌椅和讲台那么大的地方,却站着我们教师的操守和灵魂。我们要保护它、呵护三尺讲台之外的面积和空间,让那里创造出更多的回忆和美好。那里有了美好的故事和梦想,它就飞出了班级,走出了窗外,它就传递了学校的美好。所以专注一间教室,那是我们教师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是我们孩子离开家庭的第二道德社区与成长空间。

如何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一间小小的教室,一个大大的梦想!

 
图片

第三个维度,扎根一所学校。
 
要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今天我们怎么做五四青年气质的教师、新时代的大国良师?我们从价值逻辑到行动转化,概念习得到实践迁移,能力导向到素养利益,实现跃升的时候,只有在学校里才能找到这些核心的生长点。
 
我们需要扎根学校,问自己这些要素到底是什么?核心在哪?总书记说的“教育家”(精神)如何理解?和学校的校本关系怎么落,怎么转化?大家可以头脑风暴,“泱泱有约”。我们坐在一起,年轻教师、老教师坐在一起,就是这样带出了一批能扎根学校里的教师。
 
我们在驻守一所学校的时候,老师是核心的、是最重要的,是学校的家底儿;家长是学校可流动的、活化的有用资源。把他们用好,把他们一起牵动好、带动好,用彼此认同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我们是这样做的,我们是可以守住一所学校并在其中扎根的,去共同创造孩子的未来的。家长该如何做前端班主任?该如何和我们同向共育?不是协同,是同向。同一个方向共育也是我们一代代工作者的使命选择。这些时候,就是我们清华附小在扎根的时候、在努力的时候,我们才有了附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有一个“足球联赛”,已经搞了11届了。我看到学生们,他们在疫情后的释放,他们一直在拼搏。他们即便为了第七名、第八名也要踢、也要比。终于194场全部打完,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得见的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是他们的眼泪让我们懂得了一些事情。他们争夺的不是冠亚军的眼泪,而是因为驻守在班级,他们就知道要为荣誉而战。后来我就拿着麦克说:宝贝们,只有体育在学校里可能会让你痛哭流涕,甚至集体流泪,尽情地流吧,因为那是你拼搏的滋味。把眼泪留在母校,坚强而后就不会在未来职场流眼泪了。在母校里把眼泪尽情地流完,那些失败的记忆,把它记住了,变成你成功的动力。母校就是可以让你尽情哭的地方,宣泄的地方。
 
人生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你输了之后怎么面对的问题?即便输在球上,也不输在精神上,这也许也是一份精气神儿吧。所谓教育家精神,就是谁说你没有失败?谁说你没有挫折?当校长的压力多大、当班主任的压力多大,你能坚持吗?你能陶醉其中吗?你能因为不管别人说什么,也能坚定的坚持吗?再努力一点,就让学校慢慢的和大家一起进步、努力。
 
找到一个自身为之奋斗的志业,是不是我们种子教师、青年教师现阶段的第一要务?你有了这个目标,才会让自己日积跬步,一点点化作习惯和自觉的行动去践行。如此,我们就可以按照教育家精神那六个标准或者方向的要求,走好脚下的路。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里,在自己的班级里,在自己的学校里,深深耕耘,最后才能根深叶茂、才能有绿叶对根的情谊。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新教育实验的实现路径——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图片

(本文刊于《海淀教育》2023年第4期)

来源|海淀敬德书院、守望新教育。

图片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图片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