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去 走出来 关于绘画创作的探索与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主题性美术创作系列研究展开幕

 顺其自然h 2023-12-11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2023年12月9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共同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共同承办的“走进去 走出来 关于绘画创作的探索与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主题性美术创作系列研究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吕品昌先生担任艺术总监,著名评论家殷双喜教授担任策展人,黄镇、谭斌担任展览统筹。本次展览展出了孙景波先生、马刚教授两位央美主题创作艺术家的400多件作品,共有《青藏纪实》《河源春秋》《灵韵出敦煌》《历史的记忆》《冬天望京的烟囱》《桑拿》六大主题。展览首次以研究主题美术创作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及创作历程和研究的作品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孙景波先生、张明伟女士、马刚教授、殷双喜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江西省美协主席、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吕品昌教授,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洪书城董事长,芬兰Alto大学教授、著名设计师塔皮欧.尤里维卡(Tapio Yli–Viikari),三宝国际陶艺村博物馆馆长李见深先生,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孙立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峰,景德镇市科技协会主席吴飞。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曹春生、金文伟、张景辉、詹伟教授;各馆处系李伟、李超、张琨,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曾小凤、助理研究员刘士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贺亮副教授。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中国及亚太区语言主管吴正,北京东岳美术馆馆长袁秋来,李自健美术馆执行馆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博文、副馆长李明雪,上海唯林画廊徐晓林、徐丫,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何笠农,陶溪川美术馆馆长薛璇等,开幕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斌和美术馆馆长黄镇主持和统筹。

图片
图片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壁画系主任、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孙景波先生致辞

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壁画系主任、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原副主任孙景波先生表示回顾绘画作品乃至创作生涯探索与思考的过程,走进去与走出来的语意,极形象,极概括。走进去——师法造化,向自然学习,上下求索,走万里路;师法前人,向大师学习,观览古今,读万卷书。走出来——理法通悟,得造化,出心源,鉴前贤行诸己,有了创新的欲望,有了表现的灵感,继往开来,有了“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的勇气和自信,技艺才能有高下之别,境界才有深浅之分。然而,对每一个艺术家而言,无论高下、深浅,无论是一件作品的初生,还是其一生创作成就的终结,都是一个“走进去、走出来”的过程!回望这些因人而异的走进去、走出来的历程,有益于人们对创作探索的思考与理解。

图片

图片

展览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吕品昌教授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吕品昌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央美术学院作为新中国以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学术传统,涌现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大家,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央美院再度发挥了引领和主场的作用,并将国家历史叙述的美术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建党100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和国家许多的重要时间节点上都呈现了央美人的贡献,创作了一大批经典作品。

讲到孙景波先生和马刚教授的双个展是在去年承办的中央美院国家主题美术创作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展的基础上,以个案分析呈现个人的思考以及经历的更加深入的展览。展览集结了他们在主题美术创作中几十年来的成果,呈现了他们在进行主题美术创作当中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和方法,引导和帮助我们进行主题创作,特别是对从艺人口多和具有悠久传统文脉的景德镇来说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时代,扎根人民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具有现实和指导意义。

图片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孙韬教授线上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孙韬教授为本次展览的举办特意发来了线上致辞,对于没有能够来到展览现场深表遗憾。他表示自己见证了孙景波先生在创作大幅作品前画小稿人物的表现过程,也见证了马刚教授的作品《毛泽东会见尼克松》诞生的全过程。两位艺术家用一生去感受自然并加以探索、思考与创作,才得以在此次展览上呈现大批的写生、手稿、画稿等。讲到艺术家一生创作出的少量的大型作品固然珍贵,但小型的写生画稿才是艺术家对自然与人生用心体会的精华所在,如孙景波教授所写:“用绘画表现我对现实生活的体现、对人生与自然生态的关注,寻找诗意化的真诚。”最后,孙韬教授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心向展览的成以及两位艺术家表示祝贺对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和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对展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图片

图片

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殷双喜教授致辞

策展人、著名评论家殷双喜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中央美术学院具有很深厚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传统,徐悲鸿先生早期创作《泰戈尔像》《田横五百壮士》《愚公移山》,就是由一幅幅草图、色彩稿堆积起来的重大主题创作,从中可见艺术家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虔诚和真诚的表达。正是通过这些不起眼的草图、手稿,我们才能够通过艺术触摸和感受到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价值。
“一进一出”,既是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也是把内心表达出来;既是走进生活,也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走出来。这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内心、探索自然的过程。这次展览也体现了学术观念的转变,不同于一般的成果展,对于创作过程的展示本身非常有价值,从中可以感受到两位艺术家对艺术经年累月的执着和推动,感受到中央美院艺为人生的敬业精神和传承精神,展现了中央美院陶溪川美术馆在景德镇的高品味定位和意义,特别是对于景德镇的陶瓷创作,媒介和载体的差异更是能够激发新创作。
图片

图片

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刚教授致辞

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刚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这次展览是去年展览的一个延续,是我们中央美术学院主题创作研究展的一个系列活动。去年8月份在吕品昌教授倡导和推动下,我们在这里共同努力呈现了中央美术学院近些围绕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及手稿的一个整体面貌展。今年是以个案形式,以艺术家自身由感而发的创作和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手稿的这样的一个总体思路进行的展览。作为参展艺术家,对于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以及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和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有北京出版集团美术摄影出版社在展览中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图片

图片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书城讲话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书城代表集团首先对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感谢各位来宾和老师来到陶溪川。讲到这次的展览是一个过程的探索,就像陶溪川一样也是在一个一个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不停的在走进去走出来,去打破我们的桎梏去创新,去让更多的内容以及更多不同的群体在淘溪川创新。最后表示陶溪川期待更多的可能性,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探索思考和创新在陶溪川聚集。

图片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馆长黄镇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在主题创作上,数代央美艺术家们以高度责任感认真创作,涌现出众多兼具艺术性和历史意义的好作品,从华夏文明历史到新中国成长,从红色长征到延安精神、从改革开放发展到不忘初心坚持信仰等创作上,遵循艺术规律,塑造时代形象。秉承学术为魂,品质为本,深入生活,反映深厚的时代气息并昭示未来。


展览将展至2024年2月19日。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孙景波

图片

又名阿波,1945年1月28日生于山东省牟平县(现烟台市牟平区)。1950——1956年在黑龙江通河县第二完全小学读小学,1957——1959年先后在黑龙江中学、吉林省吉林市四中、湖北省武昌市任家路工人子弟中学、江苏省南京市二十三中学读初中。1960——196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读书。1964年毕业后留校,同年九月自愿赴云南工作。在云南美术家协会十四年间遭遇“十年浩劫”,先后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以多样身份——参与“劳动锻炼实习队”,“社教工作队”,“农业学大寨工作队”,“五、七干校”,“五、七插队干部”等劳务工作近八年时间。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1980年毕业后留本院壁画系任教,1986年秋到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进修壁画、油画,在巴黎期间先后到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美国等国家游览考察,1988春年回国。先后任壁画系副主任(1985——1995年),壁画系主任(1995——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艺术研究会长(1988——1990)。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第一工作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艺委会委员,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为发展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和政府津贴,2003年评为北京市名校名师称号。
油画代表作品有:《阿细新歌》、《乌蒙山人》、《阿佤山人》、《佤山人家》、《高原少年》、《小卓玛》、《青海湖》、《知音》、《关于后现代人类生态问题的恳谈会》、《西北望秦川》等。
壁画代表作品有:《黄鹤楼史话》、《孔迹图》、《凝韵图》、《神州灵韵》、《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其油画和壁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中外艺术交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收藏。专著有:《孙景波油画集》、《孙景波素描选集》、《孙景波说速写》、《油画肖像技法画例》、《壁画绘制技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壁画集》、《油画风景写生选集》、《面壁释梦——孙景波壁画集》等。

图片

马刚

图片

1962年出生于天津市,1979-198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3-198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4-1995年为中央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2003-2008年为中央美术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获美术学博士学位。2013-201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校长。2017-2022年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1984年起,参加的重要展览及代表作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最强音》,1984)、“中国现代艺术展”(《牌》、《生与死的观望》、《看手相》、《涅槃》,1989)、“中国表现艺术展”(《有感于我们这个时代》、《眼睛系列》,1989)、“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雷锋》,1997)、“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抗日女游击队》,1999)、“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2009)、“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美术作品展(《波茨坦会议》,2015)、“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洛川会议》、《啊、草地》,2014-2016)、“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2018)、“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草原红色轻骑兵》,2019)。重要的个展有:“车·向日葵”(北京当代美术馆,1997)、“马刚油画作品展”(法国巴黎,1998)、“马刚油画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02)。从1988年至今,共编著有美术类出版物十余本,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艺术》、《尼德兰古典油画与技法》、《中央美院附中马刚素描静物教学》丛书、《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留校经典作品 1953-2009 素描卷》等。近年来,在《美术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论文多篇。
图片

图片

走进去 走出来  关于绘画创作的探索与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主题性美术创作系列研究展

参展艺术家:孙景波、马刚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

艺术总监:吕品昌

策展人:殷双喜

展览统筹:黄镇、谭斌

展览助理:金雪滢、蔡秉楠

现场管理:李远逵、赵文俊

展览档期:2023年12月9日-2024年2月19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线上展厅参观链接

《第二届瓷艺中华“陶溪川杯”儿童青少年陶瓷作品展》
扫描二维码

《耕耘在大地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版画专题展》

扫描二维码

《瓷艺中华“陶溪川杯”儿童青少年陶瓷作品展》
扫描二维码

《“功夫”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景德镇巡展》
扫描二维码

《“喜迎二十大 时代篇章”中央美术学院主题性美术创作文献展
扫描二维码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参观须知
Taoxichuan Art Museum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guidelines
图片
开放时间 Opening Time
       周二至周日 下午3:00 -- 晚上10:00 
TUE--SUN  3:00 p.m.--10:00 p.m

地址 Adress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厂西路150号
陶溪川文创街区B9
Building B9,Ceramic Art Avenue,No.150,
XinChang West Road,ZhuShan District,JingDezhen City,JiangXi Province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