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伟哥讲《山海经》25——南山经10:青丘之山

 听伟哥讲山海经 2023-12-11 发布于广东


听伟哥讲《山海经》25

——南山经10:青丘之山


  03 青丘之山

  【原文】: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護,言換青)。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解读】:青丘之山历来是很神奇的山,之所以神奇,主要是跟两桩历史事件有关。一桩是黄帝杀蚩尤于青丘,一桩是大禹成亲有关,又有“九尾狐”的。这又涉及到华夏的人文历史。几千年来史学界无数人在寻找其所在,但一直找不到“青丘之山”在哪里。那么,“青丘之山”究竟在哪里,是哪座山呢?我这里来给大家解密。这座神秘的“青丘之山”就是现在的幕阜山。


  这个山名,既然其中有“丘”字,就说明这座山并不高,而且坡度相对较为平缓,所以名之为“丘”。而幕阜山主峰海拔1606米,比五岳之首泰山还要高,用“丘”之名显然不合适。但是西段的地势比较平缓,跟山岭一般。而西段恰恰又跟人类活动中心比较接近,所以,这座山命名为“青丘之山”大概是因为幕阜山西段这段比较平缓的山丘而得名的。尺寸量到这里也恰好。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

  这里轮到我们著名的“青丘九尾狐”了。对于这个传说中的神灵,他的真实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我就来为大家解密。


  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尾狐”真容,以往不知道何为“九尾”,所以就给一只狐狸接上九只尾巴,其实还真不是这样的。真正的“九尾狐”是一只传说中凤凰的身子接上一只狐狸的头。延绵千里的大山充当了九尾狐的尾巴,煞是壮观好看!

  “九尾狐”在古籍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关于“大禹治水”时跟涂山女结亲的事: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娶涂山氏族一女子,谓之女娇。

  一次是在夏朝:

  《今本竹书纪年·帝杼》: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

  这两次是上古时代仅有的关于九尾狐的记载。其他地方就没有了。剩下较为相近的大概就是关于千年狐狸妲己迷惑商纣王的传说。但妲己只是千年狐狸,并不是九尾狐。

  所以,这里的“九尾狐”记载就显得尤为珍贵。从地画上看,这只“九尾狐”也是相当有意思,那么长的尾巴,真不是一般人能兜得住的。

  能看到传说中的“九尾狐”真容,能窥探万年前的历史,这是何等的荣幸啊。我怎么可能就这么随随便便过了呢?这么珍贵的地画,还不得好好多看,反复看,来回看吗?所以,我就不断地反复看,并且局部放大来看,对准各个细节来看。不为别的,就为了过瘾。

  好几年就的时间内,我对这个“九尾狐”的发现是相当满意的。因为这个发现是全世界独一无二。我不但知晓了其确切地理位置,同时还看到了它的真貌,这种喜悦还有谁能及得上?


  不过前阵子我重新打开地图来查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距离来欣赏这只狐狸。当我凑近了来看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地方有点不太一样了。然后看着看着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狐狸的嘴巴应该跟狼差不多吧,或者跟狗差不多,但是看图上的狐狸,虽然这弧度看起来是很美,但嘴巴那里似乎有点不太对。一般来说,无论什么动物,无论什么样的嘴型,嘴巴鼻子都是长一起的。而长一起的嘴巴鼻子轮廓上都应该是一道圆滑的曲线,这道曲线将嘴巴鼻子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大致半圆的形状。但问题是,这只狐狸的嘴巴似乎不是这样,它的嘴巴处并没有清晰可见的与周围地形完全区别开来的轮廓线,而是有着一点点毛刺的感觉。尤其是鼻子处凸起那么长的毛刺,看起来不像是鼻子,更像是獠牙。

  于是,我又反复地放大来看,对一个个细节进行局部诊断来看。越看越不对劲,这狐狸的眼睛和头顶怎么看起来不像是狐狸,倒像是一头大象呢?嘴巴处三六不齐的,不像是嘴巴,倒像是象牙似的。对照比较着看额头和眼睛处,我越看越觉得不对头。这眼睛分明是一头大象的眼睛,狐狸、狼、狗之类的动物眼睛不长这样子,而且比例没这么小。按照这个比例,按照这个眼睛的形状,这分明是大象的眼睛。

  然后接下来看到眼睛的上面有一道曲线向后延伸。将这道曲线跟眼睛和像獠牙的部位结合起来看,这更像是一头大象的额头。于是,瞬间,我懵了:

  眼睛一眨,鸡婆变鸭。怎么回事?我们流传了一两千年的“九尾狐”传说敢情错了。它不是“九尾狐”,而是“九尾象”?

  我缓缓神,平复了一下心情。这种事在破解《山海经》的过程中已经遇到过好几起了。比如前面展示的“葫芦地画”,那个所谓的“葫芦”其实并不是葫芦,而是镌刻的一个大大的“玄”字。这是典型被误读的案例。其次,在之前破解的《西山经》中的“西王母”,其实找错了对象。书上描绘的那个“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的人并不是西王母,是别人。而真正的西王母另在他处。

  解多了这类文化方面的问题,我也解出了经验。经验多了,看到这种场面也不会像最开始那样手足无措。幸好我不是个固执的人,不会固执到一味地坚守之前种植在心底的观点和意见,拒绝新破解到的真相。在经过最初的懵逼之后,我很快接受了这个从没见过的事实:九尾象。

  从“九尾狐”到“九尾象”

  很多事,当你看到错误并且接受错误之后,接下来就是纠正错误的时候了。为了让大家更为直观地围观这只“九尾狐”变身“九尾象”的过程,我这里把各个细节分解给大家看,让大家也跟我一起享受探索上古历史奥秘的乐趣。

  还是接上图来,我们仔细来观察上图中那个“翘起的嘴巴”部分。实际上,那个“翘起的嘴巴”并不是嘴巴,而是大象的象牙。象牙翘起来分为两道线条,它们分别是大象的两根牙齿:


  这两列弧形的山不就是表示两根象牙么?其中“象牙一”是用山岭表示,呈弧形且左边的山脚修整得特别齐整,从群山当中挖出一块圆形的平地来。

  而另外一根象牙即“象牙二”则用山谷表示。两边都是山岭,尤其是左边那道山岭还相当的突出。两道山岭的中间就是一条弧形的山谷,这条山谷一直伸向下方白色的马路。

  我们再换个角度,从空中俯视来看就更加清楚了:


  两根象牙的地形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两根象牙的弧线不用更明显了。所以,这很明显,它不是表示狐狸的嘴巴,而是指两根象牙。

  象最明显的特征有两个,有象牙,自然得有象鼻咯:


  看图中“象鼻”所指之处。很明显有一些不高的,零碎的山丘组成了一条长方形地带。这一片区域有点不高的丘陵,而旁边两边都是平地。这块零散丘陵地带跟旁边的平地还有明显的山脚分别和道路分割,使得这一块区域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象鼻。


  这条象鼻修整得是相当的齐整,我特意做了两条直线来对比一下这片丘陵的轮廓线。从对比中不难看出这个整齐的程度是超乎一般的预料。

  好了,局部分析差不多了,我这里就大象的头部给大家做一个相应的处理,以便让大家看得更为清楚:


  这么处理一看,一头象是不是跃然而出了?

  你们再次对照图三仔细看,在皇冠与头顶之间有一条很明显的线条,皇冠就是沿着这线条分割开来的。

  这里我再来上一张全局图吧:


  是不是看着有点怪怪的?有点怪怪的就对了。那么远距离,那么险峻的山区,能给挖出一副地画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就别再提多余的要求了。

  从“九尾狐”到“九尾象”,这个转变还真大啊。事情发展到这里,我们的有些神话传说似乎跑偏了轨道,是时候得做出相应的调整了。

  那么,这又是如何从“九尾象”变成“九尾狐”的呢?

  真正过程已经无从得知,作为破解者的本人,既然都破解出这部分真相,那么自然而然,就有种天然官方解释权了。虽然我不知道具体过程如何,但为了让事情有个交代,我还是做个简单的推测吧。

  我觉得事情并不复杂,虽然说地画作为第一作品,但当时也是绘制了《山海图》将地画“临摹”下来的。最早的《山海图》应该是没啥问题,因为《山海图》绘制主编就是地画主编。不过随着年代的变迁,文字的改革和地图版本的更迭,1.3万年前的地图总是要被时光磨损,所以,地图版本必须得更迭。就像我们看到唐代以前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基本上都不是作者本人的真迹,都是后人临摹版本而已。所以,这么多年下来,《山海图》也更迭了许多个版本。而每一个版本在更迭过程中,多少会有点丢失或者误读原版本的某些因素。于是,豕亥鱼鲁,甲动物给临摹成乙动物。象鼻部分的颜色看起来比较淡,所以多少就有点忽略了。而那个弧线形的象牙就极容易让人给看成狐狸那尖尖的翘嘴。于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就由此产生了:“九尾象”变成了“九尾狐”。而狐狸这种动物天生就有股妖媚之气,既然神话传说都到了它头上,不给加点料,那肯定是对不起观众了。于是,“九尾狐”的传说就逐渐在民间开始发酵起来……


  说实话,还真不能怪临摹者,就连原版的地画看起来都像狐狸,那临摹的《山海图》几次版本更迭之后,“九尾象”给误会成“九尾狐”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既然原主“九尾狐”是从“九尾象”而来,那么依附在“九尾狐”上的传说自然也就是附会而来的了。但传说虽说是依附而来的,其实还是有所本,并不是凭空虚构。这一点大可放心,这点我会在后面有所交代。

  【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在“九尾象”的北边有两只鸟相对:

  这两只鸟,就是文中所说的“有鸟焉”,而“灌灌”则是地名,它就是现在的君山,地图上标注为“灌灌”。虽然是地名,但看图说话的人不知道是地名,以为是这只鸟的名称,所以也一起说了出来。也正是这个地名,才让我明白看图说话的误解。

  这两只鸟不用说,看过前面我对《山海经》解读的人应该知道了,这就是两只麻雀。这两只麻雀对应上古时期两位古先人,这在后面会做初步解读。

  【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


  这只所谓的“赤鱬”,其实就是青丘之山的大部分地区。从这个角度看,就是一个带着皇冠的女王,下部是一条鱼尾巴。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来。

  【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澤。】


  “英水”从幕阜山(青丘之山)发源的河是很有限的,能上得了《山海经》记载的河自然要有一定的地位。而从幕阜山发源的河有这么几条:汨罗江,沙港河、修水。而从这几条河的流向来看,总趋势都不符合,但汨罗江从发源开始的一段河道倒是跟文字所描述的“南流”比较符合,不过后半段就不像了。按照《山海经》的原文所记,应该是继续向南流才对。看着“青丘之山”和“柢山”之间这道狭长的山谷,觉得在雨水充沛的上古时代,这里当初应该是有一条河流才对。而恰好在这道山谷的西南段,是长沙著名的捞刀河流经之处。上面是汨罗江,下面是捞刀河,两条河最近的距离相差不过15公里。于是我想,会不会在上古两条河是相连的呢?

  于是,我放大地图进一步仔细观察,放大后的地图,果然正如我所料,在汨罗江和捞刀河之间,很清晰地残留着好几条已经淤塞的河道:


  从地图上很清楚地看到,捞刀河和汨罗江之间有好几条已经淤塞的河道,如果将这些河道串联起来,那么,捞刀河与汨罗江就互通航道了:


  现在捞刀河的下游快进入湘江之前,旁边有一座湖叫做“松雅湖”。现在的松雅湖不是很大,不过我估计上古时代的“古松雅湖”应该是很大了。而且当时的捞刀河是流入了松雅湖,而不是流入湘江的。这么多年来,围湖造田,围湖住人等行为,使得很多古湖泊都消失了。现在松雅湖还能保留一些水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经过我一番的研究和操作,于是……《山海经》里的“英水”就神奇般地还原了:

  原来在上古时代,汨罗江还和捞刀河是一条河流啊!

  【名曰灌灌】

  这里问题又来了,大家还记得“杻阳之山”中的那个“鹿蜀”不?在那一章中我就说了,《山海经》中凡是给“怪兽”命名的都是地名。那个“鹿蜀”如此,这里的“灌灌”也不例外。所以,“灌灌”自然是地名。

  那么,这个“灌灌”的地名是哪里呢?经过我再三的研究分析,“灌灌”这个地名就是现在的岳阳市君山岛:

  关于这个地名,后面将有很多故事要说。但凡重要的地名,我这里都会做重点介绍的。尤其是像这种跟历史有关而且又有记载的地名,这必须要做重点讲解。那么,这个“灌灌”有什么重要的呢?很简单,它就是夏朝帝都之一——斟灌!

  不同的地方写法不同,在这里写作“灌灌”,而其他文献上记载夏朝的都城叫“斟灌”。这个都不是什么问题,不过是在传抄或者流传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流变而已,我们只要记住“灌灌=斟灌”就行了

  【线路图】:


  【文字校订】:

  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護,言換青)①。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澤②。

  ①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②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