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次韵介甫集禧池上咏鹅(王令 )》详注 译文 鉴赏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2-10 发布于河南

次韵介甫集禧池上咏鹅

北宋 · 王令

池上溶溶浮暖日,野鹅无数自相于。

谋生迹与风波密,择地心将网弋疏。

毛羽鲜明疑振鹭,声鸣和好似关雎。

应怜豢养轻身者,只直羲之数纸书。

图片

【题解】

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

介甫:指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仁宗庆历二年进士。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全宋诗

集禧池:池塘名。

池上:池水之上。

图片

【作者】

王令:(10321059) 宋大名元城人,长于广陵。初字钟美,改字逢原。少孤贫,未尝从师,辞章已雄伟老成。王安石推重其人品文章,为之延誉,并以夫人之妹妻之。诗学韩愈、孟郊,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有《广陵集》。

【句解】

池上溶溶浮暖日,野鹅无数自相于。

<>溶溶:宽广貌。又,和暖。浮:漂或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暖日:温暖的太阳,温暖的日光。自相于:相亲近。

<>温暖的太阳漂浮在集禧池宽广的水面上,无数的野鹅在池水之上互相亲近。

<>此联写集禧池上暖日溶溶野鹅相于的情景。池水宽广,温暖的阳光洒满水面;无数的野鹅或啁啾,或呢喃,或翔舞,或静处,相亲相爱,自由和乐,多么美好的一幅图画啊!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流露出诗人此刻的欣喜和陶醉,也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

图片

谋生迹与风波密,择地心将网弋疏。

<>谋生: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迹 脚印,行迹。风波:风浪。比喻动荡不定或艰辛劳苦或纠纷或乱子。密:近。择地:选择处所。谓行动慎重。《汉书·冯奉世冯参传赞》:“ 宜乡侯 参 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又,谓退隐。网弋:网,罗网。弋用来射鸟的带有绳子的箭。疏:远。

<>野鹅谋生时林下的脚印,总是与风浪相近;它们选择住所时,内心拿定主意要远离罗网和弓矢。

<>此联写野鹅生活的艰辛和择地的机警。野鹅为了维持生计,觅食时留下的足迹往往和风浪接近,表现了野鹅生活的辛苦和艰难;野鹅选择住所时,心中十分清楚,一定要远离猎人的罗网和弓矢,表现了野鹅的寂静与睿智。同时,借助风波、网弋的双关性,诗人写野鹅维持生计的艰辛,也暗写了诗人生活的辛苦与艰难;诗人写野鹅的警惕与睿智,实际上也暗示了诗人的警惕与睿智。这样写,通过塑造别样的野鹅的形象,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与醒悟。

图片

毛羽鲜明疑振鹭,声鸣和好似关雎。

<>毛羽:鸟的羽毛。振鹭:《诗·周颂·振鹭》:“振鷺于飞,于彼西雝。” 孔颖达 疏:“言有振振然絜白之鷺鸟往飞也……美威仪之人臣而助祭王庙亦得其宜也。”又《鲁颂·有駜》:“振振鷺,鷺于下。” 毛 传:“鷺,白鸟也,以兴絜白之士。” 郑玄 笺:“絜白之士羣集於君之朝。”后因以“振鷺”喻在朝的操行纯治的贤人。和好:和谐美好。关雎:鸟名。鱼鹰。又,关雎,《诗·周南》篇名,为《诗经》首篇,也是十五国风的第一篇。

<>野鹅羽毛是那样色彩鲜明,简直要让人怀疑它们就是《诗经》中歌咏的白鹭;野鹅的鸣叫声是那样和谐美好,让人觉得简直可以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相媲美。

<>此联连用典故,极写野鹅的毛羽之美与鸣声之美,塑造了野鹅迥异群鸟的超群之美,流露出诗人对野鹅真挚的喜爱与热烈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野鹅的倾情描绘,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操行纯洁的贤人的赞美与倾慕,也流露出诗人爱惜羽毛高洁自守的人格追求。

图片

应怜豢养轻身者,只直羲之数纸书。

<>怜:怜悯,怜惜。豢养huàn yǎng喂养;驯养。此处做被动,被喂养,被驯养。轻身:谓不尊重自身。直:抵,价值相当于。羲之数纸书:羲之,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晋书·王羲之列传》:“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野鹅应该会怜悯那些不自重自爱被人豢养的家鹅吧?它们只抵得上王羲之的几张字。

<>此联通过写家鹅的价值之低,侧面衬托了野鹅的不慕荣利珍惜羽毛自尊自爱高洁独立的高贵品质。同时,通过对野鹅的深度刻画,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爱惜名节自尊自爱高洁自守的人生追求与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