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气十年磨一剑,洋洋大观把示君 ——浅谈熊健先生的书法艺术 文|余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老古话,告诉我们只要有心,世界上任何难办的事情都是可以攻克的。今天的主角还是我的老朋友、老同事——著名画家、书法家熊健先生。不过,我今天主要谈谈他几十年来对书法的研习与不断求索,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然,书法的探索是艰辛的,其间辛酸与汗水,快乐与付出,只有熊健君自己知道。 说起华夏文明中最传统、最抽象、最中国的艺术——书法,大家都会觉得不就是写写字嘛,谁不会?谁不能写几笔?当然,对于博大精深、丰富而变化的书法来说,你只要深入进去了,里面的学问与大道,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她涉及的技法与理论,在古代到今天的书论,是卷帙浩繁而汗牛充栋的。 十几年前,我与熊健兄一起任教一家学校时,当时他主要以绘画为主,但平时用功最勤的还是书法,曾记得夏夜漫漫与烦躁暑热之际,我们在宿舍里支起字帖与笔墨纸砚,临帖与创作交替进行,有时达到忘我的地步,昏暗的灯光下,我们有时赤膊上阵,从米芾、文征明、苏轼的字帖入手,一有空闲,就是临池不辍。在熊健君的推荐与帮助下,我的书法技艺也有所进步。而他临习的二王几可乱真,我至今收藏了他给校长室换下来的六尺整张的《兰亭序》残卷(由于悬挂多年,已经霉变),而新的毛笔书法兰亭,依然挂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 对于临摹,他笔下的功夫了得,从小跟父亲熊荣才学书法,因为父亲爱好书法,在当地小有名气。受父亲影响很大,后来跟书画家郑万萍先生练习书法,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和《颜勤礼碑》,智永的《千字文》、赵体诸碑帖,苦练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又临摹学习王羲之的行书《圣教序》和《兰亭序》,米芾的行书《蜀素帖》,还有王羲之的草书《十七帖》,魏碑初学《张猛龙碑》,后来学习《郑文公碑》等,篆书初学《泰山刻石》,后来学《毛公鼎》《石鼓文》等,隶书初学《曹全碑》,后来学习《张迁碑》、《史晨碑》等。再就是南下广东,不论在东莞厂里做设计师、还是在深圳多家学校任美术老师,期间都没有中断对书法的研习。 在深圳,通过不断探究与努力,熊健兄加入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和深圳艺术研究会后,认识了很多书法名家,经常和他们切磋书艺,这些朋友也给予许多指点与帮助,比如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宁书恒先生、书法家刘克刚先生和书画家周大明先生等。如今在深圳大芬,与来自全国的书法家、国画家、油画家融于一体,随时随刻,同事朋友间的相互探讨,更令他的书艺、画艺提高不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试想,他的油画与素描可以将眼前人画的惟妙惟肖,且画出人物精神,这是他多年涵养的工夫。因此,书法的点画之间,透露出熊健君的耐力与临摹技巧,很是寻常人难以企及的。 几十年来,只要是工作之余,熊健兄都是端坐于桌前,琳琅满目的各类碑帖、硬笔毛笔都不落下,做到软硬兼施、大字小字硬笔,不间断地轮换练习。他从唐寅的《落花诗帖》、赵孟頫的五体《千字文》,历代小楷精选、魏碑的《龙门二十品》、王羲之的《十七帖》、《兰亭序》临习不下百遍,对于近现代的大家于右任、沈尹默、邓散木、启功的书法,也经常捧读。由此上溯到汉隶、泰山刻石、李斯的篆书、秦诏版等,熊健兄也经常劝导我加强书法各体的学习,历代经典碑帖全部通临一遍,可以毛笔与硬笔兼施,软笔与硬笔可以隔一段时间调换一次,这样将字型结构与毛笔的用笔、章法,结合训练,必定可以出成果的。他自己不单引导我,而且身体力行,日夜不辍。 用功最勤、下的工夫最多。他将一些毛笔书法字帖缩小,成为硬笔书法的字帖,从每一个笔画入手,一个个单字的间架结构、每一个字的不同体写法,做到精益求精、熟能生巧,一些字体他已经从对临、到背临,最后是意临,得其形,还要得其神,做到形神兼备。 下面我就熊健兄的书法进行简要的评析:其作品深得古法,运笔遒劲有力,笔笔中锋,兼以侧锋取势,挺拔而秀丽;章法上较传统,整洁而圆润,多字的长篇楷书一般都有格子,但字与字之间有映带而气脉贯通,少字的四尺对开条幅,也是中规中矩,跟人一种祥和、安谧之态。 当然“书道维艰,变化犹难”,此处的“变”是“活学众家之长之后的变化,也就是变化成带有自己个人浓重的风格,不一定是创新”。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佷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淬于俗吏,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近代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中,提出主张“学书贵有新意妙理”,倡导习书者应上发六朝,称“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因此,在完美地临帖与深入地探寻各家风格之后,要变为自己一家之风格,变得书风与字体有自家面貌,这点是所有练习书法的朋友深知而必须深入的。所以,假以时日,通过熊健兄的再次不断努力,一定可以写出洋洋大观的自成一家面貌的大作来的。 ============ ![]()
![]()
![]()
![]()
![]()
![]()
![]()
![]()
![]()
书家简历: ![]()
熊健,字仁康,号明德斋主。1970年生于湖北省秭归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广水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华夏开明书画院高级院士、香港凤凰国际商学院美术系特聘教授、深圳市春天颂美术馆副馆长、深圳市书画家协会会员、深圳市艺术研究会会员。 本人幼承家学、酷爱美术、书法和音乐。早年学习国画,师从于国画家郑万萍先生,后转学西画,师从于油画家杜元举先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油画师从于我国著名油画家谢智武教授。多年来寒暑无间,临池不辍,几十年来学习临摹“二王”、米芾、文征明等先贤碑帖,研习书法与创作油画之余,也学习国画,专攻山水和花鸟画,大量的临摹古今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较深入的研究,受益匪浅。曾创作的油画、水粉画及书法作品也多次入选全国、省、市书画展并获一等奖或特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