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双平|陆岗散记

 文乡枞阳 2023-12-06 发布于安徽


适逢周末,文乡团队来到了枞阳县官埠桥镇美丽的陆岗村。
对于陆岗,我是再熟悉不过了。这里住着我慈祥的外公外婆、精干的舅舅舅妈,小时候常来舅舅家,和表姐表弟们一起玩耍、嬉闹,对这里的每个小山坡、每口小山塘,还有城山小学,我们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

今天,故地重游,倍感亲切!

陆岗头

舅爹家住陆岗头。随着孩子们的相继出世,我们都习惯和孩子们一起将自己的舅舅舅妈改口为舅爹舅奶了。难得的偷闲一日,难得的来到陆岗,我们肯定要去看看二老。

外公家的堂屋
我的外公是个老中医,在那医疗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外公通过望闻问切来给人治病,曾数次让病人起死回生,赢得了“小神仙”的尊号。

我的大舅(现在跟孩子叫舅爹)子承父业,也是个老中医,在治疗老胃病、顽固性偏头疼方面颇有招数。我还听老爸说过,曾有人患皮肤病,不知看过多少医生都无效,结果舅爹用价值2块钱的药膏就给人治好了。舅爹因人配方开出的“鸡药”(以中药煨老母鸡,被百姓称为“鸡药”)对调理身体常有奇效,每年正月回娘家,母亲总要在舅爹那儿给家人们捡回几副“鸡药”调养身体。

姐姐与舅爹合影
舅爹除了开方看病,还能诗善画。虽已八十多高龄,仍然保持着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们到达的时候,舅爹正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药房里看书。看到我们来了,他赶紧放下书,亲切地叫着我们的名字,又和我们一一握手。
最近舅爹把家里的老屋翻新了,但房屋总体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结构,还是我们小时候呆在外婆家的那个样子。在这里,我们更容易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我们去每个房间看了又看,又跑到院子里四处搜寻,我想寻找那院墙里曾经的几棵老杮子树,儿时,它们不知给了我们多少欢乐和甜蜜……

因有事在身,我们简短地和舅爹舅奶寒暄了几句,就跟二老告辞了。

陆岗村部

沿着宽阔平坦的马路,我们来到陆岗村部。村部门前有一块很大的义捐碑,碑上刻有陆岗村以何少锋、张文龙为首的义修水泥路捐款者名单。村书记自豪地说,我村水泥路和村部建设得益于张文龙大老板,他不但自己带头捐款,还垫资承建,说村里没钱不要紧,我要优质地将事情做好!张文龙说到且做到了,在他的带动下,陆岗村乡贤能人及广大村民纷纷响应,捐钱出力,村支两委积极推进,早在2009年,陆岗村就建成了一条造福子孙后代的金光大道——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这条路修得真、修得好,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陆岗村村部宽敞、明亮、整洁,围墙内有健身器材,也有乡村大舞台,办公室内一尘不染,办公用品摆放整齐。这里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给人一种舒适、温馨的家的感觉。相信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下,陆岗村未来定会做出更多惠民富民的好事、实事。

松印寺

我们参观了大名鼎鼎的松印寺。据介绍,这座寺庙建于明代,绵延至今,香火一直很旺。
松印寺并不在山上,她就坐落在田间地头,所处的位置名叫大印墩,略高于周围的平畴,形如大印。据传她是天官大印,护佑着这一方百姓的安宁。大印墩此前有棵巨大的松树,与寺庙同龄,树身几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后来被人偷砍去树头,老松树就枯萎了。现在去陆岗问起“一棵松”地名,村民还会指往松印寺那个方向。

一条宽阔的马路直通松印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墙灰瓦和庙宇上的飞檐翘角。大雄宝殿雕梁画栋,殿内的佛像金光闪闪,栩栩如生,我们虔诚地烧香,拜佛,许下心愿。

松印寺曾毁于太平天国的兵火,现在的松印寺是现代重建的,但大雄宝殿一侧还保留着过去的老佛堂,门楣上书有“松印寺”三个金色大字。这里供奉的佛像很奇特,只见他头戴官帽,左手持书,右手提笔,仿佛在给人们开启智慧之光。

虽然已是冬天,但松印寺院内的花草树木依然生机勃勃,花开绚烂,为这座雄伟壮丽的寺庙增添了无限光彩。

罗庄桥

罗庄有座古石桥,也是建于明代或者更早,保存至今。此桥又名宰相桥,是“六皖开先”的何宰相何如宠出仕前经常路过的桥。何如宠家住青山之南何祖庄,他的外婆以及岳丈家均在青山之北的黄华里,这座古石桥处于当时的官道之上,何如宠往返自家与外婆、岳丈家,必经此桥。罗庄曾为天官府,这座桥还有关于“宰相会天官”的传说,这个传说文乡平台后续发文中会有相关记述,这里不再赘言。
罗庄古石桥长约10米,宽约2米,它横跨于清澈的溪水之上,肩负着连接两岸的重任。古桥的桥墩是梭形的,每一块石头都经过岁月的打磨,留下了深深的纹理。

古桥的周围是一片黄色的稻田,桥身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这座桥也是我们小时候从老家铁铜去陆岗头外婆家的必经之桥。今天故地重游,我和姐姐携手在桥上走来走去,反复体悟着先祖何宰相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在努力找回我们那朴实纯真的童年。

月 池

罗庄原为天官府,据说是“何天官”的府第。这口月亮形的池塘就在原天官府围墙外边,大门楼的前方。陪同我们的村干部何陆松说,这池塘的形状设计是初八的月亮,也就是上弦月,象征蓬勃向上、渐趋圆满的寓意。

我们在此拜访了九十多岁的何培胜老人,这位老人年轻时见过天官府前面的楼亭,他说那个亭子有两三层,就建在月池中央。亭子后来被拆了,但月池中央还有亭子的基脚,因此罗庄人年终捕鱼拉网时只能围绕亭脚转着拉,并不能像普通池塘那样一网从这边拉到那边。

何陆松说他小时候还见过天官府的围墙,不记得什么时候围墙被拆了,过去庄上人家建房所用的材料多是从天官府及其围墙上拆下来的。他们还说月池的左右两边原来分别还有尚方宝剑塘和法木塘,形状像极了宝剑和朝笏,可惜那两口塘后来都被填了。

我仔细打量着现在的罗庄,这里几乎家家洋房别墅,庭院花草繁茂,一派祥和景象,据说这里出过不少贤达。此地果然吉相!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