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真医学:关于人体中火的内容

 慎终如始zxcy 2023-12-07 发布于河北

归真第7讲《建立水火的观念,联系五脏六经》中说到:

……

我们把人体内部所有这些在流转的物质,不管是津液也好,血液也好,精气也好,统称为水,而这些物质之所以能够流转,在于其有动能,这个动能便称为火。

人身就是水与火的运行。水火运行正常了,人体则就不病。

归真第15讲《阳明之大肠小肠》中讲到:

人身有三火,分居三丹田,下为相火,中为君火,上为神火。相火炼精化气,君火炼气化神,神火炼神返虚。神火之上尚有灵火,则不在医之范畴之内。医所常用者,则只有相火君火而已。

归真第16讲《君火相火》中说到:

人身之正火有两种,一为君火,一为相火,同时人表现出来的邪火也只有两种,一为外泄之相火,一为郁火。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人体内的各种火及由火产生的各种问题及治法。

一、君火

1、君火的来源:

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中讲到:

君火来自于我们的饮食和呼吸,来自于营气的燃烧,是后天的。饮食化为营气,与呼吸天之清气,相合于心中燃烧,化为君火。

心火是君火的源头。

2、君火的作用:

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中讲到:

人身无论上下,所有火力皆是君火的作用,小肠之火亦是来源于君火。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下行入于小肠,则为小肠火力。胃火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本草经中说,黄连可以厚肠胃。黄连本性寒,少用则可以引心火下行,以补胃肠之阳。所以伤寒论中治胃,每用干姜三两,黄连一两,这是药物的配合。


君如日,万物生长靠太阳,人身全赖火力,君火无所谓太过,君火越旺越好,就像一个国家无所谓太过强盛。

同学:我在咱们不同的课中看到“黄连可以清肠胃中的火”和“黄连可以引心火下行,补肠胃之阳”;这两句话怎么理解?

归真老师:黄连苦而性寒,苦则降,可降心火,寒则清,可清胃火。关键在于用量和用法的不同,黄连少用则厚肠胃,伤寒中用干姜三两,黄连一两。(摘自问答十二)

心主火,心脏之火为后天之火,也就是君火,心火需要下行到肾,以温肾水,以完成水火的交济循环,也就是君火反哺相火,后天补先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肾相交。

但是心火不能自然下行,肾水上行需要肝木去汲,同样,心火之下行也需要肺金去敛。

人体肺在上,心在肺下,心火上炎,遇肺金之后,而随肺金敛而下行,以入于肾中。(摘自归真第7讲《建立水火的观念,联系五脏六经》)

归真54讲《人体十字》中说到:

人体热量的维持,来自于君火,而君火起源在心。心就像人体中的太阳一样,而肺呢,则在心上,覆翼着心,就像天空一样,心脏的热量因为有肺的作用,不会一直上腾,而是会转而下行。就像热空气升到高空,受到凉气,又会转而下降一样。

心中热量生成以后,要沿血脉下行,沿着人的腹部主动脉,一直下行到腹部,而在腹部呢,主动脉会分叉,分成两支,而入于两肾。这样呢,人体的下腹部就是温暖的。

二、相火

相火的来源:

归真47讲《精气的生化》中讲到:

人先天之精,来自于父精母血,父精母血结合,结成胞胎,而后人成形。

在人体之中,来自父母的先天精气,称为元精。
这个元精是固定的,不会增长。


元精分为阴阳,也就是元阴和元阳。


元阴和元阳合在一起,化为相火

元精为水,相火为火,也就是所谓的水中生火。

相火的源头是命门之火,在于元精的燃烧。(摘自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

相火的作用:

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中讲到:

相火的作用在于在人体各处辅助君火,所以相火在人身亦无处不在。……

人体相火的控制在下元,在两肾间,肾间元精燃烧的速度控制着人体相火的大小,相火大,则相当于人身体的电压高,人身体各项机能也就亢奋。相火小相当于人身体的电压低,人身体的机能也就衰弱。

因为人体的元精是无法补的,生下来就那么多。元精燃尽,相火灭,则人死。就如同汽车的电瓶已经老化了,电放尽了,这时加再多的油,汽车也是打不着火的。汽车可以换电瓶,但人体的元精却无法换。

人的两肾就是人体元精所在,肾主藏精,同时肾气的生发也决定者人体相火阀门的大小,相当于人身体稳压器。所以内经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人体相火燃烧的速度也就决定着人身体生老病死的速度,相火在人身体各处控制着人身体的生长发育。

三、火与相火的关系

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中讲到:

君火是因相火的点燃而存在,没有了相火,也就没有了君火,两火无生则人死。先天相火是补不了的,用完了就用完了。除非修道之人,可以后天补先天。

人身处处有相火,处处有君火。说君火在上,相火在下,是不对的。只能说君火的源头在上,相火的源头在下。其实君火相火都是遍布人身的。人只要活着,时时刻刻都需要相火去点燃。人体各处的机能也时时需要相火去调节和控制。

君火和相火为人体之正火。内经中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什么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呢?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者如日,普照万民,天下所有的恩泽,皆是出于君王。百姓的日子好不好,都与君王的德泽有关系。而相呢,则是辅助君王的,是做幕后工作的,相的功德我们平时是看不到的。


人体也是同样的道理,君火在明,人身体所有的热量,功能的正常运行,皆是出于君火,而相火则是不可见的,只在幕后起作用。


君火和相火并不是说君火在上,相火在下,不是说心火是君火,而小肠火力就是相火,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君火与相火的区别只在于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而不在于部位的差别。人体处处皆有君火,也处处皆有相火。就如同一个国家的运行,处处都要有君王的作用,处处也都要有丞相的作用。

在归真第十六讲《君火相火》讲到:

相火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体的机能,相火控制的就是人体机能的亢奋与否。而人体中所有使用的热量,则都来自于君火。所以人身处处有相火,处处有君火。

……君火是因相火的点燃而存在,没有了相火,也就没有了君火,两火无生故人死亦。

同学:相火燃烧的快慢由什么决定?

归真老师:  由元神决定,若人思虑过甚,元神不安,则人相火燃烧过速,人若取暖过极,冬之不藏,相火也会燃烧过速。相火控制在元神,君火控制在识神。

(摘自归真16讲《君火相火》课后问答)

同学:那相火点燃君火,在什么地方呢?从例子来看,因为我不懂汽车火花塞的原理,我以为是一次打火,然后不停地连锁反应发生燃烧,但相火君火都是无处不在的,难道是处处点燃、连续不停地在点燃?

归真老师: 汽车只要在发动着,火花塞就会一直点火,不是只在启动时点燃一次。相火点燃君火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本源的层面,一个是身体的层面。君火产生的本源在心中,相火点燃君火也是在心中,另外在全身各处,君火运行也会有相火点燃,这个相火点燃是依靠真气来完成的。(摘自课堂问答一)

内经中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所谓相火以位,就是要安于下元,相火外泄则人多发温病,久而下寒。(15讲阳明之大肠小肠)

三、虚火、实火、郁火

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中讲到:

人体中有三种火,分别为君火、相火和郁火,人体表现出来的“上火”症状也都与这三种火有关,其治法各不相同。

人身之正火有两种,一为君火,一为相火。与之对应,人身体表现出来的邪火也有两种:

一为不降之君火,便为虚火。

一为外泄之相火,便为实火

此外人身体中还有一种火,便为郁火。

1、虚火(不降之君火/心火)

心主神明,心火无所谓太过,所谓火气太过,是心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虚火上炎,证见面色发红、口舌生疮、心烦多梦,或急火攻心,逼血外行,以致吐血、衄血。

心火主热,心脏多发虚热之病,虚火愈上炎,则心火愈不足,而出现上热下寒,假热真寒。肝中之火为郁火,治之在疏,心火上炎为虚火,治之在降。心在上,心火要降,肾在下,肾水要升,如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木生火,水克火。心火不足,要升肝,肝木升则心火旺心火上炎,要补水,滋心液,同时要降心火,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治心烦、不寐。

其中黄连、黄芩、芍药清降心火,鸡子黄、阿胶补血滋液。

……

心火有不降之病,银行里存的钱要能够取出来,所以肾水有不升之病。心火不降是心中阴液不足,要补心阴,肾水不升是肾中所藏相火不旺,要补肾阳。

(摘自归真医理《五脏病机详解》)

小肠的火力在人体中非常重要,基本人下焦腹部的生化全要靠小肠的火力来维持。小肠的火力来自心火,心火沿腹主动脉下行,达于小肠,小肠热则下腹皆热,双脚亦热。

(摘自归真29讲《二便上》)

同学:《五脏病机详解》篇中最后一段的“胃降则心肺皆降”“脾升则肝肾皆升”,这里的胃降是怎么降心肺的,脾升是怎么升肝肾的?还有脾的“气虚下陷”是什么意思啊?

归真老师:因为脾胃在中,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脾胃不动,人体运行就停顿了。这个你要多想想,多理解,把一些内容串起来看,如果要把这个过程细致讲一遍,就太复杂了。举例来说,胃如果不降,堵在中间,心火下行不就被挡着了吗?(摘自问答十一)

君火只有不降之病,上热下寒,就像一个国家的钱都集中在了朝廷,而没有惠及百姓。

君火不降之病,在人身表现出来的则为虚火。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虚火上炎。所谓虚火上炎,就是指本当是人身体正常的火力,却没能被身体所使用,而只能浮游于外,相当于国家的钱被浪费了。

……

君火无太过,君火上炎,治之在降,以黄连、黄芩等清降心火,是为泻心汤。

(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

同学:眼睛红肿,心火过旺是不是就是虚火上浮于眼?

归真老师:可以这么说。

眼睛红肿赤痛,发炎这些。属于心火过旺,清降心火,祛风除热即可。中药、针刺、放血,亦皆可疗。

(摘自归真36讲《眼睛》)

人在用神过度,心火过旺的时候,头发也会变白。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肾精燃烧太过,正常情况下,肾精蒸化,蒸成黑色就出来了,如果心火过旺则蒸化太甚,最终变成了白色。就如同一根木头,你用火烧会烧成黑色的炭,但如果你继续烧,最终炭也会烧成白色。

(摘自归真26讲《头发》)

同学:请问老师,有的大人小孩头发偏黄也是精气不足的原因吗?

归真老师:是火太旺了,所以说黄毛丫头,火气旺嘛。(摘自归真26讲《头发》)

老师在归真28讲《失眠》中说到:

我们来看失眠的病机是什么?

人识神在心,心主神明,人要睡觉,就是识神要藏,就是心火要降,肾水要升,心肾相交,火藏于水中。心肾一相交,识神便藏了,人也就睡着了。心肾不交,心火炎于上,肾水离于下,则人不寐。这是失眠的病机,就只在于一个,就是心肾不交。

所以我们治失眠,也就是治心肾相交。

治失眠有一个很有名的方子,叫交泰丸,只有两味药,用的是黄连和肉桂,就是这个原理。黄连以降心火,肉桂以温肾水。如此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相交,阳入于阴,则人自然安睡。


伤寒论中也有一个方子,跟这个道理相同,是栀子豉汤。栀子呢,长的像心,可以清心火,豆豉呢,长的像肾,可以滋肾水,如此也是心肾相交。


这两个都是治疗失眠的轻症的。如果长时间失眠,已经很严重了呢,这两个的效力就不够了。


这时就要用到伤寒论中另外一个方子,就是附子泻心汤,来强降心火,强升肾水。其中附子以温肾,大黄、黄连、黄芩以降心火。其中三黄不要煮,用开水泡一泡就可以了,附子单独煮,煮完之后与三黄泡的水合到一起。这个是治比较严重的失眠的。


这是上下的治法,然后还有内外。


内,便是从中间去治。有时人心肾不能相交,不是心肾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中间脾胃不能运化,心肾中间的道路不通,此时便要治中间的通路。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要降胃,之后心火才能降。


这里面也有两个方子,一个便是内经中的方子,是内经十三方之一的半夏秫米汤,用的是半夏和秫米两味药,半夏降胃,秫米养阴。另一个便是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柴胡疏通通路,半夏降胃,黄芩降火,参姜草枣养中。中路通,胃气降,则心火自然下降。这是从中间去治的。


然后是外,就是从外围气血去治。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气血本身的不足,人气血不足,则心神不得所养,心火自然会上炎。所以很多老年人容易失眠,睡的也少,因为老年人气血已经衰了。此时便要去养气血,安心神。也有两个方子,一个是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一个是金匮血痹虚劳篇的酸枣仁汤,这两个都是补心血的

(2)心火不足:

心火主长,人身心火不足,则血行不畅、四肢不温、精神倦怠、面色无华。……木生火,水克火。心火不足,要升肝,肝木升则心火旺。(摘自归真医理《五脏病机详解》)

有一种脱发叫脂溢性脱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头皮出很多油,而头发却掉了,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心火不足了,就如同我们用肉炼油一样,本来应该是把油炼尽,然后油渣控出来。营气就好比是肉,心火蒸化营气就如同炼油,现在呢因为心火不足,不能炼油而出,不能把油炼尽,结果呢,油渣和油一起出来了。

同学问:老师,这里的火是指君火吗?

归真老师: 就是心火

同学问:请教老师,以前学习中提到了,小肠火胃火和您这次提到的心火,是不是都是君火在脏腑中的一种呈现呢?

归真老师:是的。(摘自归真26讲《头发》)

同学:第二讲课后问答中,能得出一个结论:有些便秘类型是属于第一步阳化有问题。是那种肠动力和火力皆不足的便秘吗?根本原因可能是君火相火都不足吗?还是首先考虑相火?

归真老师:第一步阳化不足就是消化不动,是君火的问题,不是相火,是因为火不流通。(摘自问答十一)

同学: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是心火太旺或心火太弱的问题吗?

归真老师:不一定是,心脏泵血有力,也不需要跳太快。(摘自问答八)

2、火(外泄之相火/相火不藏/温病 )

相火之病在于相火燃烧过大或过小。

过小则为相火不足,

过大则为相火不藏。

而相火在人身表现出来的火,则为相火不藏。相火不藏则人发热、汗出,而为温病,甚则如白虎汤证之四大,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表现出来的便为实火。

相火太过,则治之在敛,芍药、石膏之类。

(摘自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

温病是人体生化过旺,也就是人体内的火开的太大了,正常人火不应该开的太大,所谓相火以位。(摘自归真35讲《感冒》)

同学:温病是发热和汗出同时存在,在于人体内部热量产生过多。为什么人体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呢?
归真老师:因为人体亢奋了呀,相火不藏了。(摘自问答十四)

温病呢,是体内本有郁热,相火不藏,体内化热多,热气表散不足,亦上冲咽喉而作痛。此时的证状,不恶寒而恶热,发热、咽痛,口渴。因温病体内郁热已多,津液必伤,故会见口渴。此时补津液,收相火,散余热,热去津复,则咽不痛。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可随证选用。(摘自归真51讲《咽痛》)

同学:温病需要收敛相火,如何收敛相火呢,也是使用酸性药物吗?

归真老师:不一定都是酸味的,比如石膏也可以敛相火,睡眠也可以敛相火(摘自问答九)

冬季天寒,万物闭藏,肾主藏,故冬季是肾的王时。此时应早睡晚起,节房事,少劳作,使人体气机能够深藏。亦不可过度取暖,扰动人体气机,否则相火不藏,阴起亟太过,来年生发无力,则人多温病。(摘自归真医理《顺四时养生法要》)

同学:请问老师,您说“火症之治,更多的也是治之在疏,而很少在于直接灭火”,而相火治之在敛。是否意味着发炎之火是郁火?郁火所郁的是君火还是相火?

归真老师:人体其实是一个自适应和自反馈系统,但是西医呢,却总把人体当成疯子,他们说消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就是说人体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会自我的无序扩张,导致人体产生过度的应激免疫反应,因此要去帮助人体降温、消炎。那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呢?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中医所说的相火不藏了,这时治疗在敛相火、清浮火,所以中医也会有清热解毒。但现在的情况是,其实人体比大家想象的都要聪明,往往医生都是在帮倒忙。(摘自归真65讲《发炎》)

同学: 请问老师:(1)相火的源头是不是在小肠之募的关元处?(2)“小肠如火,大肠如釜”,感觉小肠的火力是大于大肠的,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相火的源头在小肠之募吗?(3)人身体保持恒温的热量来源于如下两个方面吗:一是人体生化产生的热。二是“人身处处有君火,处处有相火”的热?
归真老师:1、不是,相火源头上节课不是讲了吗?2、因为小肠与心相表里。3、生化的热不就是相火吗?
(摘自问答十三)

同学:

(1)每个人的相火是不是不一样,有的人火力强,有的人火力弱?

(2)从精气上讲,得伤寒的人的体质精气是不是要比温病的人的体质精气足?
归真老师:

1、是的。

2、不是绝对的关系,只能说一般来讲,体质好的人更容易得伤寒。(摘自问答十三)

同学:第29讲“小肠热则下腹皆热,双脚亦热”。请教老师现在很多年轻人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小孩有时手脚心发热怎么回事呢?
归真老师:手脚冰凉是阳气不行,手脚心发热是相火不藏,五心通命门。(摘自问答十二)

同学:看问答中您说的“手脚冰凉是阳气不行,手脚心发热是相火不藏,五心通命门”这里说的阳气是君火吗?
归真老师:这里的阳气是指卫气,可以算是君火吧。(摘自问答十三)

同学:老师请问怎样补阳?我身边很多朋友、熟人都是阳虚,手脚冷凉(夏天也一样)。

归真老师:阳气者,若天与日,失道则不彰。补阳不是说要吃附子、硫磺,关键在通。(摘自问答十一)

同学:心火不足,引火下行。心火与心阳是一回事吗?如何强心火?引火下行对心火有减损吗?尤其在心火不足情况下?

归真老师:心火可以指心阳,不正常的心火就不叫心阳了。(摘自问答八)

同学:(1 )第16讲《君火相火》同时人表现出来的邪火也有两种,一为外泄之相火,一为郁火。我们平时所见的上火症状多为郁火。相火外泄,治之在敛。应该如何收敛呢?(2)元神不安则人相火燃烧过速,我理解是不是少思虑就可以减缓相火的燃烧或者说可以收敛相火?
归真老师:1、可以吃药,也可以用别的办法。2、思虑只是一个方面,清心寡欲可以安相火。(摘自问答十二)


(2)相火不足

相火不足,则补之以阳,附子、硫磺之类。(摘自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

学生:君火源头在上,相火源头在下,君火不足是不是主要是通过补木升

心火?相火不足是不是主要是补肾火?
归真老师:是的。(课堂问答二)

这是的寒热指的是人体功能亢奋与否,而不是人体具体的温度。寒就是人体的机能状态低下,而不是说人摸上去是凉的,当然了,如果一直功能低下,人不生化,温度也会降低,手脚冰凉。这也是为什么会用寒这个字去形容它。但是比如说,说一个人胃寒,我们拿温度计量一量,它也未必凉,胃热的人,他的胃的温度也超不过40度。热指的还是人体的机能的亢奋。

寒就是不动,指没有动力,热就是动,指功能过亢。热与阳有所不同,阳指的是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热则表示的是人体机能的一种状态。(摘自归真医理《八纲辨证》

3、郁火

君火和相火均属于主热,是人身主体产生的热;而郁火则为客热,是因为人体物质流通不畅,郁而化热。就如同人吃了食物没有消化,食物在胃中腐化而发热一样。凡物,郁则化热,人体内堆积的营养或垃圾,无法及时排出,也会郁而化热,久则蕴毒,而为痈脓。

我们平时所见的人的上火症状,多为郁火。比如青春痘等,多为胃气不畅,胃中郁而化热,胃热上冲而成,多与饮食有关系。皮肤中如果水行不畅,热不得出,亦会郁而化热,发为隐疹。我们平常说的胃火、肝火、胆火等也多是指郁火。肝气之郁,而为肝火,胆气之郁则为胆火,甚则火炼而为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也是同样的道理。(摘自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

同学:胃火是不是可以是胃气,也可以是胃里的郁火?

归真老师: 对,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胃火指的是郁火,称胃的火力为胃阳。

(摘自归真26讲《头发》)

归真21讲《六气一》中说:

​凡物,郁则化火。气血津液不流通,淤积在一起,则化而为火。此火与热不同,热指的是人体的热量、温度而此火则为郁火。是因为没有流通了,物质堆积而化之火。

我们平时所见身体之火,也多为郁火。

我们还以肝举例,所谓肝风内动,指的是肝气不能正常生发,肝气郁结,所以乱动而为风,如果郁结过甚,不能疏通,则又会郁而化火。我们常说一个词叫窝火,就是这个意思,窝在里面则化而为火。郁结不通则乱动而为风,郁结过甚则郁而化火。所以风和火经常是连在一起的。

不管是风还是火,都与郁结不能流通有关系,风是人体在对抗,要疏通郁结,火是郁结日久,自然化火。

同学:老师,体内的物质是津液气血精神,风火表示流通,如果是气停滞久了不动,可以理解化火。其他五种物质,不太明白。如果血停久了,不是血瘀么?

化火,是不是还与真气被堵有关系?

归真老师:血瘀久了也会化火啊。任何东西被堵都会化火,真气被堵自然也会。

(摘自归真22讲《六气一》)

同学: 老师,气血津液精神是乱动了,便为风,不动了是为火?

归真老师:不是不动了为火,是不动了久则化火。

(摘自归真22讲《六气一》)

同学:那肝火是发好,还是不发好呢,我经常被我儿子气到打他一顿,然后自己头晕。

归真老师:当然是发了好,但一个人总动肝火本身也是气机不通顺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心态平和,通体舒畅,又怎么会容易动肝火呢?(摘自归真22讲《六气一》)

同学:那这个火,是指的物质不流通到一定程度的状态,还是物质不流通后热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状态呢?

归真老师:为什么郁就会化火呢?因为人是活人,自然界中物质堆积久了会化热是因为里面会发酵,有微生物的作用。人体也是一样,因为人是活人,本身有生化之热,淤积不通,生化之热不得散,所以化火。(摘自归真22讲《六气一》)

同学:老师好!您说“肝气郁结,乱动而为风,如郁结过甚,不能疏通,则又会郁而化火”。我的理解是:肝气郁结,先是会乱动而为风?再是郁结过甚,没有疏通,才会化火?

归真老师:风火也会并见,并不一定是先后的关系。比如一个人在公司天天被老板打压,他心里很窝火,偶尔他会想反抗一下,反抗不了又把自己气的不行,火更大了。(摘自22讲《六气二》答疑)

同学:六气中,湿是水火相合之气,燥为水火分离的状态,此处火指的是什么,是动能吗?那么寒湿就是水和动能都有,就是温度低,这么理解对吗?

归真老师:火就是热量。(摘自问答十)

同学:六气中火有二,一为正火一为郁火,是不?

归真老师: 是的,六气中,热为身体热量,是君火所主。火为郁而化火,而郁之所以会化火,是因为身体生化之热不得出,是相火所主。(摘自22讲《六气二》答疑)

所以说肝气要疏,如果有火,就一定要发出来,发火本身也可以疏肝。

我们还经常听到一个词,就是大动肝火,什么是肝火?郁则生火,所以肝火指的就是郁火,如果肝火一直郁在里面,人就会出现长痘、身体潮热、易燥易怒等症状。什么叫潮热?就是像潮水一样,一阵一阵的,就是肝气升发的时候他就发一阵热,升发不了就又郁在里面了。

(摘自归真第6讲《详解五脏》)

同学:请问五味中,辣味会使气血鼓荡,血脉贲张,所以吃完辣以后,有些人会有火泻的现象。火泻怎么理解?
归真老师:火泻就是火冲肠道而人拉肚子。(摘自问答十二)

同学:请问老师,五脏病机详解中,因为心阴不足而至急火攻心,逼血外行,是如何导致吐血、衄血的?是血行得太快太急吗?
归真老师:是血被火冲而导致血横行,不是行的太快了,而是冲出血管之外了,这个火不是动力,是邪火,就像煮饭,火太急了,水扑出来了。(摘自问答十二)

归真老师:从呵开始因为三焦为水火之路,以火结为多,以火始,以火终,最后以三焦为结束。

问:老师,火结是什么意思,不太理解。 
答:火结就是热气之结。
(摘自归真61讲《六字诀》)

郁火不通,治之在疏,柴胡、枳实之类。人体治火不能贸然使用寒凉,因为火无浇法。

……

我们平时所见的人的上火症状,多为郁火。

相火外泄,治之在敛,

郁火治之在疏。

所以治火不能贸然使用寒凉,火无浇法。

(摘自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

四、动力与火力的关系

归真第29讲《二便(上)》中说到:

动力与火力是相关的,但并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来说,人体的动力来源于火力,没有火力自然就没有动力。

但人只要是一个活人,其身体各组织的动力都还是存在的,比如说心火不足的人,其心脏还是会跳动的,除非人死了,则火力全无,动力也就完全没有了。

人体的火力呢,来源于君火,来自于我们吃的食物营养,火力生成了动力,但动力并不完全等同于火力。比如说一个人很饿了,他没有力气,但这时呢,他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桌吃的,他突然就有力气了,可以一下跑过去,这时他身体的动力突然就调动起来了,而有的人呢,可能吃的很好,可是却全身没劲。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火力就相当于一支部队的武器装备,而动力呢,则相当于是战斗力,部队没有武器,战斗力自然就不行,但战斗力并不完全取决于武器,所以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也能打败国民党的飞机大炮,这就是所谓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总之,我们无论分析腹泻也会,便秘也好,都要从动力和火力这两个方面着手去分析,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我们分析问题的根本。

小肠火力不足呢,就是附子、干姜。

五、关于附子补阳

同学:附子这味药是如何实现调节人体阀门,即作用于相火的呢?

归真老师:因为附子属阳。

同学:那属阳的药都可以如附子一般能补相火吗?比如干姜。

归真老师:不是,因为附子就有这个功能。

同学:谢谢老师。因为与相火燃烧的速度、大小有关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元神、元精以及君火提供的环境,所以我在想附子的药性是如何与这些方面发生关涉。老师我这样思考路径是否有问题,问题何在呢?

归真老师:每个药的药性都不一样,附子可以发命门之火,兴人体之阳。

同学:老师,请问附子持续用量达到多少,会释放相火过多,或者说会影响身体健康呢?

归真老师:你的这个问题我不太明白,没病的时候吃附子干什么?有病的时候他需要多少就用多少。(归真第61讲《六字诀》)

附子补阳,并不是真的能补相火,而是调节人体的阀门,加快相火燃烧的速度,使人体机能亢奋。但如果人体相火阀门太大,元精燃烧过速,反而会促成人体寿命缩短。(摘自归真医理《人体中火的运行及人体的三大系统》)

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天天吃附子也会把人的精气烧干。(摘自归真医理《八纲辨证》)

增加火力用什么?伤寒论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干姜。此外人如果肾寒,身体本身的火力就不足,胃自然火力也不够,就再加附子,这就是附子理中丸此外现在中成药中常用的还有良姜、小茴香、砂仁等等。砂仁即可行气,又可暖胃。(摘自归真医理《中医教你如何养胃》)

归真老师:大家看过伤寒论没有?如果汗出太过,漏汗不止,用什么?

同学: 附子

归真老师:对,炮附子,炮附可以止汗。为什么?

同学: 固阳
归真老师:对,固阳。阳是什么?卫阳嘛,卫司开阖。肾气不足,卫不能司开阖,阳气不就不固了吗?所以会漏汗。

(摘自《内部群答疑》)

同学: 肾气不足,既可以便秘,尿不出;也可以便溲,尿频吗?
归真老师:这两个其实是一个问题,尿频、尿不出,这不是一样的吗?大家可以理解为卫气是主管人体功能的,而卫出于下焦,也就是肾阳在管,肾阳不足,卫气不足,人体机能也就失调了。
阳,就是人体的功能,所以炮附子是热药,它同样也用来止汗,因为它是增强人体功能的。吐血也可以用干姜,因为干姜也是可以固阳的。白术附子为什么可以排脓?因为它也是增强人体功能的,人体功能强了,人体自然就把脓排出去了。

(摘自《内部群答疑》)

脾主治水,肾水不升,要培土,让水气能行,同时要补火,温补肾阳,用附子汤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治手足寒、骨节疼痛。

其中附子补肾阳,温肾水,人参、白术培土,茯苓、芍药利水。

通补肾气用肾气丸

干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牡丹皮(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炮,一两)

治虚劳,肾气不足。

地黄、山药补水,茱萸敛入肾中。附子补火,桂枝通阳。茯苓、泽泻行水,丹皮活血通脉。(摘自归真医理《五脏病机详解》)

六、关于肾阴和肾阳

同学:既然相火不能补,那么肾阳虚补的到底是什么?

老师:肾阳虚是火柴湿了,用太阳把它晒干。

(摘自归真16讲《君火相火》课后问答)

同学:相火比喻火柴,肾阳虚是火柴湿了,用太阳把它晒干。火柴湿了是什么意思?

归真老师:火柴湿了就是不容易被点燃了。(课堂问答十二)

同学:老师:您用火柴的例子比喻相火,相火没有补法,那么,平常所说的肾阴虚,补肾精,是在补什么呢?难道补的是物质,相火实质是个功能?

归真老师: 肾阴虚,补肾精,补的是肾中的精气,也就是后天饮食之精,相火是要靠这个精气来输送的,精气与相火相合才会变成真气。相火与精气的关系就如同君火与血脉的关系。(摘自课堂问题一)

同学:老师,相火为先天之火,就是肾中真阳吗?那肾中真阴是什么?真阴后天能补吗?

归真老师:是肾中真阳,肾中真阴便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不能补。

同学: 老师,那所说的肾阴虚阳虚都是后天的阴阳之虚,是吗?

归真老师: 一般是指后天,肾阴虚是指所得精气不足,肾阳虚是指气化功能不足。

(摘自课堂问题一)

同学:请问老师,脾主运化,脾运化功能不强,除了水湿困脾以外,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
归真:肾阳不温,气血瘀滞,都有可能。(摘自课堂问答十六)

同学:老师您好,五脏本身虚和五脏的功能虚怎么辨别?

归真老师:比如阴痿,是肾气虚,需壮阳,滑泄则肾体虚,需补阴。(摘自课堂问答八)

同学:请教老师,十四讲治胃养胃中有一句话“所谓补胃阴也就是滋养胃体本身”,胃体本身就是指西方解剖学里的胃体吗?那肾阴、肺阴是否也一样是指肾、肺本体呢?

归真老师:是的。(摘自课堂问答八)

同学:肾阳虚衰会导致尿频。记得有位老师讲过,大肠完谷不化,也是因为肾阳虚衰,但是大肠中水液的蒸发是由于小肠温度很高,小肠温度是由心传递而来。那么肾阳虚衰怎么导致的大肠不能化水谷?

归真老师:相火生化在肾,君火下行反哺相火生化,相火不生则下阳虚。(摘自问答十一)

同学:老师好!后天君火反哺先天相火,反哺的是什么?

归真老师:反哺的是环境,人体各项生化是环环相扣的,元精生化成相火也需要环境,比如人被冻死了,那相火就灭了,为了相火不灭,就需要给它一个适合生化的环境。(后天补先天)(摘自归真47讲《精气的生化》)

以上是我从归真医学讲义中摘取的与"火"相关的内容,另有关于"水"的运行的内容较多,需要另外整理。不尽之处,敬请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