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王清任方黄芪赤风汤的新用途及应用

 jqw81 2023-12-12 发布于广东

病案1 痔疮下血

  尹某某,女,42岁,2013年8月15日首诊。

   患者主诉肛门肿痛,大便带血3年,再发10天。患者3年前因肛门肿痛,有异物感,大便后带鲜血在某医院诊为混合痔,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经内服药物,外用洗剂及栓剂治疗月余,病情缓解,但以后久坐劳累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病情时有反复。10天前因劳累加之进食辛辣食物后病情再发,症状基本同前,便后出血较前增多,颜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为湿热下注,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升阳,化瘀除湿,凉血止血,黄芪赤风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60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升麻10克,地榆炭30克,黑荆芥3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7天后再诊,肛门肿痛基本消失,出血量明显减少,仅大便后带少许鲜血,舌脉同前。药已中病,原方继用7剂,临床症状消失。

   病案2 前列腺炎

   王某某,男,26岁,2013年7月18日初诊。

   患者主诉睾丸痛、会阴胀麻5月。患者工作多久坐,5月前逐渐出现左侧睾丸胀痛,渐及右侧,并感会阴部麻木、胀痛,早泄,小便不爽,尿有滴沥、刺痛感,肛门有异物感,在外院检查有多发混合痔,精液检查白细胞(++),前列腺彩超示:前列腺炎。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此乃久坐伤气,气虚血瘀,清气不升,湿热下注。治以益气升阳,活血祛瘀,解毒利湿,黄芪赤风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60克,赤芍20克,防风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升麻6克,萆薢30克,黄柏10克,茯苓15克,车前子30克(包煎),12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睾丸痛、肛门异物感消失,会阴胀痛明显减轻,小便基本正常,舌脉同前,继以本方为基础酌加益肾收涩药物,前后共服药1月余,病情基本缓解。

   病案3 生殖器疱疹

   郭某某,男,65岁,2014年5月22日首诊。

   患者来自艾滋病疫区,1年半前感肛门周围不适,渐于肛周、前阴、龟头等处出现成簇小水疱,基底部色红,初痒后痛,部分顶部有溃烂,患者曾在外院查HIV抗体阴性,诊断为生殖器疱疹,患者精神压力较大,感周身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细。

   辨为气虚血瘀,湿毒流注下焦,治以益气升阳,解毒祛湿,黄芪赤风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6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升麻6克,苍术30克,黄柏12克,土茯苓4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薏苡仁30克,车前子30克(包煎),生甘草20克,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肛门周围及生殖器部位原有疱疹疼痛明显减轻,破溃处均已结痂,无发新疱疹,舌质淡,舌苔较前变薄,继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增损药物,共治疗1月余,疱疹完全消失。

   按:黄芪赤风汤出自王清任之《医林改错》,方由生黄芪二两,赤芍一钱,防风一钱组成,原治瘫腿及诸疮、诸病,或因病虚弱,服之皆效。王氏认为本方“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而血活,何患疾病不除”。李发枝教授用本方化裁治疗痔疮下血、肛周脓肿、前列腺炎、生殖器疱疹等病症,这些病证症状各异,分属内外各科,但李发枝认为他们都有一共同病机,均由气虚血瘀、湿热下注下焦会阴部位所致,故均可以本方化裁治疗。生黄芪、赤芍、防风、升麻为基础方,若为痔疮下血者,加地榆炭、黑荆芥等以祛风胜湿,收涩止血;若为肛门周围脓肿,加皂刺、白芷、地丁以解毒排脓,利湿清热;前列腺炎伴尿频尿急者,加白花蛇舌草、车前子、萆薢等解毒利湿清热;若为生殖器疱疹,加苍术、黄柏、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车前子等,以加强解毒祛湿作用。另外以会阴部潮湿、早泄、阳痿、腰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内外科病症,只要辨证属于气虚血瘀、湿热下注下焦者,均可以本方化裁治疗,疗效显著。

4.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大脑炎”、“乙脑”,是由蚊虫媒介而传播,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本病有严格季节性,多发于炎夏盛暑,流行于6~10月,集中于7、8、9这3个月,10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临床表现以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抽搐、嗜睡或烦躁、昏迷、脑膜刺激征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等为特征,如治疗不当,延误病情,或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后期常出现一些后遗症,其发病率为5%~10%,严重脑组织的破坏是产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后遗症的主要表现如失语、痴呆、视力障碍、吞咽困难、夜寐不安、四肢痉挛瘫痪、癫痫小发作等,失语大多数可以恢复,精神失常以成人为多,痴呆较为少见。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中医学中属于“暑温”、“瘟疫病”、“暑痫”、“暑厥”的范畴。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按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心神不宁型。黄芪赤风汤主要适用于气血两虚型。

黄芪赤风汤加减:黄芪30克,赤芍6克,防风6克。

加减:若肢体弛缓性瘫痪者,加马钱子粉(制)(3~7岁每日0.15克,8岁以上每日0.3克,分2次早晚冲服);不自主运动者,加天麻9克,钩藤9克,蜈蚣1条(研冲);肌肉萎缩者,加人参鹿茸粉(人参、鹿茸等份);筋肉挛缩者,加伸筋草9克,木瓜9克,鸡血藤15克;屈伸不利表现在上肢者,加桑枝30克,桂枝9克;下肢者,加桑寄生15~30克,川续断15克,怀牛膝9克;痴呆失语者,加河车大造丸或冲服紫河车粉(3~9克);虚热者,加知母9克根据《新中医》,1990,(3):22,刘昌海报道:用黄芪赤风汤加减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18例,治愈10例,好转4例。处方:黄芪30~60克,赤芍6克,防风6克,乌蛇粉3~9克(冲服)。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5.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粪便中含血、脓及粘液;腹痛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有腹痛即便、便后痛减之特点;腹泻次数可因病变的严重和广泛程度而不同,在重症患者甚至可因频繁腹泻而出现失水和电解质亲乱;便血也常见;其他症状有腹胀、乏力、消瘦、发热等,肠外症状以关节痛多见,有时可出现虹膜炎、皮下结节或结节性红斑等病程轻重不一发病可缓渐或突发,多数病人反复发作,发作间期症状可缓解,少数病人症状持续,病情活动而不缓解,也有少数病人首次发作后病情长期缓解,一般都属轻型。结肠镜下可确诊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精神、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炎症严重者可伴糜烂及溃疡病变具有亲和性、弥漫性、浅表性及非特异性等特点。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中“泄泻”和“痢疾”的范畴。

论其病因,多责之情志不舒,饮食失节,劳倦过度。本病病位在,,脾,其病理则涉及肝脏。一方面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失于升发条达则横逆犯及脾土,使脾不升清;另一方面,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脾胃,脾胃不足则肝木乘之,二者互为因果。其病机概括为“脾虚肝实”。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按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湿热肠胃型、肝气乘脾型、瘀阻肠络型、脾胃虚弱型黄芪赤风汤主要适用于肝气乘脾型。

黄芪赤风汤加减:黄芪30克,赤芍9克,防风9克。

加减:若腹泻重者,加升麻9克,葛根15克;若便血甚者,加槐米10克,地榆15克;若腹痛重者,加白芍18克,甘草6克;若呕吐者,加半夏9克,生姜6克;若腹胀者,加木香10克;若周身乏力者,加党参15克,炙甘草6克;若久泻、久痢脱肛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升提下陷之气。

根据《河南中医》,1996,(6):339,李柏龄报道:采用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多获良效。对于形神不减,无明显全身症状者(轻中度患者),用原方即取效。处方:

黄芪30克,赤芍9克,防风9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对于腹泻重、便血量大、有全身症状者,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应用,多获捷效。

6.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随着我国人口谱的变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轻者只表现头昏、眼花和视物模糊,局灶症状以眩晕为常见,重者尚可出现复视言语和吞咽障碍、交叉性或双侧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或共济失调等症状。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可表现皮层性盲或视野缺损等症状有时出现跌倒发作,即在站立中突然两下肢肌张力丧失,跌倒于地,但意识并不丧失,可能是由于下部脑干或上部颈髓皮质脊髓束或网状结构供血不足所致。前庭动脉血栓形成,发生急性的、剧烈的眩晕,伴恶心、呕吐,若耳蜗支受累则伴有耳聋、耳鸣。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并出现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对侧半身痛、温觉减退或消失,亦可出现眼球震颤,面部痛、温觉减退或消失及同侧肢体的小脑共济失调等。

X线检查示:颈椎骨质增生或退行性变及椎间孔变窄;头颅CT示:脑萎缩;血流变学检查提示:血粘度增高;脑血流图示:

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减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均可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中医学中的“眩晕和“中风先兆”范畴。多由于老年人阳气、精血、脏腑等功能的衰减,加上年长而积劳久病、内外之邪日久耗伤气血和郁阻血脉、经络不畅,或肝肾脑髓亏损,致使气血运行失调,清窍失养而致病。本病属“本虚标实”,运用黄芪赤风汤加味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甚为合理。

黄芪赤风汤加减:黄芪30克,赤芍9克,防风9克。

加减:若气血不足者,加党参50克,升麻1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川芎15克,鸡血藤1克;痰浊瘀阻者,加半夏10克,陈皮6克,天麻15克,葛根30克;心阳不振者,加桂枝10克,白术15克,丹参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肝肾不足者,加杜仲15克,牛膝10克,黄柏10克;阴虚者,加熟地20克,丹皮10克;阳虚者,加淫羊藿15克,熟附子15克,脉络瘀阻者,加威灵仙30克,木瓜15克。

根据《辽宁中医杂志》,1994,(3):121,黄政叶等报道:

用黄芪赤风汤加味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痊愈29例,占58%;好转17例,占34%;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92%。处方:黄芪50克,防风25克赤芍2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上方10剂为1疗程,间歇4天后再继续服下1疗程治疗1疗程后感到症状改善12例,2疗程后感到症状缓解30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