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的纵横谈

 循天园 2023-12-11 发布于广西

《韩非子·五蠹》中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反映了原始社会时从利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其实,火的发明并非燧人氏,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原始社会劳动人民的创造。

中医理论中“火”的概念,内涵很丰富,应用也相当广泛。探究中医理论“火”概念的发生及其嬗变过程不难发现,中医“火”概念的提出是以生产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火为原型,经过取象比类思维,逐渐抽象出了具有气、阴阳、五行哲学意义的“火”,并以此为指导构建了中医理论中“火”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火除了能将生食变为熟食外,还具有治疗作用。李时珍认为水火都很重要,关乎生民性命,“水火所以养民,而民赖以生者”,但由于“本草医方,皆知辨水而不知辨火,诚缺文哉”,故而在《本草纲目》中专立《火部》为卷六。李时珍列举了燧火、桑柴火、炭火、芦火、竹火、艾火等十一种不同的火,各主治不同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像火这一类习以为常的东西,却颇有学问,其本身往往蕴藏着许多奥秘,值得我们挖掘。(曾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