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南路上的名人——杨森

 书柜茶室 2023-12-11 发布于江苏


思南路36号是一幢红砖木构坡顶建筑,典型的英国风格的花园住宅,爱奥尼克式的立柱、圆弧形的窗户透出浓浓的异国风情。在建筑南侧的宽敞庭院里,却以玲珑透空的假山石构成主景,具有江南园林的特色。春天,花园里的4株高大茂盛的玉兰树开着硕大的白花,熏得半条街都是香的。


这里原为抗日爱国将领杨森在上海的府邸,他在这里结交上海各界的名流,寓所里经常高朋满座。梅兰芳的家近在咫尺,所以经常来此吊嗓子、演唱和会友,附近的邻里经常可以隔墙聆听梅兰芳大师优美悦耳的唱腔。

杨森,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1884年2月生于四川广安县龙台寺乡。杨森家境一般,父亲是武庠生(指武校学生),受父亲影响,杨森从小就练习武术。清朝灭亡前夕,杨森报考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在这所军校里,后来出现了以刘湘、杨森等人为首的“速成系”四川军阀。杨森一生争议不断,既有正面的一面,也有反面的一面。“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战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四川军阀的代表之一,杨森也率部去了前线。在出川的川军中,最先和日军交手的就是杨森的第20军。严格意义上来说,杨森是出黔。1937年9月11日,第20军在贵阳集结,杨森在誓师大会上高声说道:


“本军过去历年在四川打内战,为了争权夺地,牺牲了不少人的生命,也给人民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和苦难,真是可耻的行为。今天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调赴上海地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是无上光荣的任务。望我官兵,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杀敌,保卫国土,竭尽军人天职,造福后代!”

誓师大会结束后,第20军乘坐火车抵达上海西北方的南翔,归属国军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指挥,开赴上海近郊的老人桥、郁公庙、新泾桥、谈家头、池后宅、战头桥一线构筑防御工事。第20军在上海血战5昼夜,成功守住了阵地,直到他部前来接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