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逍遥_书斋 2023-12-07 发布于河南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自古以来,“阀”这个字第一时间令人联想到的是资本主义财阀,割据一方的军阀。总之,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学术界。专家学者更不会与“阀”挂钩。然而,事实却是,学阀要比军阀、财阀更可怕。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要知道,与“阀”有关,往往是指在各自领域拥有排他势力,拥有“君子”外表,内心却早已被利益蒙蔽,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那么,学阀究竟是一股怎样的势力?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学术界的隐形势力

“学阀”一词由毛主席提出,年少时期的毛主席在东汉一名语言学家的著作中发现的,后来毛主席将其用于抨击私塾里老先生收钱卖知识的行径。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逐渐地,人们将在学术界拥有垄断性权力、掌握学术圈资源与话语权的学者集团称为学阀。这样的学者集团一般出现在某个高校中,而这些高校也并不局限于名校,可以是在某一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能成为学阀的人不仅要拥有过人的天资和出众的能力,还要善于把握机遇。事实也确实如此,很多人的学术水平都差不多,但仅有一小部分人能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懂得抓住时机。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靠着一步步的积累,获得别人得不到的资源。理工科的学阀现象更为严重,在学阀的操纵下,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垄断。学阀的势力、学生遍布各个领域,关系也越加复杂,只要不在关系网中,没有特别突出的科研成果,想要出头可谓难上加难。

学阀集团掌握着更细化的科研方向,多数的资源流向学阀并被垄断,最终成为“私有”资源、“垄断”资源。申请的经费越来越高,却拿不出相应的科研成果,导致人才被压制,科研领域局限性越来越大。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而学阀势力之所以越来越大,主要在于虽然教师是一份稳定的职业,但工资却并不高。而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不断攀升的房价令这些教授学者也望而却步。学阀集团的出现也成为必然。

教师职称不断提高,所享受到的待遇也越高,拥有的资源自然也更多。一旦被评为教授,教授所拥有的优待和特权甚至可以终身享有。职称越高也越容易获得行政类职务,工资收入才更加可观,所申报的课题也容易成功,此时所获得的课题经费也不断增多。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当利益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各种诱惑也相伴而生。也将吸引更多人跻身于学阀行列中。当下,教授手中所掌握的资源几乎都属于垄断性、小范围内的流通,学术资源仅依靠单纯的量化指标当作考核的标准,由于缺少监督,高校对论文考核的重视也多集中在数量上而非质量上。学阀在论文考查上有了空子可以钻。

作为学阀,当有重大课题时,往往更偏爱本校的学生,将课题留给自己的学生。我国多数高校学生一般都希望能够留在本校发展,其原因在于能够借势,学阀的资源积累为这些学生提供了资源上的优势,而学阀也能将自己的心血留给其继续发扬。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甚至这些学阀在退休后,依然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断巩固自身的地位,将学生禁锢在已有的学术圈内,无法走出。这就造成本该在讲学识、讲科学、讲真理的地方,垄断资源的专家和教授却大谈特谈背景和金钱,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科研成果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不少高校被称为“老板”的研究生导师和教授为稳固个人的学术小圈子,往往只看出身而不看才能,窃取青年才干的学术研究成果,学术圈乌烟瘴气,本该拥有良好作风的学术界在学阀的影响下,充斥着金钱的味道。这些高校已经不再是单纯教书育人的场所。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学阀的产生

而这些学阀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事实上,中国本土学阀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儒学在汉朝时期被推崇至官方正统地位,至此,儒学称为了入仕做官的基础。所以,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将儒学当作迈入官场的敲门砖,历史上的学阀也基本上以儒学学阀为主。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科举制的出现令学阀势力遭受巨大打击,官僚阶层被门阀士族垄断的局面也开始有所缓解。但遗憾地是,学阀这一现象并未完全根除,尤其到了明代,程朱理学被推崇、拔高至一定的高度,甚至科举考试都要以朱子理学为标准范本。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学阀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学说禁锢人们的思想,摧毁了学术自由与思想自由,让学者迷信权威,不敢走出学术藩篱。明代的学阀有着极高的特权,不仅能够免除徭役,甚至能免除赋税,并将其转嫁到无权无势的普通大众身上。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他们以存天理、灭人欲教化普通民众,极力抑制民众的个性,为封建王朝巩固权力服务,在这样的通知下,民众不仅要遭受宗法礼教的剥削,还要心甘情愿地忍受苛捐杂税带来的负担。然而,虽然这些学阀们拥有了各种特权和优待,但却并未向社会贡献出有用的科研成果。多数停留在空想阶段。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为了维持学派的排他性,学派内部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排斥与本圈子不符的主流学术,而作为学生也只能在老师规划好的范围内“耕耘”,这样的故步自封地学习、研究,又何来科研创新?抱残守缺的学阀最终只能在社会动荡不安或者天下大乱时,懦弱地消极避世,或者用死亡成全名节。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近代以来,传统的儒家大夫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学里的教授和学者,但这些学者身上依然沾染的是学阀做派。尤其是在北洋军阀时期,这些所谓的教授学者军阀相互勾结,扼杀学生们的热情与自信,实际上不过是为了维护可怜的自尊。

他们的学术能力并未见得有多高,只不过是钻了教育的空子,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而已。民国时期,虽然地方学阀受到打击,害怕被学生清算,但当时的清算依然不够彻底,大部分的学阀依然有了生存的土壤,这也为后来高校学阀集团的肆意生长、集团建立埋下了伏笔和隐患。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可怕的学阀

可以说,学阀所产生的危害早以超过了军阀、门阀。其中,军阀出现在唐朝,指立下军功之人,代表了权势与阶级。而实际意义上的军阀一般是指凭着强大武力值,在一方拥有势力自成派系的集团。先秦时期的诸侯即可称为“军阀”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提到“军阀”,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拿着枪杆子让人人头落地的势力集团。而门阀则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和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级。财阀是在同一金融寡头控制下由同族或近亲垄断的集团,这些财阀以经济操纵的方式,决定着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甚至能够让人一夜返贫。

最典型的要数韩国的“三星集团”,仅“三星”一个集团就能占据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上,只要股价波动一点,所牵涉的范围可不是一星半点。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8年前,韩国教授学术造假的新闻一经爆出,瞬间引发世界范围内学术圈的震动,此案中牵涉的教授数量高达两百余人。根本源由在于韩国的论文也更重视数量。于是部分教授开始动起了“歪脑筋,”随意窃取、盗用别人的文章,只是换个封面或改个名字就立刻发表,可谓嚣张至极。而被抄袭之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也往往睁一眼闭一眼。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本以为这些涉案教授会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然而却只有70多名教授被提起了严重诉讼,更多的人仅被罚款5万多元人民币。很显然,这样的处罚结果很难服众,但在学阀利益链下,韩国民众也毫无办法,只得接受这样的审判结果。

自古以来,与门阀、财阀不同的是,学阀对社会的影响更深,在意识形态方面,学阀是以封建伦理以及道德观念为基准,束缚人们的思想。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学阀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学阀通过把控大量的资源和特权,导致普通民众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少。高校导师、教授借着手中的权力,将学术成果据为己有,严重的排他性造成学术风气不正,甚至开始出现腐败问题。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结语

为了还学术界一个清明的环境、建立公平、开放的学术氛围,消除学阀的影响十分必要。学阀的存在造成了学术的不自由、不独立,严重影响了中国学术的进步,科研成果的创新。

比军阀、门阀、财阀还可怕的学阀,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为了摆脱学阀的束缚,学术的开放性、自由性称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学术圈的垄断,营造公平、公证的学术环境,中国学术界才能真正发展,为经济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