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治疗焦虑抑郁的两个方子

 shsy 2023-12-10 发布于江苏

10月20日凌晨,舞蹈圈传来悲痛噩耗,年仅44岁的国家一级舞蹈演员王迪,因抑郁症在18日不幸离世,结束了自己短暂却璀璨的一生。据悉,王迪生前有长达多年的抑郁症,他生前将舞蹈视作自己的生命,也为这项事业奉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可惜性格谦和温柔的他最终没能打败抑郁症,他的舞蹈生涯也以这样的方式戛然而止。

图片

王迪与张国荣、乔任梁是同一死因,都是折磨无数患者的抑郁症。

众所周知,上世纪香港乐坛以及影坛荣耀最高的明星张国荣,便是因为患有严重抑郁症,在病情失控的情况下,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二十四楼一跃而下,医生赶到现场发现他在坠楼后已经死亡,该消息震撼整个华人社会。

无独有偶,知名男星乔任梁也是因患上抑郁症自杀身亡,2016年9月16日晚,乔任梁在上海家中去世,据博主爆料乔任梁是用头套着塑料袋把自己闷死。乔任梁经纪公司也在之后告知公众艺人死亡的消息,称表面上阳光开朗的乔任梁生前患有抑郁症,并且被该病折磨已久,是在无法承受的情况下选择轻生。

余华在《活着》中曾这样写道: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那么,活着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用一生去追求答案,而有些人,却在活着中钻入牛角尖,为活着而痛苦。因此,他们选择终结掉“活着”,用自己的方式了却这份痛苦。我们无法评价对错,只能在其做出选择后,感觉无尽惋惜。

国家一级演员王迪是最典型的代表,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抑郁症的可怕。在被抑郁症困扰的时间里,王迪选择了自我解脱。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用引以为傲的舞蹈身姿从39楼一跃而下,就此彻底离开了我们。对于这个结果,王迪身边的好友皆是不敢置信。

徐文兵:

抑郁症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精气神的不足

一、抑郁症主要发生在日照时间短,阳光不足的高纬度地区

古人把抑郁症叫做癫,把躁狂症叫做狂,如果一个病人两种症状交替出现,就被称为癫狂,现代医学称之为双向情感障碍。中医向来重视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教导我们“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说最好的医生是帮助病人预防疾病、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那么抑郁症究竟是怎么得的?根据中医理论怎么预防抑郁症呢?

首先,抑郁症的发生有其地域和季节因素,也就是说自然界的阳光温度会对人的心情、心理产生影响。在纬度髙、日照时间短的地方,秋冬季节抑郁症的发病率比较高,比如在高纬度的北欧、加拿大,还有日照时间短、雾霾阴雨较多的英国爱尔兰等地;相反,在热带赤道地区、光照时间充裕的新疆、西藏等地区,人们往往能歌善舞、热情洋溢,抑郁的阴影就少一些。

二、寒邪伤到心和心

其次,身体和表面的病痛如果逐渐发展深人,会影响人的脏腑,进而影响心神。人受寒以后会逐渐向心性蔓延,厥逆的程度会从四肢末梢到掌指(趾)关节、到腕踩关节、到肘膝,会从皮肤到肌肉、到血脉、到筋腱、到骨髓,而心包是最后的堡垒。就像紫禁城,心神就像是皇帝君主住在里面,心包被攻破的话,就是病入膏肓,黯然神伤,人就会出现没意思、痛不欲生的心情,产生自残和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就像李自成攻破故宫,崇祯皇帝先杀家人孩子,然后上吊自缢一样。认识到这种先伤身后伤心的疾病演变过程,我们就要先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然后再关注自己的心理精神健康。肉身的伤害破灭、生理功能的衰退是心理精神出现问题的前提。我之所以反复强调在冬季的防寒保暖,其实预防的不仅是冻疮、痛经,而是有更深刻的含义。

三、抑郁症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精气神的不足

另外,预防抑郁症还要养精蓄锐。中医说人体有三宝——“精气神”,老百姓也经常说精神。精是神的物质基础,没有精哪有神?抑郁症既然是心神出了问题,那么从根儿上找原因,就得问问精哪去了。

精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玄虚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人体最宝贵的精髓就存在于我们的骨子里面。精转化为液,濡养、滋润全身。由三焦温煦气化,化骨髄为液先润骨,骨头就有弹性。很多老年人由于精不足,骨头干脆,稍微磕碰就会骨折;再润筋,就是肌腱,很多人抽筋或者肌腱摸上去咯愣作响,也是精血不足的表现;再润脉,精不足则动脉硬化,毛细血管脆裂容易出血;再润肌肉,精不足则肌肉萎缩干瘪;再润皮肤,精不足则皮肤干燥皴裂,皮下没有脂肪;最终滋养毛发,精不足则毛发干枯焦黄,或者脱落。

四、吸脂、洗肠、催吐、泻药都会流失自己宝贵的津液精血

人体的津液,津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而液必须由精化生,包括血液、唾液、精液、白带、泪液、汗液、胆汁、胰液、胃肠黏液等等。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的病人必须要做骨髓移植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将死,汗出如油,也是精枯脱液的表现。大吐大泻的病人,损失的也是精液。

很多人为了减肥瘦身,除了不吃主食和肉食补益精血以外,还乱用催吐药、发汗药、泻下药,流失自己宝贵的津液精血;还有的人动手术抽吸脂肮、灌肠、洗肠,这无一不是在摧残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事实也证明,这些人的最终归宿都是失精伤神,跻身到厌食症、抑郁症的行列。

倪海厦:

抑郁症的形成及治疗方向

肝气不能上升则人便会发怒。人都是喜阳恶阴的,所以说肾气为恐、心气为喜。因为肾水在北方,其在下方,心火在上方在南方,所以说都喜欢向上去,不喜欢向下来。

肝气正常升上去变化成心火就变成欢喜了,如果肝气升不上去,那就叫做肝郁,肝郁人就会发怒,郁气一点不可升了,把它郁住了,就变成忧郁证了,现在的社会这种忧郁证也很多。

我们看忧郁证,就是说得这种西医认为的一种精神病——抑郁症。抑郁症在没有发之前,就是没有成抑郁症之前,它都有一段时间的精神亢奋症。精神亢奋症之后,或者用西药安定,安定神经,不让他这么兴奋。

或者是自己发展一段时间后,自然的他就转成了抑郁症。为什么?这就叫做愈欲郁而愈欲泄。在最初的时候,肝气受到了压抑,肝气必然会反抗,反抗的时候人就会呈现出这个亢奋的状态,时间长久把肝气压抑住了,肝气想反抗它都反抗不起来了。于是这个抑郁症它便产生了。

如果他这个自制力比较强,但他的气郁又疏发不出去,有可能这个人会不经过亢奋期,他就直接到达抑郁期。

针对强烈的沮丧感、忧郁感,该如何去治疗?开其郁升达其肝木,这就是治疗这一病症的办法。

到目前西方医学家认为,情绪的失控是来自脑内部失去平衡导致的,从而使用大量的药物来建立平衡。这就是只看到了其象,而不知道其根本在什么地方。

西医是如何建立平衡的?看见你兴奋了给你点抑郁的药,看见你抑郁了给你点兴奋的药,这对你身体有更大的伤害。而中医认为肝与脾二脏若失去平衡,则会产生强烈的沮丧与忧郁。

肝主怒,故一个人的易怒,表示肝已出了问题,脾主思,思念过度,则影响脾,一旦此二者同时发生,混合在一起就是丧与忧郁。

人体中胰与脾所占的压力比例与肝脏是相等的,如肝肿大则必压制脾,使人无胃口,又如脾肿大,必压制肝脏,使人无力倦怠,这是内脏病变的相关性。

情志方面本身不是内脏疾病,只是二者间失去平衡而已,要让此平衡回归正常,则须加强肺腑的压力,肺腑吸入大量氧气,吐出大量二氧化碳,吸吐之间产生极大的压力,此压力不但可以令氧进入血液,同时可以让金属物质如铁、镁等进入血液,横膈膜强力的下降,可产生推挤的压力,使脾及肝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应全身肌肉及筋,横膈膜在吐气时向回升,令肝脾二脏产生吸力,使脾脏能自小肠中吸取营养,使肝脏能自脾脏中吸取必须的营养,这才是真正的平衡。

一旦平衡恢复,则人必自觉畅快舒适,毫无压力,且不再发。

治疗焦虑抑郁的两个方子

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临床见到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的焦虑抑郁,可辨证参考使用这两个方子加减治疗。

注:本文黄底蓝色字为倪师原话,黑色字为紫极先生注解。

图片

情绪焦虑不安症状,如同西医之镇静剂类。像这样一种病情呢,我们平时可以看到,特别在现在目前的社会,这个人呢,生活节奏特别的快,人受到的工作压力社会的压力都比较的多。同时在生活之中,生活的节奏比较快,人的身体适应不了。像这样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就是西医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造成气血双虚,身体经常出现疲乏无力。慢慢的人就会变成抑郁症,就是精神受到压抑,抑郁证。在抑郁证产生之前,人很容易出现精神亢奋。在亢奋之后,就容易产生抑郁。

这个处方与 70 号不同(汉唐 70 号他是叫做定惊丸,是治疗这一个心肾不相交的这样一种焦虑症状。这一个 19 号呢,它是治疗气血两虚的)。汉唐 70 号是因为肾脏受损所引起的焦虑症状。而汉唐 19 号是针对气血两虚所致的焦虑而设立的。人之气受肺所管,人之血受心所管。

什么叫气血阴阳。它是人体的这一个层次。也就说叫肺主气,心主血,肝主阳,肾主阴这样的一种情况。肺气从人体的层次来看,从表到里,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这是从外到里的五个层次。人身之气皆为肺所管,人之血皆归心所管,人身之阳亢因为是升发皆归肝所管,人之阴肾为五脏藏精气皆归肾所管。这是人体的五个层次,实际上是四象,气血阴阳的四象。

忧伤肺,而过喜伤心,

肺主忧悲,这是肺之情志,忧伤都伤及肺气,过喜伤心,这一个喜它属于心的情志,所以说在气血里皆为肺心之所主。

现在的人都吃西药造成心脏受伤,因此这两个藏器都受害,也会产生焦虑。

我们看补肺气如何补法?肺气的补法一定要注意脾之气,脾阳,因为是土生金。补脾阳要注意肾阳,肾阳是脾阳之根,伤及肺之气与心之血时,特别要兼顾脾之脏。

辨别的方式很简单,经常容易出现四肢乏力,无力,没有斗志,喜欢居于暗室之中(不喜欢与外界交往),喜热饮,喜热恶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身体的升发不足,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多言(不喜欢说话,不喜欢交往),这是气血两虚的现象,此时产生的焦虑不安可服汉唐十九号。

这一个方剂是归脾丸为底方进行去加减,里面主要成份有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归脾里面用的是茯神,然后调理脾的运化功能,用木香,其它用安心神的药,用远志、枣仁、龙眼肉,这是归脾丸的方剂。

归脾丸中以木香运转脾气,属于辛温之药,芳香开脾,也是醒脾的,比如说脾沉睡了,把它唤醒,里面用人参黄芪补肺气,人参与黄芪的用法,人参补气在于补中土在守,黄芪补气在于补肺气在于走,人参补气补内圈,黄芪补气补外圈。白术与茯苓,归脾里面用的是茯神,茯神除茯苓作用外还有安心作用,就是茯苓包裹的根,白术主要是运及脾气而后化湿,茯苓去湿气然后脾气则运,这是白术与茯苓。里面用当归养血,因为血不能单生要从气而生。同时精气的本源用到龙眼肉可以安神补精气,用量也是比较多的,远志安神去痰,酸枣仁,凡仁者皆可养心,全是心之药,这样的情况,归脾丸就完成了。

因为人他的病情,体乏无力,脾主四肢,肺气也不足,没有斗志向外生发的力量也不足,不喜欢与外界交往不多言,喜欢居于暗室中,这方剂很适合于气血两虚的病证。

那么阴阳方面的事情呢,刚才给大家说了肺主气、心主血、肝主阳、肾主阴,气与血基本上是同时在病,而阴与阳基本上也是同时在。治阴与阳以什么方为主?便是桂附地黄丸也叫肾气丸,以熟地为君大量补肾精,也就是补其阴,用山萸肉把精气收纳起来,山药补精气,茯苓泽泻去水湿气,茯苓是祛湿之后运转脾气,泽泻去下焦湿使正水而上行,丹皮去血中之污浊,同时调节寒温,加桂枝以升肝,附子以暖水脏,这是桂附地黄丸的用法。这个汉唐十九号,今后我们大家碰到这样的病症就可以按证进行治疗了,包括身体无力四肢乏力,毫无斗志产生,气血双虚的症状。也就是毫无精神,包括现在小孩不想学习,一天到晚没精神,都可以用这个方剂治疗。根据人的体质不同,药物用的比例不同,就可以对证治疗。

倪海厦老师诊疗医案:忧郁症

图片

编者注:

倪海厦老师的诊疗案例,仅供参考学习,请勿随意试药,试出问题本号概不负责。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8/12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Zhao Zhi-Hong

35岁,很瘦。

2008/08/12

来诊原因:

自认有忧郁证,近来觉身发热,时发头痛,自觉从足心冷到膝盖,左肩胛骨痛、左膏肓痛、后背痛(延足太阳上下痛,含带脉)、左胁下痛、右腰后闷痛、月经后左下腹抽痛、自觉吸气浅,只能到中脘附近,白带严重、经痛、经常呃气、胃酸反逆、脸上有干藓。大便不成形。

问诊:

1)寒热:近来身觉发热,时又头痛。自觉从足心冷至膝。

2)胃口:好,时又过饿

3)大便:每日一次,黄褐。

4)小便:黄

5)口渴:尚好。

6)睡眠:时好时坏。

7)月经:白带多,经来腹痛。

9)其他:时嗳气(胃酸)、脸颊有干藓,退皮且痒

脉诊:

望诊:

1、舌诊:淡黄红

2、眼诊 :

耳诊:

诊断:真寒假热

针灸处方:

中药处方:

生附子二钱(布包)、干姜二钱、炙甘草五钱

麻黄二钱、杏仁三钱、薏苡仁三钱、

当归二钱、白芍五钱、郁金五钱、黄芩二钱、远志五钱、龙骨三钱、牡蛎五钱

桂枝四钱、茯神三钱

二付,每付九碗煮成三碗,早晚饭前。

解说:

1因此人易紧张,师开牡蛎五钱镇惊,因病人吃素,去牡蛎改茯神。

2真寒假热单用生附去里寒即可,上热下寒则要同时开去上热及去下寒的药。

3此女足冷至膝是里寒,故用四逆汤。

4因里寒盛,吸气无法下降至丹田。

5自觉忧郁且来诊时易紧张,师用当归、郁金、黄芩、远志、茯神等情志药

6舌苔鲜黄,表示病浅,癌症病人舌苔黯或镜面舌,难治。

7麻杏薏甘汤治皮藓,能除皮下之湿。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8/12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Zhao Zhi-Hong

46岁,中等身材,偏瘦。

2008/08/15

来诊原因:初诊以忧郁症为主诉来诊,师诊断为真寒假热,予四逆汤加减。三日后复来二诊,自言足较温,仍有头痛、嗳气。恶寒,时头晕,口渴喜温饮,背痛兼带脉痛。胃口不太好。月经快来了。脸上干癣不痒但会脱皮。

问诊:

1)出汗:能流汗。

2)寒热:已无偶然发热,感觉发冷。手冷额热。

3)呼吸:仍短气。

4)痛:带脉痛及头痛仍有,且时晕眩

5)胃口:不好,仍有嗳气

6)大便:每日一行

7)小便:小便黄,量无增加

脉诊:脉虚数,重按无

望诊:

舌诊:红干。

耳诊:无。

诊断:里寒仍有

针灸处方:双足临泣、双委中

中药处方:

桂枝五钱、白芍五钱、炙甘草三钱、

当归二钱、木通二钱、细辛二钱、大枣十个、

柴胡三钱、生姜二片、郁金五钱、黄芩三钱、

远志五钱、龙骨三钱、茯神三钱、茯苓五钱、

吴茱萸二钱、干姜二钱

五付,每付用九碗煮三碗,早晚饭前各一碗。

解说:

1. 由脉虚数无力且手冷额热可知属里寒。初诊用四逆汤,这次改用当归四逆汤。但里寒去掉时,如冰雪溶,小便量会增加。

2. 腰部酸痛环腰而行是带脉痛,药用苓桂甘枣汤,针下足临泣。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8/12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Zhao Zhi-Hong

46岁,中等身材,偏瘦。

2008/08/25

来诊原因:初诊以忧郁症为主诉来诊,师诊断为真寒假热,予四逆汤加减。二诊时自言足较温,仍有头痛、嗳气。恶寒,时头晕,带脉痛。今日三诊自言带脉痛已去,月经过后有白带。本次四诊时主述头痛仍有,偶尔心痛、左脇下刺痛、呼吸仍短气,胃口仍不佳,不吃即饿,一吃又胀,剑突下一按即嗳气,近二日一醒来。

问诊:

1)头痛:仍有,双太阳穴痛,左侧较重。

2)胃口:不太好,时有嗳气,不吃即饿,一吃又胀。

3)呼吸:短气,吸入困难。

4)腰痛:较上次改善,但仍有。

5)心痛:偶尔有。

6)脇痛:左肋下时刺痛。

5)晕眩:较上次改善,但仍有。

6)手足:手足凉,额温。

7)口渴:有一点渴,但不喜欢喝水。

8)睡眠:近二天来醒后不易入睡,心烦。

9)大便:一日一次,时有绿色粪,不消化食物多。

10)情绪:易怒

11)其他:心下一按就嗳气(心下痞)

脉诊:脉缓无力

望诊:

舌诊:淡黄红,稍干。

耳诊:无。

诊断:里阳虚仍有。

针灸处方:无。

中药处方:

生附子二钱(布包),干姜二钱、炙甘草三钱

桂枝三钱、旋覆花二钱、代赭石三钱

川芎三钱、白芍六钱、柴胡三钱、郁金五钱、黄芩三钱、枳实三钱

远志三钱、龙骨三钱、熟地三钱、当归二钱

     10帖   9碗水煮成3碗   早晚饭前各喝一碗

解说:

3. 脉缓重按无力,属阳虚,如四肢水肿用生硫黄,无水肿用生附。

4. 川芎治其头痛,枳实治其心痛,旋覆花代赭石治其嗳气,师云左脇下刺痛与其嗳气有关。

图片

李可:

我用一个经方治好了100多例抑郁症

01

抑郁产生的原因

第一、独处少交流,阳气易受损

人得群居而易于充满生气,独处既久,则人气自弱,邪气易伸。故中国有古语:人少则不居大屋。处于大居,而无人气,久则易于伤阳。

人体的元神即是阳气,阳少而阴多,元神不能抗邪气,则元神易伤。由此而出现不少鬼魅之病症,也多由乎此了。抑郁病之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抑郁的关键是阳不得伸

所谓阳不得伸,即阴重而阳微,阳不能出于阴。因此出现抑郁寡欢等阳气郁闭之证。其关键并非阳气之足,而是阳气之运行不畅。

而过食牛奶、奶酪即易导致体内湿重,湿性粘腻,易胶滞阳气,致阳气之不舒。

第三、过用西药影响了阳气的运行

西药的应用,往往是以抑制生命的迹象为过程。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最终影响了生命中最本质因素——阳气的自然发展变化。由此而导致阳气不伸,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四、现代生活的压力剧增

当前世界变化的节奏加快,电脑、汽车的普及以及信息交流的增多,大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规律与习惯。社会运转的速度加快必然导致人们的压力增大、精神紧张、易于生气。

木气过旺,则相火随之而炎上。久则会极大地耗伤人体的真阳。

而真阳的作用在于维持各个脏腑机能状态,从而促进生命发展。每个人的真阳能量有限,奈何人们不知节省这有限的能量,反而肆意消耗。

由此则会导致真阳亏虚于下,虚火亢盛于上的局面。

表面上看生命的征象非常灿烂,人们依然能努力工作,依然能自由地生活。岂不知阳虚之于下,则大病之将至不远矣。而且,阳既已虚,则无力出之于外。

第五、木气失养,则肝胆不能协调神志

目前人们更习惯于晚睡晚起,而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11时至3时是肝与胆的时相。如果此时人们去睡觉了,则肝胆可以得到自然的休息。

肝胆为木气所主。木气得养则可以生长化收藏。所谓木者,即阳之上升状态。

古人用五行来描述人体的脏腑,其实是找一种实在的东西来比拟阳气的不同状态。因此,既然阳气不能自然上升,也就是说春之不春,何能得夏旺秋收冬藏?

此一周期小则为一天,大则为一月,一年,更大则为六十年。而抑郁者,春之阳气不伸也,或曰子时一阳不升也。

图片

02

治疗抑郁,从阳立论

由此而知,治抑郁当求之于以下几条。

第一、扶阳气,则元神得养

其法当补少阴,少阴者,心肾也。肾为真阳水火之宅,内寄相火;心为君火之处,内有元神所寄。心肾阳气充足则君火可制约全局而无抑郁之弊。

第二、伸阳气,则元神能出于阴

阳在春升,在夏长,在秋收,在冬藏。故养春气即是升阳气。其治在肝胆少阳之经。而升阳气即需养少阳春升之气。适时睡眠、辛以养肝即可(肝欲散,即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

第三、降郁火

阳得养则旺,得伸则可出之于外。于是再降所郁之火,则阳升之路可畅,而郁邪可祛。开四关升清地气、降浊天气,则东西两路可通。更有清降阳明诸法,皆是。

以上诸法若能融会贯通,则治抑郁不过如此。

唯需注意尽量不用西药,或者用而不多,能减则减。

西药的功效在于把阴阳调整到一个低层次的平衡上,是以抑制生命的旺盛为代价以取得暂时的安定,颇有夹板治驼的味道。

从阳气治郁证,大法即是如此。即如其他疾病,多关乎阳气之偏左偏右,也照样可依法施术,其理大同小异。

图片

03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经方

我治100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

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

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附:《伤寒论》中的四逆汤

1.古代剂量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2.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甘草(6g,炙)干姜(4.5g)附子(10g,生用,去皮) 

3.煎服法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煎药: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久煎,分两次温服)

4.《伤寒论》论述条文选摘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第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第91条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第225条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第323条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第324条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饮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宜四逆汤。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第353条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

第388条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