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统考真题看即评新风

 广院孺子牛 2023-12-13 发布于浙江

进入十二月,各省播音统考纷纷开考。

我们从业已出炉的几省真题中,可以一窥今年即兴评述考试的新变化。这也能给还未踏上考场的考生,以及教学者、研究者提供以思路。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这个列表,这是从考场甄选出来的部分真题:

【吉林】

小镇做题家

静音车厢

银发经济

博物馆热

青少年如何防沉迷

【浙江】

人工智能

杭州亚运会

AI主播

乡村振兴

躺平

【江苏】

考研热

佛系的年轻人

特种兵旅游

网络谣言

校园霸凌

【四川】

国潮热

网络暴力

明星翻车

文具刺客

黄文秀

从这些题目中,我们能够嗅出哪些变化?我觉得有这样两点。

首先,审题难度在下降,教育部所提倡的“减少偏题怪题”这一指示得到了认真贯彻。这也就是说,学生们不用再在审题这个事上耗费太多脑力,不用担心这道题读不懂看不明。

但新的挑战,也应运而生。从真题里可以看到,各省出题方向,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给出。而这些题目,只要是接受了正规系统的艺考即评训练,都不至于没话说,也大概率地不会答跑偏。因此,在审题不再成为拦路虎之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加剧了评述考试的难度:通过易、高分难。

那么,如何在变化之上,有所突破呢?我觉得读者们不妨再翻开我上一篇发文(找新意:即评里的新闻性),从切入话题、厘定观点、合理例证这些角度做出尝试,务求做到有趣味有知识有感悟,三有一体。

广播电视属于大众传播,其使用的语言范式也有着显著的大众传播的特点,比如灵活多变、口语化、易于传播等等。不少考生所展露的一些即评顽疾,像是开篇我相信、结尾我希望这样的表达套路,如何能体现出大众传播贴近于生活和受众的特征呢?这是不具有生命力的,也不符合时下播音主持的行业要求。

除了话题的引入,在观点的选择和例证的使用上,也同样存在着创新的空间。原本,这些内容只是课堂上的选修,或者说拔高,但从今年命题思路上的变化来看,在语言(方式、风格)和思维(观点、例证)上的求新,势必将会成为今后艺考评述的教学重点。个性化的评述会愈加得到青睐。

其次,我想特别提醒今年的考生,新闻材料评述的考核比例,在不断加大。以上所列出大部分省份,都已开考新闻材料即评。

评新闻和评话题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点需要引起考生的充分重视。我们不能把新闻评述简单同话题评述划上等号,觉得它就是一个“加上了很多废话的话题评述”。但同时,也不能一味沉醉在材料里,大段复述新闻,只见木而不见林。

这就要求考生们在考前训练时,即不能受困于新闻材料,只是就事论事,也不能抛开材料不管,直接替换为某个话题评述。当然,更不能变为新闻材料复述,那基本就是跑题无疑了。

还未开考的考生,可以加紧时间,把之前已经学过的题,按照新要求再回回炉,尤其是今年的一些社会热点类的经典考题,挣脱开传统观点、思维模式的束缚,从个性化的视角重新树立即评人设,取得即评高分。

广院孺子牛|公众号、视频号|接力同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