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学特别篇~~~~~内科用药经验凡例

 经方践行基地 2023-12-11 发布于宁夏

不妨说,说谎与沉默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大罪过,而我们经常说谎往往沉默。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11/30

内科用药经验凡例

前言



     一个好的方是由很多个小方构成,这些小方又是由很多个单药或者药对构成,因此,我们想要针对病情写出有效的方剂,就要学好中药学,但是学好中药学并不能开出好方,在方和药之间有一个药对的过渡段,掌握好了药对,结合组方理论,就能开出一个好的中药方剂,在无数的中药药对里面有很多都是不得不用,或者是症状必用药,我们把这些称作用药凡例,每一个医家,每个门派,都会形成用药凡例,结合中医经典及师门经验,现将我们自己的内科用药凡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正文



01

总纲

1、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术为佐.经日:辛甘发散为阳,风宜辛散,防风味辛,乃治风通用,故防风为甘草、白术佐。

2、凡解利伤害,以甘草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其寒宜发散也,或有别证,于前随证治药内选用,其以分两以居臣论。

3、凡水泻,以茯苓白术为君,芍药、甘草佐之。

4、凡诸风,以防风为君,随证加药为佐。

5、凡嗽,以五味子为君,有痰者半夏佐,喘者阿胶为佐,有热无热俱用黄芩为佐,但有分两多寡为不同

6、凡小便不利,黄柏、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使

7、凡下焦有湿,草龙胆、汉防已为君。黄柏、甘草。

8、凡痔漏,以苍术、防风君。甘草、芍药为佐。别证加减。

9、凡诸疮.以黄连为君。甘草、黄芩为佐。

02

伤寒凡例

1.伤风恶风,用防风10克,麻黄6克,甘草3克。头痛者加川芎、羌活、白芷,随经加减;项背腰脊痛者,加羌活10克、藁本10克、苍术10克;四肢关节疼痛者,加羌活10克;眼睛鼻痛,加升麻12克;或干呕、或发热恶寒、或胁下疼痛者,俱加柴胡12克。

2.伤寒恶寒者,麻黄10克,防风3各,甘草6克。头闷者,加羌活6克。

3.伤风恶风、伤寒恶寒,兼痰者,加黄芩10克、瓜蒌30克;伤食者加神曲30克;伤情志者加香附10克。

4.伤寒表热,服用石膏、知母、甘草、滑石、银花、连翘、豆豉之类辛凉性药物,汗出可解。

5.如发热过后,已入半表半里,服用小柴胡汤汗出可解(经期也可服用小柴胡汤),热重者,服用大柴胡汤,数日不大便者,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眼睛发黄者,以茵陈蒿汤,胸部满闷者,以陷胸汤,咳嗽严重者,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03

过食寒物、热物凡例

1.伤西瓜、奶茶、黑芝麻、牛乳、酸奶等寒湿之物,以白术15克,附子10克,防风10克,丁香10克,炙甘草6克。

2.伤牛羊肉、面事、芒果等湿热之物,以白术15克,黄连6克,大黄3克,炙甘草6克,黄芩10克。

3.不论是伤于寒湿还是伤于湿热,腹痛加赤芍、白芍、五灵脂、蒲黄、九香虫;胃脘满闷加枳实;胃胀、腹胀加厚朴、半夏、人参;胸中不适加枳壳;腹中怕冷加砂仁、豆蔻、陈皮;口渴这加天花粉、茯苓、泽泻;大便细小加苍术;肢体困重加苍术。

4.因为生气而伤食物,加甘草;因为忧伤而伤食物,加枳壳;因为开心而伤食物,加五味子;因为悲伤而伤食物,加人参;

5.总之伤冷加巴豆,伤热加大黄。

04

眼睛疾病凡例

1.眼睛突然发红发肿,羌活,防风,柴胡,白芷,升麻,黄芩,黄连、甘草

2.白内障用谷精花,蝉蜕、瞿麦、秦皮

3.眼睛干涩用菊花

4.明目用蕤仁、蜀椒、薄荷

5.眼目昏花用熟地、当归、佐以羌活、防风、菊花、甘草、杏仁。

05

腹泻凡例

1.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见血后分三焦论治。

2.凡腹泻小便白,小便畅通为寒,小便赤涩为热。又曰: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利腥秽,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脉细而微者,寒也。谷虽不化而色非白,烦渴,小便赤黄而泄者,热证者。凡谷消化,无问他证及色变,便为热也,寒泄而谷消化,未之有也。

3.泻痢,白术,甘草。

4.水泻,米合不化,防风。

5.伤食,微加大黄。

6.腹胀,厚朴。

7.渴者,白茯苓。

8.腹痛,白芍、甘草。

9.冬日白芍、白术、半夏。

10.夏日,制黄苓。

11.先见脓血,后大便者,黄柏为君,地榆佐之。

12.脓血相杂而下者,制大黄。

13.先大便而后脓血者,黄芩二制,皆以当归梢。详其上下而用之。腹不痛,白芍。

14.身体困倦,目不欲开.口不欲言,黄芪,人参。

15.沉重者。制苍术。

16.不思饮食者,木香、藿香叶。

17.里急者,大黄、芒硝、甘草下之。

18.后重者,木香、霍香、槟榔和之。

06

脑梗凡例

1.手足不遂者,中腑也。病在表。当先发汗,羌活、防风、升麻、柴胡、甘草10克。以当归、甘草、独活、秦艽行经。

2.耳聋、口偏,邪中脏也。病在里也,当先疏大便,然后行经。白芷、柴胡、防风、独活各10克,又川芎10克、薄荷6克上为未

07

疮疡凡例

大法:

以苦寒为君:黄苓、黄连、黄柏、知母、生地、黄酒洗。

甘温为佐:黄芪、人参、甘草。

大辛解结解为臣:连翘、当归、藁本。

辛温活血去淤:当归梢、苏木、红花、牡丹皮。

1.脉浮者为表,行经:黄连、黄芩、连翘、当归、人参、木香、槟榔、黄柏、泽泻'’

2.在腰以上至头者,枳壳仍作引药,引至疮所。

3.排毒消肿:牛蒡子、皂角刺。

4.排脓:肉桂。

5.入心引血化经,汗而不溃:三棱、莪术、黄药子

6.痛甚:苓连柏知

7.脉沉者在里,当疏利脏腑,利后,用前药中加大黄,取利力度,随虚实定分两,痛者以黄芪当归止之。

第三课

每一节课都要回顾和背诵奥,建议关注收藏随时回顾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