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七律·登庐山(毛泽东)

 一中大语文 2023-12-09 发布于福建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②。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③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④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注】①1959 年 6 月 29 日,毛泽东清晨登上庐山,写下这首诗。9月 1 日毛泽东致信《诗刊》:“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近日写了两首诗,也算是答复。”②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 ③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④陶令,即陶渊明,九江县人,其故居在今庐山西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动态入手,出句写山,对句写人,描写了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和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

B.颔联紧承上联,实写登高所见所感,一冷一热,写出庐山清晨气候多变的特点。

C.颈联借想象的翅膀驰骋于长江上下,云雾缭绕,波涛滚滚,既歌颂祖国河山壮美,也赞美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形势。

D.这首七律融情于景,虚实结合,豪迈奔放,气势恢弘,极富革命浪漫主义气息。

2.请鉴赏这首诗的尾联。 (6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语含双关。“冷”句明写登高望远,实指冷静面对反华势力的叫嚣(当时国内外的敌人曾经预言共产党将无力应付六亿张嘴吃饭的问题);“热”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喻指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2.陶渊明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不能耕田种地。诗人反用典故,指出世外桃源只是幻想中的乌托邦,号召全国人民不等不靠、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热潮之中。以问句结尾,留下余响,令人沉思。(正确理解句旨2分,反用典故2分,问句结尾2分。答“卒章显志”也可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