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 | 《福柯的界线》完整清晰勾勒福柯思想谱系

 置身于宁静 2023-12-09 发布于福建

福柯是当代世界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他雄心勃勃地试图对整个西方文化做一种全景式的勾勒:从希腊思想到20世纪的自由主义,从哲学到文学,从宗教到法律,从政治到历史,他无所不谈。他深刻影响了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各种时代思潮,其思想辐射力超过了几乎任何一位当代思想家。在《福柯的界线》一书中,汪民安教授从理性/疯癫、话语/知识、权力/身体、伦理学/美学四个维度,深入而清晰地论述了福柯的总体思想。作者考察疯癫与非理性、考古学与谱系学,揭示福柯对规范的逾越、对诗意的渴望。

>>内文选读

福柯的思想谱系

福柯广为人知的三部著作《古典时代疯狂史》《词与物》和《规训与惩罚》讲述的历史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从文艺复兴到18、19世纪的现代时期。但是,它们的角度和主题不一样。《古典时代疯狂史》讲的是疯狂(疯人)的历史;《词与物》讲的是人文科学的历史;《规训与惩罚》讲的是惩罚和监狱的历史。为什么要讲述这些从来没有被人讲过的历史?就是为了探索一种“现代主体的谱系学”。福柯以权力理论闻名于世,但是,他“研究的主题不是权力,而是主体”。即,主体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说,历史上到底出现了多少种权力技术和知识来塑造主体?有多少种模式来塑造主体?也就是说,欧洲两千多年的文化发明了哪些权力技术和权力/知识,从而塑造出今天的主体和主体经验?福柯的著作,就是对历史中各种塑造主体的权力/知识模式的考究。总的来说,这样的问题可以归于尼采式的道德谱系学的范畴,即,现代人是如何被塑造成形的。但是,福柯无疑比尼采探讨的领域更为宽广、具体和细致。由于福柯探讨的是主体,所以,只有在和主体相关联,只有在锻造主体的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福柯的权力和权力/知识。权力/知识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对子:知识被权力生产出来,随即它又产生权力效应,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权力。知识和权力构成管理和控制的二位一体,将主体塑造成形。就权力/知识而言,福柯有时候将主体塑造的重心放在权力方面,有时候又放在知识方面。如果说,《词与物》主要考察知识是如何塑造人的,或者说,人是如何进入知识的视野中,并成为知识的主体和客体,从而诞生了一门有关人的科学的,那么,《规训与惩罚》主要讨论的则是权力是怎样对人进行塑造和生产的:在此,人是如何被各种各样的权力规训机制所捕获、锻造和生产的?而《古典时代疯狂史》则是知识和权力的合为一体,从而对疯癫进行捕获:权力制造出关于疯癫的知识,这种知识进一步加剧和巩固了对疯人的禁闭。这是福柯的权力/知识对主体的塑造。

无论是权力对主体的塑造还是知识对主体的塑造,它们的历史划分都以一种巴什拉所倡导的断裂方式进行(这种断裂在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阅读那里也能看到)。在《古典时代疯狂史》和《词与物》中,它们各自的主题——疯癫和知识型——都历经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福柯特指17、18世纪)和现代时期(19世纪以来);《规训与惩罚》主要考察的是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的惩罚方式。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疯癫、知识型和惩罚同时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它们彼此之间发生了汇聚和呼应。在这个时刻,在《词与物》中,人进入科学的视野中,劳动的、活着的、说话的人被政治经济学、生物学和语文学所发现和捕捉:人既是知识的主体,也是知识的客体。一种现代的知识型出现了,一种关于人的新观念出现了,人道主义也就此出现了。那么,在此刻,惩罚就不得不变得更温和,欧洲野蛮的断头台就要退出舞台,更为人道的监狱就要诞生;在此刻,对疯人的严酷禁闭也遭到了谴责,更为“慈善”的精神病院出现了,疯癫不再被视作需要惩罚的罪恶,而被看作需要疗救的疾病;在此刻,无论是罪犯还是疯人,都被一种人道主义的目光重新打量,同时也以一种人道主义的方式被处置。《词与物》是《古典时代疯狂史》和《规训与惩罚》的认识论前提。

在这最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福柯转向了伦理问题,转向了基督教和古代。为什么转向古代?福柯的一切研究只是为了探讨现在——这一点,他从康德关于启蒙的论述中找到了共鸣——他对过去的强烈兴趣,只是因为过去是现在的源头。他试图从现在一点点地往前逆推:现在的这些经验怎样从过去转化而来?这就是他的谱系学方法论:从现在往前回溯。在对17世纪以来的现代社会做了分析后,他发现,今天的历史,今天的主体经验,或许并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而且是一个更加久远的历史的产物。因此,他不能将自己限定在对17、18世纪以来的现代社会的探讨中。对现代社会的这些分析,毫无疑问只是今天经验的一部分解释。它并不能说明一切。这正是他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差异所在。17、18世纪的现代社会,以及现代社会涌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权力机制,到底来自何方?他抱着巨大的好奇心以他所特有的谱系学方式一直往前逆推,事实上越到后来,他越推到历史的深处,直至晚年抵达了希腊和希伯来文化这两大源头。

文:汪民安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