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秀一生最大的敌人,为啥是他远房堂哥?扒一扒更始帝的传奇人生

 茂林之家 2023-12-10 发布于湖南

公元23年二月初一,在今天的河南南阳淯水河畔,很多绿林军的高级将领,开了一个会。

早在几年之前,绿林军就已经开始起义,反抗王莽集团的暴政。而在之前的几年里,这支绿林起义军不断发展,如今终于占据了整个南阳郡。

而随着绿林军逐渐壮大,接下来,绿林军却遇到了一个关键的选择。如果绿林军接下来想继续发展,就必须得推选出一个带头人,带领他们继续发展。

所以,在这一天,绿林军的很多高层起义军领袖,经过讨论之后,最终决定,拥立舂陵刘氏的一个后人刘玄做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

而随着更始帝登基,历史上的玄汉政权,就算是正式成立了。而在刘玄登基之后,仅仅只过了四个月的时间,更始政权就打赢了昆阳之战。然后仅仅七个月之后,更始政权就一路杀入关中,干掉了王莽。

在王莽被杀之后,一时之间,更始帝刘玄的威名,直接传遍天下。当时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地方,都宣布接受了更始政权的统治,承认刘玄作为皇帝的地位。

就这样,一时之间,刘玄成了新的天下共主。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刘玄这个天下共主的位置,仅仅只坐了不到三年。三年之后,刘玄就被下面的士兵直接勒死了!

短短三年时间里,这位更始帝刘玄,为何会从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皇帝,沦落到被勒死的地步呢?在这三年当中,刘玄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刘玄其实才是刘秀一生最大的苦主?如果刘玄一直活着,刘秀最后真的无法统一天下吗?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刘玄这个人开始讲起。如果我们看完刘玄的故事,我们可能就会发出一个感慨:懂业务,往往比懂管理更重要!

刘玄的故事,其实是开始于一桩醉酒事件。刘玄的父亲名叫刘子张,从亲戚关系上来说,这个刘子张的爷爷的爷爷的爹,就是西汉时期的汉景帝。所以,刘子张和刘玄父子,都是妥妥的皇亲国戚,根正苗红的老刘家后裔。

当然,到了西汉末期,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之后,汉景帝后裔这个身份,早就已经不太值钱了。当时汉景帝的后人,在全国范围内,估计能找出上万人!毕竟汉景帝本人是出了名的孩子多,而且汉景帝的孩子里面,还有中山靖王那种怪胎,一个人生了一百多个儿子!

所以,当时光是南阳郡舂陵县这一个县,就能找出上百个汉景帝的后人。比如后来建立东汉的刘秀,同样也是这一支的人。所以汉景帝后人的这个身份,其实还真不算值钱。

当然,如果和其他舂陵一脉的老刘家后裔相比,刘子张他们家这一房,还是有点优势的。因为刘子张他爹,当年曾经做过太守级的官。所以类比现代的话,刘玄他爹刘子张,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市长的儿子。有这么一个爹,刘子张的前途,本来应该是一片光明的。

但问题是,刘子张长大之后,遇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刘子张本人不太争气,估计小时候也不太爱学习。所以长大之后,就算家里极力帮忙,他也混不上太高的职位。第二,刘子张长大的时候,这时候已经快轮到王莽掌权了。而王莽掌权之后,对地方上的刘家人极力压制。这就导致很多老刘家的后裔,在仕途上反倒更不容易进步了。

所以后来,刘子张成年之后,仕途始终没太大起色,连一个县令都没混上。

用现代的话来说,刘子张他们家,这就叫做阶级下滑了。

所以后来,阶层下滑的刘子张,就遇到了一件很离谱的事情。某一天,刘子张和当地一个亭长吃饭。然后吃饭期间,这个亭长可能是喝多了,就直接开始耍酒疯,骂了刘子张。而刘子张也没惯着他,当场就拔剑把他给杀了!

照理来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刘子张既然杀了人,那就应该去给人家偿命。可是这个时候,当时的司法不公正性就体现出来了。别看刘子张他们家的阶层下滑了,但是舂陵刘氏这一脉,在当地还是很有势力的。所以后来,老刘家硬是保住了刘子张,没让刘子张偿命。

可是这样一来,刘子张他们家,就和那个亭长他们家,彻底结下死仇了。

所以,十多年之后,那个亭长的儿子长大之后,就开始复仇了。当时这个亭长的儿子,直接找了个机会,杀了刘子张的儿子,也就是刘玄的弟弟,然后还跑了!

从当年那个饭局,一直到亭长的儿子复仇,这期间所有的事情,其实都和刘玄没啥关系。但是摊上这么一个爹,刘玄自然也就被卷进去了。尤其是自己弟弟被杀了,刘玄也挺硬气。此后,刘玄直接开始招揽门客,打算回头找机会,再找机会干掉那个亭长的儿子。

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大概就是这个情况了。

但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刘玄报仇,他招揽的门客就犯了法,还牵连到了他。所以后来,刘玄就只能从舂陵老家逃走,跑到了旁边的平林县。而且在这期间,刘玄还玩了一手诈死的把戏,瞒过了官府,这才用自己一个人,换了全家的安稳。

以上这些事情,其实非常狗血。如果当年刘子张能有点正事,没去和那个亭长喝大酒,后来也不会有这些事情了。如果当年没有这些事情,刘玄原本可以在家老老实实过日子。等到新朝末年的时候,他也可以暗中积蓄力量,等待起兵。那样的话,后来建立东汉的,可能就是他而不是刘秀了。

但就是因为这些烂事,刘玄的前程彻底被毁了,而且沦落到连家都回不去,只能在外边躲躲藏藏的地步,连一个正经身份都没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玄的故事,逐渐开始了。

刘玄跑到平林县的时候,当时在南阳郡周围,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简单来说,当时很多底层百姓吃不饱饭,就开始出来挖野菜。然后挖野菜期间,因为争抢挖野菜的权力,他们直接打起来了。

而打起来之后,有两个比较有声望的人,就站出来给大家调解。然后,这两个人,就被这帮挖野菜的人,推举做了首领。然后这帮人就占山为王,跑到旁边的绿林山去生活了。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绿林起义军。

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绿林军,他们的起义其实真的有点像闹着玩一样。而且最开始的时候,绿林军其实也不像很多人书上说的那样,揭竿而起之后,直接就去反抗王莽集团的暴政了。

最初的绿林军,其实更像是一伙山贼。他们起义之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靠着抢周围老百姓过日子!

所以,在绿林军起义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的发展速度其实并不算快。

但问题是,当时的王莽政权,就给绿林军添了一把火。因为王莽改革失败,导致底层百姓活的越来越难。后来南阳郡的底层老百姓想了想,觉得与其继续被压榨,还不如直接去做山贼呢!所以后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来投奔绿林军,绿林山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再之后,当地的官军也去镇压过他们,结果却被他们反过来击败了。此后,绿林军越发势大,逐渐影响到了整个南阳郡。最后,在公元22年,绿林军兵分两路,开始走出绿林军,准备外出攻占其他城镇。

与此同时,在当时刘玄所在的下江县一带,有一个叫陈牧的人。这个陈牧见到起义军发展的势头不错,也直接在当地打着绿林军的旗号,直接起兵了。后来,陈牧率领的这支军队,就被称作'下江兵’。

就这样,当陈牧在下江县起兵之后,已经在下江县躲了好久的刘玄,感觉自己看到了希望。当时刘玄是逃到下江县的,连一个正经身份都没有,而且还得面对官府的追捕。参加起义军,几乎是他唯一的一个选择。

所以,在这之后,刘玄就投靠到了陈牧麾下,做了一个'安集掾’。所谓的'安集掾’,其实就是帮忙招募新兵的这么一个官职。估计当时几个起义军领袖,也是看中了刘玄出身舂陵刘家的身份。觉得让他负责找人,以后能更容易一点。

就这样,这一年,刘玄以个人身份,参加了起义军。

而在刘玄参加起义军的同时,在舂陵老家那边,也发生了一些事情。当时老刘家内部,一个和刘玄同辈的年轻人刘縯,也就是刘秀他大哥,也养了一群门客,然后直接起兵了。因为刘縯之前做了好几年的准备,所以刚刚起兵后不久,刘縯就招揽了七八千人!

而接下来,刘縯起兵之后,他这支军队,则是号称'舂陵军’。最开始的时候,舂陵军和绿林军,其实并不是一伙的。但是后来,刘縯带着的这支舂陵军,在这一年年底,被南阳郡的官军给击败了。此后,刘縯不得不亲自去绿林军那边拜访,表示自己也愿意做绿林军的一部分。

就这样,随着舂陵军的加入,此时的绿林军整体,已经有四个部分了。这四个部分,分别是之前绿林军最初走出大山的两个分支:新市兵和下江兵。再加上陈牧带头的那支平林兵,以及刘縯带头的舂陵兵。

此时在起义军内部,刘玄的地位,其实要远低于刘縯。严格来说,刘縯的地位,大概和平林兵的首领陈牧差不多。至于刘玄,当时只是陈牧麾下一个招募新兵的小官而已。

但问题是,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峰回路转,让刘玄一下子成了皇帝。

简单来说,随着刘縯投靠绿林军,舂陵兵和其他三支绿林军,算是有了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一起对抗南阳郡的官军。于是在这一年年底,起义军这边完成了准备。然后,公元23年年初,刘縯再次和官军作战,最后大获全胜!

经此一战之后,整个南阳郡内的官军,基本上被彻底打垮。接下来,几支起义军就可以迅速攻城掠地,迅速扩张了。

但问题是,对于这个结果,其他三支起义军,却并不是太高兴。因为在之前的战斗当中,刘玄自己担任了作战主力,其他三支起义军,基本上都是辅助角色。所以战斗结束之后,打垮官军的收益,基本上也都落到了刘縯的口袋了。

如此一来,如果继续正常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刘縯就会一家独大,逐渐兼并了其他几家起义军。

这显然是其他几家起义军,绝对不能接受的。

所以接下来,起义军领袖这边,就开始琢磨怎么办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家想到了刘玄。最终,大家决定,直接推举刘玄做皇帝,以此来节制刘縯!

这其实是很高明的一招。

要知道,当时起义军最大的压力,其实还是来自于外部。所以,他们既要制衡刘縯,同时还不能让起义军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推选刘玄做皇帝,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刘玄和刘縯,都是舂陵刘家的后人。就算刘玄做皇帝,大部分的舂陵刘家人,也不会有意见。

所以,公元23年二月初一,在起义军内部的拥立之下,刘玄正式称帝了。

此时的刘玄,虽然已经称帝,但谁都看得出来,他就是被推出来做挡箭牌的。要知道,当时起义军活动的范围,仅仅只在南阳郡这一带。就连南阳郡内绝大多数的县城,都还没拿下来。这样的皇帝,显然没啥技术含量。

最关键的是,当时刘玄没有自己的班底,他之前就是一个招新兵的,没有自己的嫡系。而舂陵刘氏这边,大部分人其实更支持刘縯。

所以,此时的刘玄,其实更像是一个傀儡。

就是这个局面,决定了接下来很多悲剧的出现。

从登基的那天开始,刘玄其实就一直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刘玄其实一直都不是真正的无能之辈,他其实也有自己的血性。要不然的话,他之前也不敢豢养门客,想要给自己弟弟报仇。

可是问题是,当时在刘玄麾下,几乎一个亲信都没有,刘玄到底该怎么做呢?

此时的刘玄,其实有两个选择。一是顶住所有人的压力,以皇帝的身份,主动带头去前线打仗。然后,靠着不断的胜利,建立自己的威望,逐渐掌握兵权,最后坐稳皇位。

这个选择,其实是最难的。因为当时其他几个起义军领袖,不可能真的听从他的调遣,也不愿意让他碰军队。而老刘家那边,军队则是大半都在刘縯手里。

而另一个选择,就是用政治手段,不断平衡刘家和起义军双方的力量。靠着政治手段,坐稳皇位。

而最终,刘玄选择了后者。

所以,刘玄登基之后,直接以皇帝的身份,大肆给几个起义军将领封官。反倒是舂陵刘家这边,刘玄只给了刘縯和刘縯的叔叔刘良,封了高官。通过这种方式,刘玄扶持了起义军,压制了老刘家,暂时坐稳了皇位。

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刘縯选择了一种特殊手段来对抗他的压制。刘玄直接派出麾下军队,迅速攻城掠地,先把能拿到的实际好处,拿到自己手里再说。与此同时,刘玄带着主力,开始围攻南阳郡的郡城。

这一招,迫使其他几个起义军势力,不得不把军队派过来支援刘縯。而趁着围城的机会,刘縯则是迅速整编了其他几支起义军,同时大肆扩充了自己麾下的军队。就这样,短短几个月之后,到了这一年五月底,刘縯麾下,已经有了近十万大军!

此时的刘玄,虽然是皇帝,但起义军大部分的军队,却都掌握在刘縯手里。就算其他几支起义军加起来,也未必能比刘縯更强。

更关键的是,接下来,在刘縯围攻郡城期间,刘縯的弟弟刘秀,在昆阳战胜了王莽集团的主力军队,导致王莽麾下的四十多万主力,彻底溃败。这一战之后,刘縯又趁势追杀王莽集团的军队,最终彻底消灭了所有王莽集团的主力。

到了这个时候,单靠政治手段,刘玄已经无法压制刘縯了。而且,王莽集团带来的外部压力,也已经逐渐消失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刘縯就能直接杀入关中,干掉王莽。再之后,刘縯就能直接废了他,自己称帝了。

对此,刘玄自然不愿意。所以接下来,刘玄只能铤而走险。首先,昆阳之战结束后,刘玄先是给舂陵刘氏这边的人,大肆封爵。当时老刘家这边的上百个人,只要是刘玄他们家的亲戚,基本上都被封爵了。

靠着这种手段,刘玄迅速赢得了老刘家内部的支持。

然后,趁着这个机会,刘玄带着几千人,突然来到刘縯的军营。接下来,刘玄故意制造了一个冲突,然后以刘縯对自己不敬为借口,直接杀了刘縯!

在后来东汉的史书上,刘玄的这个做法,被史官们骂的狗血淋头。但从后世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刘玄的这个手段,其实还是挺有技术含量的。一方面,他干掉刘縯;另一方面,又没有导致起义军内部的分裂。

最关键的是,在这之后,大部分舂陵刘氏的人,依然还是支持他。

如果单从政治手段的角度来看,刘玄的这次操作,其实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诛杀权臣’事件。

而接下来,随着刘縯被杀,他麾下的很多人,又都不敢直接给他报仇。包括刘縯的亲弟弟刘秀,这时候也不敢表示任何不满,反倒是主动对刘玄臣服。所以接下来,在更始政权内部,老刘家和起义军双方的力量,很快就再次平衡了。

而且,借着诛杀刘縯这个机会,刘玄也打出了自己的威信。自此之后,他就再也不是一个傀儡皇帝了。此后,刘玄又迅速瓦解刘縯的班底,并且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培养自己的心腹。这期间,刘玄还把很多和自己关系比较近的关系,直接安排下去掌握军队。

这一套操作,其实非常高端。

而当刘玄进行内部整合的时候,前线的起义军,其实也没止步。几乎就在刘縯被杀的同时,前线起义军轻松攻破武关,进入了关中地区。最终,在这一年九月初,起义军攻破了长安,干掉王莽。

因为更始政权干掉了王莽,而且当时刘玄打出的旗号,是继承老刘家的事业,恢复汉朝的江山。所以一时之间,各地都对他比较认可。所以接下来,当刘玄派出使者,开始对各地进行招抚的时候,很多地方的郡守和地方官,也都表示愿意臣服于刘玄。

另外,在这期间,刘玄还对其他敢于称帝的老刘家后裔,下重手进行打击。比如说当时有一个叫刘望的人,在王莽死后,也直接称帝了。对于这个人,刘玄一点都没客气,直接派军队过去迅速扫平了。

就这样,短短一年之内,刘玄完成了华丽的逆转。

公元23年二月初,刘玄刚刚称帝。当时刘玄手底下,没有任何嫡系军队,本人只是傀儡。但是在这一年九月底,刘玄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虽然大部分地方,他都还没实际控制。但是至少当地的地方官员,已经愿意尊他为皇帝了。

这个成绩,放眼整个古代史,其实都是相当炸裂的。如果后来的汉献帝,能有刘玄一半的手腕,那估计曹操早就被挫骨扬灰了。

在整个过程当中,刘玄几乎没有任何失误。如果说刘玄做错了什么,那恐怕就是没杀刘秀了。在干掉刘縯之后,刘玄其实本应该直接杀了刘秀,彻底免除后患。如果当时刘玄真这么做了,后来也就没那么多事情了。

但同时,如果我们仔细看过刘家的家谱,我们就会明白刘玄的难处了。从亲戚关系上来说,刘玄的太爷爷,和刘秀刘縯兄弟的太爷爷,其实是亲兄弟。

所以,之前刘玄杀刘縯,可以用刘縯对自己不敬的理由。当时刘玄刚刚给其他老刘家人封官,再加上刘玄又有正当理由,就算他杀了刘縯,其他老刘家人也不会太反感。可是在这之后,如果他继续杀刘秀,杀一个对他已经绝对臣服的人,很容易会让其他老刘家人,对他彻底离心离德。

一旦这个局面出现,舂陵刘氏这边的人心散了,老刘家这边,就很难和起义军这边相互制衡。到那个时候,刘玄自己的皇位就坐不稳了。

所以在当时的局面下,刘縯死后,刘玄最好的选择,其实并不是直接杀了刘秀。而接下来找个机会,给刘秀送到一个必死之局里面,找机会坑死刘秀。

而当时的刘玄,恰好也就是这么做的。

在刘縯被杀之后不久,刘玄就给了刘秀一个任务。他让刘秀作为他的使者,去河北地区,招抚当地的各个郡县。

在刘玄看来,当时整个河北地区,暗流涌动,很多人对他都是口服心不服。在这种情况下,他让刘秀北上招抚,又不给刘秀一兵一卒,刘秀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所以在刘玄看来,刘秀北上之后,只有两个结果:要么灰溜溜逃回来,要么直接被人家杀了。

如果逃回来,刘玄就可以以招抚不力为由,直接杀了刘秀。而如果刘秀被别人杀了,那也直接了结了刘玄的心病。

一直到这里,刘玄其实都没犯错。

但问题是,刘玄千算万算,都没想到刘秀的能力会那么强!刘秀北上之后,虽然没带一兵一卒。但是短短两年之后,刘秀就彻底扫平了河北,并且还称帝了。

当然,刘秀那边的故事,那是另一个故事了。而接下来,在刘玄这边,此后的几个月里,刘玄其实依然没犯错。

在起义军攻破长安之后,刘玄第一时间派军队前往关中,彻底清理了长安城周围的潜在危险。然后,就在王莽被杀五个月之后,刘玄就直接迁都长安,把关中作为自己的老巢。

显然,在战略角度,刘玄的这个选择,依然是对的。因为在秦汉时期,得关中者得天下。占据了关中之后,刘玄又有天下共主的名头,接下来不管谁想造反,他都有很大的胜算。后面的削藩和战争,无非是重演一下当年刘邦削藩的故事而已。

但在这期间,刘玄遇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第二个致命事件。

几乎就在他迁都的同时,四川那边,有一个叫公孙述的人,直接拥兵自立,控制了整个四川。

这个结果,直接导致更始政权控制了关中之后,没法控制四川,失去了一个超大的战争基地。

如果当时公孙述没有独立,刘玄其实是必胜无疑的局面。

但可惜的是,公孙述的出现,成了刘玄的战略缺点。

当然,在战术上,接下来刘玄依然没犯错。迁都长安之后,刘玄开始大范围分封诸侯。当时的刘玄,甚至不惜违背当年刘邦定下的白马之盟。为了保持两股势力的平衡,刘玄同时给老刘家的宗室,以及那些起义军将领,同时封侯。

与此同时,在给两大势力平衡封王的时候,刘玄还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扶持外戚。

刘玄很清楚,如果只是两股力量保持平衡,肯定很难。但如果再扶持一股力量,形成一个权力三角形,这就比较容易保持平衡了。而按照之前西汉的传统,接下来最佳的扶持对象,自然就是外戚。

所以再之后,刘玄娶了自己心腹赵萌的女儿。同时,刘玄开始大范围放权给赵萌,自己则是逐渐隐于幕后,开始准备做一个操控者。

一直到这里,刘玄在战术上,都没犯任何错误。

但同时,在赵萌掌权之后,在战略上,刘玄终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如果说,之前公孙述的独立,让刘玄失去了稳坐天下的机会。那么,放权给赵萌,扶持外戚掌权,则是成了断送刘玄的根本原因。

因为此时的刘玄,错判了形势。

简单来说,作为一家公司,更始政权这时候已经上市,但是还没统一天下。这时候刘玄作为皇帝,最应该做的,其实是亲自抓业务,也就是自己带着军队,出去扫平天下。而不是躲在皇宫里,靠着政治手段玩平衡!

这就好比今天的一家创业公司,在创业和扩张阶段,老大必须得懂业务,而且得完全负责业务。如果在这期间,老大换了一个只懂财务和管理,但是不懂业务的人,这家公司基本上就是必死无疑了。

当时的刘玄,就犯了这个错误。

就在刘玄躲在宫里玩平衡的时候,在外面逐渐出现了三个变化。第一,刘秀在河北地区,逐渐攻城掠地,最后统一了河北。第二,因为刘玄躲在宫里,赵萌开始把持朝政。这个结果,虽然让外戚这股力量,在更始政权内迅速崛起,但也招来了宗室和其他起义军将领的不满。

所以很快,更始政权内部,人心就散了。尤其是那些起义军将领,外放之后,开始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很快就搞得民怨沸腾。

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压垮刘玄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来了。

这根稻草,叫做赤眉军。

之前绿林军起义的时候,在山东地区,也有一支起义军在反抗王莽,而且势头很大。只不过因为昆阳之战打的太快了,后来绿林军一路反推到了关中,赤眉军当时却一直局限在山东这边。

但即便如此,等到更始帝成为天下共主的时候,赤眉军依然发展到了几十万人的规模。而当时的赤眉军,则是相对独立。虽然名义上尊更始帝为皇帝,但自身却基本不服管。

当时赤眉军这边,其实想的也挺好的。人家也没想造反,就想在新政权里面,捞一些比较高的位置,给自己争一个荣华富贵。但结果,当这帮赤眉军的领袖,去见过了刘玄之后,刘玄却压根不愿意给他们太高的官职,甚至都不愿意给他们封爵。

这一下,赤眉军这边不干了。

后来赤眉军这边想了想,觉得既然你不愿给我们官职,那我们干脆换一个皇帝就是了,反正我们手里有兵有地盘,怕你干嘛?

所以接下来,赤眉军直接杀向关中,准备一口气干掉刘玄。

此时的刘玄,知道这事之后,第一次有点慌了。不过当时刘玄其实还没太惊慌,因为此时赤眉军还没过函谷关,有函谷关天险挡着,刘玄觉得就算情况再坏,他们也打不到关中这边。

可接下来的战况证明,决定战争胜负的,从来都不是天时地利,而是人和。

因为当时更始政权内斗极为严重,再加上更始帝不懂军事,导致函谷关守军的防守布置,极为混乱。最后,赤眉军直接绕过了洛阳,然后走山路奇袭函谷关!

就这样,经过短暂的交手之后,函谷关被攻破,整个关中,成了赤眉军刀下的一块肥肉。

接下来,赤眉军就一路杀向长安。在这期间,赤眉军这边,还拥立了另一个老刘家的后裔刘盆子,做了新皇帝。等到了长安之后,刘玄虽然抵抗了一阵,但最终面对整整三十万的赤眉军,刘玄还是没能扛住。

最终,公元25年十月,刘玄为了保命,只能向赤眉军投降了。

而刘玄投降之后,没过多久,就被赤眉军这边一个叫谢禄的将领,以外出放牧打猎为名,带了出去。最后,在谢禄的指使下,谢禄的亲兵直接勒死了刘玄。

这就是更始帝刘玄,最后的结局。

纵观刘玄的整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刘玄的政治手腕,真的挺强的。从一个被拥立的傀儡,到大家公认的天下共主,刘玄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而他诛杀刘縯的操作,更是堪称经典。

但问题是,政治手腕极强的刘玄,却又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不会打仗。

如果他懂军事会打仗,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如果刘玄会打仗,刘秀最后大概率是不可能统一天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