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新意:即评里的新闻性

 广院孺子牛 2023-12-06 发布于浙江

在即兴评述中,能够做出创新性的思考或是别具一格的阐述,估计每一个艺考生都曾为之努力过。只不过,这种能力常常求而不得,论及根源,我觉得还是在最初的理论认知阶段有所不足,从而导致了难以形成固定的技术技巧,无疾而终。

今天的分享,就跟评述的创新有密切的关联。而且,这个话题本身就包含了一些创新化的思路。来,我们聊聊即评的新闻性

想要弄清这个话题,无法绕过的第一道理论关卡,就是我们到底是否认同艺考即兴评述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在我看来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其一,显而易见,新闻评述是即评类型的重要组成,评新闻而不以新闻学视角所观之,这是说不过去的。其二,播音主持专业所培养的传媒人才,其定位具有显著的大众传播特点,这就更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能够拥有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初步理解,适度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技巧。通过新闻采写练习,对新闻的生产流程,对当下新闻人的职业角色、职业特性有所了解,这可以极大拓宽艺考生在即评求新上的思路。

于是,我们展开了教学实践,并拥有了至少以下两项在评述创新上的成果。

首先是要分外关注给出一个超出预期的开场白。这个超出预期,我的理解更多是指,在语言文字的组合模式上,有一定的趣味性。这个操作对应在新闻写作中,即是要撰写一个能引人入胜、抓人眼球的标题(或导语)。

一个好的开场白,能够引起听者的注意。这一点在实际的播音考场中有着很大的实践价值。时下的即评考试,存在着极强的趋同性:观点类似,思路类似,连表达和用词都几乎一模一样。

因此,在评述伊始就打破常规,让昏昏欲睡百无聊赖的考官们听到了一个新颖的声音,不是照本宣科的,逃离了“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开场固搭。不夸张地说,考官们眼中瞬间有了光。而你所做的,仅仅是服从了新闻在大众传播中的规律,用一个有意思的开场,叫醒了听者的耳朵

另一项把新闻特性融入即评教学的成果,是让学生们放下了对解决社会问题的执念,转而思考自己的职业设定究竟能为这些难题带来什么。

拿到反映社会问题类的即评考题,必须给出解决建议,这是学生们一直被大量教导的思路,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里的最后一部分。

但是,真的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有尽善尽美的解决方案吗?如果为真的话,那为何还会成为一道题目,让你来回答呢?

另外,经过实际教学,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大量考生对于问题类考题所给出的解决建议,着实难登大雅之堂,绝大多数都停留在了“挂生鲜灯的不要挂了”“制假售假的不要制了”“车辆违停的不要停了”等等这些劝人为善的毫无实际操作价值的学生腔满满的劝诫中。这些所谓建议,隔靴搔痒,不说也罢。

因此,从新闻学和大众传播角度,我们可以怎么来看待社会问题类考题?

我觉得不妨从两个认知入手。一是让自己明白,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有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积习难改,往往是有着历史遗留原因,所谓的特效药,几乎不会存在。

第二,是播音主持艺考生要从职业高度来理解自己的功能定位。一个主持人,面对包罗万象的社会问题,到底更多是要逐一的给出解决建议,还是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轻重缓急给予分析之后,呼吁社会给出关注,让相关各方各司其职,从而得到改善或解决

今天分享的两个技能点,经过课堂实践,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评述学习了这么久,不少人困在了瓶颈期,这两点新内容的加入让大家看到了久违的提升,脑子又再度转了起来。也希望能给读者们带来新的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