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感冒扼杀在萌芽状态,才是应对感冒的最佳方式(常见病:感冒)

 简单医行 2023-12-12 发布于云南

传播中医,人人自医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感冒、发烧、咳嗽,最常见的外感三部曲,我却一直没有写,因为在我们中医人看来,感冒就是一碗葱姜水的事,或者搓搓大椎的事,发烧就是指尖放几滴血的事,咳嗽就是按按肺经的事,好像太简单了,不值得写。

可是,当看到那么多的孩子,都在医院里排队挂水,那么多孩子的咳嗽迁延难愈,各种名目奇特的病毒一波接着一波,家长和孩子,都被这小小的感冒发烧咳嗽,折磨得心力交瘁......我感觉,还是要好好写写这个小问题了,希望能让看到文章的家长们有所获益。我的初衷是心疼孩子,而事实上,成年人又何尝不是饱受其苦?

感冒、发烧、咳嗽,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三个问题,在感冒的基础上,有可能引发后面两个,然而,后两者,也可能单独出现。

本篇,我们先讨论感冒的最初状态,以及如何将感冒扼杀在萌芽状态。我想,这其实是最重要的,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分析感冒的具体证型,以及如何用药。

感冒在以前也叫“伤风”,是因为风邪总是以带头大哥的身份,带着寒、热、湿、燥等其他邪气一起来侵犯人体。因此,在中医的感冒领域,基本上将感冒分成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秋燥感冒、体虚感冒,这几大类型。

当风邪没有带小弟,而单独侵犯人体时,感冒症状是比较轻的,而且一般不会发展到发烧的程度。这时候人体靠自身的抵抗力,是完全可以轻松搞定的。

然而,由于风邪很少单独行动,加上各人体质的不同,以及环境、时节的不同,我们真正经历的感冒,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尤其以风寒感冒最为多见。寒邪进入人体后,根据不同的体质,产生了不同的倾向。

下面就从寒邪的角度,来展开今天的话题:

感受了寒邪后,如果你本身体质偏寒,那么,怕冷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如果你体质偏热,那么,怕冷的感觉就不太明显,甚至会很快发烧、微微出汗;如果你体质偏寒湿,又正好发生在暑天,那么,头重如裹、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会更明显;如果你体质偏干燥,又正好发生在秋燥之时,那么,咽干口燥、干咳的症状会更明显;如果你体质特别虚弱,那么,会出现又怕冷、又汗出不止的情形......总之,感冒最初的各种表现,都是寒邪在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外部环境下的不同体现。

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就明白了,要将感冒扼杀在摇篮里,最好的方式,就是驱除寒邪。不需要辩证,乘对方刚刚冒头,实力还很弱的时候,我们及时出手。


食疗法:


葱姜水,最经典的驱寒神仙水,葱白(带根须为佳)加姜片,水开后煮5-10分钟,不用久煮,因为要用它的发散之性,热热地喝下,微微出点汗,就将寒邪从毛孔中,散出去了。葱有通气的作用,此法特别适合鼻塞比较明显的情形。

红糖姜茶,也是非常经典的驱寒神仙水,重用姜丝50g以上,加红糖,也不用久煮,热热地喝下去,能迅速发汗解表,特别适合感冒初起特别怕冷的情形。现在有成品卖,家里可以备一点,太方便了!

顺便说一下,如果想用此茶温暖脾胃或小腹,则需要久煮一小时以上,让姜的发散之性,转化为温热之性,就可以留在体内,尤其适合寒凝痛经、或胃中虚寒疼痛的情形。

苏叶陈皮水,苏叶三克、陈皮六克,熬水开锅五分钟,代茶饮。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和胃止呕,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此茶除了驱寒,还能行气,特别适合感冒初起肠胃不舒服的情形。

香菜煮水,香菜具有强烈的发散之性,平时我们不能多吃,会耗气,多吃让人虚弱无力。但在感冒初起时,香菜水可以帮助身体迅速发汗解表。体弱之人,可以用香菜水泡脚,效果也很好。

以上这些食疗法,材料都是唾手可得,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应对感冒初起时的经验积累,以前没有医院,大家都用这些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甚至多喝几碗热水,往被窝里一躺,捂出点汗来,也就好了。现在很多人都太依赖医院了,把这些好方法,都丢弃了。


外治法:


取嚏法:刚刚入侵的寒邪,还在很浅表的位置,我们可能只要打几个大大的喷嚏,就可以将之驱逐出去。那么,如果身体没有自发打喷嚏,我们怎么启动它呢?只要拿餐巾纸,折出一个长长的细条来,塞入鼻孔中,不断刺激,就可以成功取嚏,多打点喷嚏,最好打出一身汗来,你会感觉神清气爽,再好好休息,喝点热水,就OK啦!

此法同样适用于鼻炎发作时的鼻塞,可以成功通鼻。

搓大椎:这里是风寒之邪入侵的门户,也是驱赶邪气的出路。在寒邪刚刚入侵时,我们用力搓热大椎,搓到浑身冒汗,就可以了。或者用吹风机隔着毛巾,对着大椎吹十分钟以上,同样微微出汗时就可以停止。有条件艾灸的小伙伴,艾灸大椎,那效果就更好啦!也可以顺便艾灸一下肺腧。

泡脚:用热水泡脚,或者在水中加入艾叶、生姜等,煮开后再泡脚,泡到浑身微微出汗即可。

藿香正气水敷肚脐:用棉球蘸藿香正气水,放在肚脐里,用四面都有胶的创可贴覆盖。此法特别适合暑湿感冒,胃肠道出现问题时,尤其是小孩子,感冒初期有腹泻症状的情形。舌苔腻有湿邪的用藿香正气水,湿邪不明显阳虚明显的,用附子理中丸(一定是同仁堂的大蜜丸,分成小份,以塞满肚脐为准)。也可以同时用藿香正气加生姜水泡脚,驱寒力度加倍。

按揉肺经:感受了寒邪后,肺经上就会出现异常的敏感点,按揉会很痛,尤其是中府、云门、尺泽、孔最等处,把肺经一路疏通下来,敏感点多按揉,揉到不疼就行。

我有时候睡觉胳膊不小心露出来,第二天发现有敏感点就赶紧按揉,不仅不会感冒,连以前经常受凉后的肩颈不适,也再也没有发生过。

如果咽喉部位发痒、发干等不适症状明显时,可以着重按揉列缺穴,列缺管着任脉,通咽喉,如果加上脚部的照海穴,效果就会更好。

鱼际和气术:鱼际是肺经的重要穴位,做鱼际和气术,不是针对感冒的,而是调和全身气血的,肺朝百脉,从肺经的鱼际处引动气血,可以养生,也可以应对感冒初起时的气血不平衡。利用自身的气血之力驱除寒邪,那是杀鸡用牛刀,分分钟的事!鱼际和气术的做法以及原理,可以参考阅读:

和气术,用温暖的手,开启一场与身体的对话(外治法之:经络养生)

宣宾老师示范鱼际和气术的手法

划重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一个原则:让身体热起来,微微出汗即可。

气血不足之人,可以用姜枣茶作为基础,再采用以上任何一种方式。姜枣茶可以调和营卫,补充气血,让身体更平衡、更有力气驱邪。关于姜枣茶的制作方法,以及功效原理,可以参考阅读:

夏日炎炎姜枣茶,排寒除湿好搭档!(食疗系列)


邀请函

喜爱外治法的朋友,可以加作者微信,申请加入“外治法公益交流群”,共同学习和分享,把健康带给更多的人!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