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皮皮中尉 2018-10-10

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号“爸鼻马迷”

战国末期的时候,有一个叫赵括的人,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连他的父亲也难不倒他。于是连赵王都知道赵括是个难得的将才。后来秦国进攻赵国,大将廉颇针对秦军来势凶猛的特点,采取了固守策略,没有立即出战。赵王听信谗言,认为廉颇年老怯弱,改派赵括为上将。赵括一上来就照搬兵书上的条文,主动出击,结果中了秦军的埋伏,全军覆没。赵括本人也死在乱箭之下。后来,大家批评赵括这种读书不结合实际,只知夸夸其谈的行为,就用了“纸上谈兵”这么一个成语。

所以,你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是好事,但切切不要忘记,读书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读书,不能忘了勇于实践。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作。这首诗名为《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在作者在教导晚辈如何对待读书学习,如何端正读书的态度。单纯为了读书而读书,是具有局限性的,读书必须与你的学习工作实践相结合才会体现出更明显的效果。书本知识固然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毕竟是间接的,没有经过自己的体验。只有亲自体会验证了,才能真正领会知识的力量。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知识分子都在践行着理论联系实际、读书结合探求的宗旨。明代的医学家李时珍坚持一边读书,一边行医采药。他的足迹遍布山川河谷,甚至亲自品尝稀奇古怪的药材,这才历时三十年写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同样是明代出身官宦世家的徐霞客,走遍祖国大好河山,亲身体会壮阔的自然景观,这才有了名闻遐迩至今都极富价值的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而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抱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宗旨,一边读书,一边做社会调查,撰写了具有真知灼见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可见,读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你在弄懂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勇于实践。

读书,不能忘了明辨是非。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读书都把书中的话当成至理名言甚至法则,那就不可避免地成了因循守旧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就一般的书本知识来说,都是作者在彼时彼地经验的总结。但是我们遇到的客观实际情况往往是千差万别、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样看来,书籍的观点是静态的,而社会发展是动态的,死搬书本肯定行不通。如果我们僵化地认为书中的东西都是对的,忘记了分析理解,那就非常可能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被误导。

不仅是书本。现在我们还会通过互联网来搜集信息扩充知识量。而网上充斥的打量自媒体信息甚至新闻,绝大多数都出自个人和机构之手。这些信息和新闻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个人的见解或是机构的利益。如果我们都偏听偏信,也一样会被愚弄误导。

比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瑞典警察粗暴执法”新闻。乍一看,大家都会被瑞典警察的做法感到愤怒。但随着时间推移,新闻本身又出现了反转,原来这当中还隐藏着中国游客不遵守酒店规定,不听从安排的原因。

和读书一样,网络信息作为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需要我们客观分析。我们要从书籍和网络信息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尤其需要明辨是非!

读书,不能忘了最终目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大名鼎鼎的明代东林书院门前的对联。读书人把读书与当时的家事、国事和天下事都联系起来,这就一语道破了良好学风的实质。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书籍的作者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书本,其目的不是为了藏之名山,而是为了传之后人,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他人的实践。而对于我们这些读者来说,读书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炫耀知识做知道分子,而是为了运用知识,用知识指引自己的社会实践。

华盛顿曾经说过,“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就等于废纸。”通过学习和读书学来的知识,如果不能运用,那真就成了浪费时间精力的不智之举。

学生读书,是为了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将来消化吸收专业知识做好准备;职场人士读书,是为了充电补充技能,为下一步获得更宽广的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基础;老年人读书,是为了总结自己的工作学习经验,把心得传授给学生和后代。每一个人读书都会满足自己的目的。

我们读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读,通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