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条经典心理用语 | 所有心理咨询最后都是宽恕和爱

 知音fjatb76w2g 2023-12-10 发布于湖南

1. 我最看中孩子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孩子即便现在成绩中等,但内在是丰满的,快乐的,自信的,他有能力应对未来的人生,对自己负责……身为父母,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这样的价值观一定会影响孩子,慢慢地,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便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自身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他的父亲。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你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3. 应对孩子的偏差行为:

①忽略;

②鼓励强化正向行为。

4. 有位妈妈的问题是,孩子总是反复问妈妈是否爱她。妈妈每次都回答:'我爱你,你这么乖,这么懂事,又爱学习,我怎么会不爱你呢?'孩子还是反复的问。林老师说:'你只要说'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就行了。'

5、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也就是说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你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会不会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

图片

6. 人际关系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如果你不愿意改进与人相处的方法,身边的人发现真相之后都会离开的。是我不愿意改变,还是没到预备好改变的时候?

7. 一个人如果在0-7岁期间得到良好的心理营养滋润,则一辈子会充满力量,赢得幸福和成功。这些营养是:

①无条件接纳(0-3个月);

②信任(安全感,4个月-3岁);

③肯定/赞美/认同(4-5岁);

④教导/认知/模仿(6-7岁)。

图片

林文采老师

8. 当你吼出'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的时候,你最需知道的,不是你的孩子偏执不愿改,而是你的方法有错误。重复旧的方法只会得出旧的结果,现在开始,尝试纠正你的教育方法。

9. 婚姻关系是平等的,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请尽快放弃。接纳就是美好婚姻的前提,发生矛盾了你可以去沟通,但强行改变只会让你和对方深陷痛苦。

10. 天生磨蹭,我的'安心稻草'。高兴没有时间概念,磨磨蹭蹭的问题,已经折磨我很久了。林老师解释说,大人做事情时有目标,想的是做完这件事才能做其他事。而孩子做事时没有目标,只是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大人是为了'完成',孩子是为了'体验'。

11. 0~3岁的孩子最需要安全感及充分的爱,这个时期的心理营养对孩子最重要,也能迅速给孩子培养'自我价值感',当'自我价值感'足够的时候,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更自信,并且也有足够能力去爱人。 

12. 以个人感受,我们这代人和父母之间颇多情感需要处理,真的很难以'接纳'二字简单概括。关于对老人帮忙带孩子的抱怨,记得林文采老师说过,方法只有两个,第一、接受老人的方式。第二、你自己来带。

13. 现代企业管理人与人之间的防备与不信任造成人们心灵枯竭,出现许多负面情绪。管理者可组织'心理滋养'的活动,建立亲和感,给员工赞美、认同、肯定,接纳他人。毕竟全世界都要'心理滋养'。

14. 一个人先要学会做应该的事情,即承担责任,然后才能做感兴趣的事情。

15. 所有心理治疗最后都是宽恕和爱。'放自己一马,放别人一马。'没有爱就没有治疗。宽恕不是能力,不需要积累,而是一种选择。小孩子从不记仇,都是很快宽恕。

16. 养孩子是不辛苦的,如果很辛苦,那就说明养错了,拥有一段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是很滋养你的人生的。

17. 一个没有能力爱自己的人,他是没有办法爱别人的。

18. 如何成为好父母?:

①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

②暴躁的父母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

③父母在意旁观者的眼光、不自觉攀比等,是因为缺乏自我认可,需要自我调整。

④父母对孩子具有补偿心理,说明他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成长,不能忘记自己对父母的渴望。

19. 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是合适的,温和指的是态度,坚持指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界限,明白他要为自己负责任。

图片

20. 我是有限的。我的精力有限;我的时间有限;我的能力有限,所以有些事情我能做到,有的我做不到,那么我们拒绝别人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么别人拒绝我,我也能理解他是有限的,而不是因为我不够好而被拒绝。

21. 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内在有许多情绪垃圾没有处理,就会累积起来,然后在不停的寻找出口,孩子的偏差行为就是其中一种表现。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成为身心一致的人,然后你才能教孩子这么做。

22. 每个人的期待都是属于自己的,别人如果愿意完成你的期待,要心存感恩,如果没有的话,那只是自然。

23. 对孩子真正的鼓励:鼓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隐含强求继续良好的表现,例如称赞孩子做得好,但不说希望以后做得更好和加油,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单纯的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24. 负面情绪是一种能量,它促使人们去改变,去学习,从而推动成长。但有一些情况,如负面情绪表现过度、出现偏差行为等,需要我们警惕。孩子的情绪问题,根源在家庭,它藏在爸爸、妈妈、孩子组成的三角关系中。

25. 心理营养包括:

①无条件接纳,

②父母看到、重视孩子的优势,尤其是父亲,

③母亲有足够的安全感,如信任孩子,保持情绪稳定,

④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

⑤父母给予孩子时间去寻求模范,学习人际关系…… 

26. 在悲伤中看到温暖,在挫败中看到希望,在羞愧中看到尊严!

27. 在对待孩子无度索取的问题上,应秉持温柔而坚持的原则。如果一味放纵孩子的索取,那孩子变得骄纵野蛮也是你一手造成的。

28. 沟通从外到内,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①打招呼(Hi),

②谈事实(Facts),

③观点和见解(Perspective & Idea),

④感受(Feeling),

⑤敞开(Open)。

关系随着沟通层次的不同停留在相应的层次。

29. 有种爱就是为了更好离别,那就是:母爱! 《萨提亚》

图片

30. 夫妻单单有爱是不能走完一生的,还要彼此接纳!学会当我们有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理冲突;学会如何增进友情,把对方作为好朋友对待!

31. 萨提亚女士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我的部分处理好了,他就可以去应对外界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有点儿像中医的理念,首要的是帮助一个人健体强身,那样子纵然外面有球菌、病毒,他也可以去抵挡。——林文采

32. 育儿是爹的精神娘的胆!0-3岁,妈妈的无微照顾能提供给孩子一辈子足够的安全感;4-6岁,爸爸的赞美鼓励能给孩子的自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林文采

33. 情绪是一种能量,较于成人能将情绪化为工作动力,孩子所承受的情绪更多——他们无处发泄,只能越积越多并且永不消失。如何转化为积极的能量?用文字表达:写出来、画出来、说出来;用声能表达:唱歌;动能表达:运动。——林文采

34. 她的一个孩子小时候见到人也害羞不打招呼,旁人说"这孩子真胆小",林妈妈当下的回答是"请不要说他胆小,他只是还没有准备好"。——林文采


35. “不喜欢跟别人争抢东西,不叫胆小。一个人的胆量要在适当的时候拿来用才是好的。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分辨,哪些事情对我重要,哪些不重要,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值得去较劲,有些时候争抢没有意义,也不需要。” 这句话对大人也很有用。——林文采

36. 反省是一种美德,能够减轻焦虑痛苦,但反省要有限度,过于痛苦沮丧就有内在深层的问题,人有很多的能力,但绝不是无限的,要接受自己是有限的,也接受别人是有限的,才能活在当下,接受当下就是最好的。——林文采

图片

37. 不要让孩子变得过于娇嫩,不要因为家里其他人怎样对小孩,你就不高兴,家里人跟他沟通的方式,将来在外面都会碰到,家庭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所以不如早点在家里学习一下。——林文采

38. 修通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做人做事做管理都是一个道理,修好自己。——林文采

39. 如果想处理好人际关系,请做好以下三点:1、不说伤自尊的话,只说事情本身;2、不说羞辱、让人感到羞耻、丢脸的话;3、不说让人焦虑的话。如果觉得这样做很难,无法做到,那就只能接受人际关系不好,只能接受亲友虽然爱你、喜欢你,但会疏离你的结果,因为人类的本能是保护生命!——林文采

40. 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修炼得很好,那么他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位好父母。——林文采

41. 我们家长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是那样的,好像有一个完美的性格模型,但每个孩子在跟人跟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有他自己探索这个环境的节奏和方式,有他自己独特的特质,我们只需要尊重他跟周围互动的方式,让他做自己就好。——林文采

42. 从婴儿起,人的天性就是要与人连接的,如果没有连接,内心就是空的,深层的连接就是敞开心扉地沟通,无拘无束,两情相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就开始关闭心门,不愿再与父母深层连接了呢?——林文采

图片

43. '孩子并没有叛逆期,只是之前与父母的沟通不好而已',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多听他们讲话,'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林文采

44. 领导受气了,发泄在员工身上,员工带着情绪回家,丈夫对妻子发脾气,妻子又对孩子发脾气。大家都在找对自己安全的人发泄,那么最后谁是所有这些情绪的承接人呢?一定是孩子。负面情绪一层层往下走,最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气都发泄在孩子身上。——林文采

45. 通过简单观察就可以了解孩子的状态如何,主要看三方面:一,情绪是否基本稳定,不会因一丁点小事就有强烈的情绪爆发。二,人际关系如何,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是否都能良好相处。三,是否有偏差行为(偏差行为主要指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行为)——林文采

46. 家长的模范作用主要在三个方面:如何处理情绪,如何和他人交往,对待事情的态度。——林文采

47. 每个孩子本身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林文采


48. 孩子无所谓什么叛逆期,只要精神营养缺乏了,任何时候都可能叛逆。——林文采

49. 父母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让孩子觉得丢脸。检验孩子心理健康的最好年龄是13-15岁。——林文采

图片

50. 孩子是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林文采

51. 遗弃,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遗弃,孩子会认为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没有自我价值感的人,也不会认为其他生命有价值,这个思想病毒会遗害孩子一生。——林文采

52. 做一个心理治疗师,和学做一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林文采

53. 6-7岁时,孩子需要学习、认知、模范,需要一个能够学习的人。如果孩子的心理营养缺失,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林文采

54. 生命力为何消失?因为我们失败过、痛苦过。是心理营养(如被尊重、肯定、接纳等)未能得到满足,所有心理营养的背后是爱。如何得到心理营养的滋养?从关系中得到!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师等。萨提亚治疗就是用生命滋养生命,用生命改变生命的学问。——林文采

55. 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吗?在爱因斯坦的系统里,它们是可以相交的:在永恒里相交。所以改变是永远有可能的,就算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萨提亚如同爱因斯坦系统:是敞开的!——林文采

56. 在没有孩子的时候,一个人的世界还是未曾发现美洲的时候。小孩是哥伦布,带人到新大陆去。那么,就让我们,每一位学前儿童的父母,以幸福与好奇交织的心情,到我们这块新大陆来,一起分享和孩子在一起的欣悦与惊喜,忐忑与生气,哭笑不得与没大没小。——林文采

图片

 
55. 梦会呈现出来,是因为超过了梦所能承载的量,我们才会记住。而当梦呈现出来时,代表我们内心有很多情绪没有处理。一般一个晚上最少5个梦。——林文采

56. 做安全的父母主要要做到两点:1.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父母的关系不好,他就感觉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担心自己被遗弃。未来这个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2.稳定的情绪。孩子的紧张不安很多时候是对父母情绪的反应,所以如果父母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又如何要求孩子去管理好他们的情绪。——林文采

57. 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分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林文采

58. 孩子做事磨蹭,是因为大人管得太多。因为孩子没有能力对抗,只能用磨蹭来抵抗。要信任孩子,你越信任他,他越能做好。——林文采

59. 孩子希望父亲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照顾自己,如果你有需要,我就在这里,但由你来决定是否需要我的帮助,我也允许你做错,我相信你能从错误中学习。——林文采

60. 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去做。妈妈不可能给你她没有的东西。——林文采

图片

61. 如何能让自己不焦虑?就是“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是统一。接纳当下的自己,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当下我能做的最好的。——林文采

62. 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你觉得不舒服,而又不敢表达,那就是你的自我价值不足。要做到身心合一的表达自己先要提升自我价值。——林文采

63. 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有焦虑,担心推迟孩子和妈妈分离的时间,孩子就不能独立成为负责任的人。——林文采

64. 如果你不愿意去哄你的妻子开心,总有一天会有另外一个人去哄她;如果你不愿意去满足你的丈夫的性需求,总会有一个人愿意与他有性关系——道德规条是很难阻止一个人去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的。——林文采

65. 现在很多孩子,就像花盘里快要干枯的花,等到快要死了,才去浇水,然后就才活过来。心理营养不足的孩子,往往就会制造很多问题,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就像快要干枯的花朵一样。——林文采

图片

66. 父母没能给我们的,我们做自己的好父母,允许自己有时做得不好;经常嘉许自己做得好的,对自己宽容,也就有能力对别人宽容。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有能力做孩子的好父母。——林文采

67. 父母都是劫富济贫的,家里最能干的孩子,总是关注比较少,给予最少的资源。不是不爱,而是更相信他,他们让父母总是比较放心。――林文采

68. 婚姻关系里面没有对错,没有输赢,要赢两人一起赢,要输两人一起输。——林文采

69. 一个人如果心理营养充足,就会有活力,生命力很强。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无缘无故肚子痛又查不出什么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孩子对你有情绪。——林文采

70. 宝宝的性格是父亲的遗传大: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影响。比较而言,爸爸的影响力会大过妈妈。父爱的作用对女儿的影响更大。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父亲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温柔个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亲能传授给女儿生活上的许多重要的教训和经验,使女儿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林文采

71. 婚姻关系必须处理的三大差异:原生家庭差异、天生气质差异和性别差异。原生家庭差异带来很多生活习惯的差异和价值观的差异,例如,如何用钱、用时间、如何表达爱、如何处理冲突等。有时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对于对方来讲非常艰难,理解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林文采

72. 担心的背后是不信任。——林文采

图片

 
73.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有足够的滋养,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展现各自的美丽。然而当父母给予孩子心理营养不够时,可能会出现:1、人际关系问题;2、自我概念问题;3、偏差行为,例如打架斗殴、自伤等行为。——林文采

74. 父母可以给予0——16岁孩子的心理营养:1、无条件的接纳,2、父母看重、重视孩子的优势,尤其是父亲,3、母亲有足够的安全感,如信任孩子,保持情绪稳定,4、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5、父母给予孩子时间去寻求模范,学习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应对困难的方法和态度。——林文采

75. 爱,要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林文采

76. 请接受今生不完美,请接受今生有遗憾。——林文采

77. 萨提亚模式的信念之一,也是她最重要的信念之一,就是“改变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也是有可能的”。——林文采

78. 关于感受:感受是生来就有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是谁!做我喜欢的,不做我讨厌的,这样我们就不会恨自己。——林文采

图片

79. 父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需要你花多少时间在孩子身上,要看你是否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以及接纳孩子的特质,发现孩子的内在资源,愿意提供帮助但不拯救,相信错误是成长中要经历的。——林文采

80. 禁止脚本是一个孩子在处于压力下又必须生存时内心的一种挣扎,其产生步骤是:1、渴望,2、从体验中发现,3、脚本产生。如:我需要父母的爱,但努力中发现无法让父母爱我,于是我产生一个禁令:我不需要和父母亲近!于是关闭,也同时关闭和他人的连接,慢慢就丧失了爱的能力。——林文采

81. 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对他而言是熟悉而非舒适、正确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林文采

82. 婚姻要过三关。第一关是原生家庭关,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价值观的不同。第二关是男女大不同,很多人在结婚前对异性一无所知,这种冲撞只有在婚姻关系中才会体现。第三关就是彼此不同的天生气质。而这些都需要一个成熟的人格去接纳彼此的不同。其实,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难处理的。——林文采

83. 认识到自己也是有优点和缺点的,允许自己犯错误,接受这样的自己并不断努力完善自己。对自己如是,对孩子如是。——林文采

84. 一个家庭里最能够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两大条件:一是家庭中夫妻和谐;二是妈妈情绪的稳定性,而后者更为重要。——林文采

图片


85. 心理治疗,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及正向积极的部分,而非病理负面的部份。——林文采

86. 幸福婚姻的必备条件是什么?1. 夫妻要有处理冲突的能力;2. 夫妻要能够建立起友情的关系:两个人从恋爱到结婚,然后一路走来,爱情变成了恩情或友情。只有建立起友情的关系,彼此才会觉得有安全感,能够继续下去。——林文采

87. 父亲是孩子真正的保护神。用一致性语言教会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林文采

88. 孩子都是没有错的,有错的话就是父母的错。确实看到太多的父母因为爱孩子最后变成了害孩子,太多的父母觉得自己是个教育专家,可悲!——林文采

89. 讲重话或批评孩子时要同时与孩子连接(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如在说话之前握着孩子的手),否则孩子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也不会真正听话。我们的原则是:温和和坚持!我接纳孩子这个人,但不接纳孩子的错误行为。——林文采

90. 有安全感的人就是,在别人倾诉时,不打断,不否定,不批评,不说教,不分析,你只需要静静地,感受对方的感受,偶然点点头,点头不代表你肯定对方的想法,只是说明你在认真的听。因为,他需要只是倾诉,而不是,你教他应该怎样做!——林文采

     心理学家林文采博士说:“心理营养,是我们获得人生快乐幸福的最底层代码,但如果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终其一生,都会不断寻觅,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没有安全感、不自信、不接纳自己,甚至将这种缺失遗传给下一代。

转自:镜子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