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彩印度6日游第三天

 遥岑近水 2023-12-13 发布于四川

第三天 阿格拉-斋普尔

昨晚唯美、凄美的演出仍在梦中浮现,叫早的电话已然响起,时间才五点半,想起今天要去参观泰姬陵,迅速起身收拾,到餐厅吃过早餐,大家乘车直奔泰姬陵。

【泰姬陵】(入内参观)

泰姬陵是皇帝沙·贾汉(Shah Jahan)为了纪念已故妻子玛穆塔兹·玛哈尔(Mumtaz Mahal) 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兴建的陵墓。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人们誉它为印度的骄傲,称它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经过1小时车程,又走过一段长长的步行道,终于来到泰姬陵的入口处。“莫到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自以为我们是很早出发的,到了才发现这里已经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在这里领了一瓶水,一副鞋套(爱和说在上泰姬陵主体建筑的台阶的时候,必须要套上鞋套),便等着爱和买票进入,排着队等待安检。

周围不断有人过来兜售泰姬陵的冰箱贴,100卢比4个,兜售的人见我们是中国人,便用生硬的中国话锲而不舍地努力着,看来为了生计,什么人都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啊。经不住小贩的软语相求,花了100卢比买了6个,同行团里的人见我买得便宜,纷纷抢购,乐得小贩咧着嘴直说“谢谢!~

等待了近半小时,我们终于进入安检,入口处安检极其严格,男女分开进入,书包也要打开翻看,好在爱和事先的嘱服,三脚架,带支架的自拍杆,充电宝都是没有带,大家轻装出行,只带了一个随身的小包,得以迅速通过,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泰姬陵外面的花园。刚一踏进花园,我就感受到了充满咖喱味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在花园边的一棵大树下,爱和介绍了泰姬陵的情况,并约定集合时间,便带着我们进入参观。

据爱和的介绍:泰姬陵在建筑上集中亚、阿拉伯的伊斯兰风格和印度本土风格于一体,是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之作。泰姬陵园区的规划具有对称状的美感,是典型的莫卧儿风格,主体建筑西、东两侧各有一座清真寺和与之配称的建筑,主体建筑前后则有两个花园相对应。主体建筑优雅玲珑的穹顶、墙壁上蜿蜒的藤蔓纹装饰陵墓上和用黑色大理石镶嵌的优美繁复的《古兰经》经文透出浓浓的异域风情,而清雅的白色大理石墙体上镶嵌着来自各国的名贵宝石,在南亚的骄阳下熠熠生辉,这一切都彰显了莫卧儿帝国的昔日荣耀。巨大的泰姬陵以天空为背景,在一天不同时间和不同自然光线中会显现出不同的风情,将印度这片大地的神秘美感彰显的淋漓尽致。

昨晚刚刚看过的有关泰姬陵的歌舞剧演出,现在这座因爱而生的艺术瑰宝,这见证了沙贾汗和他的皇后泰姬·玛哈拉美丽爱情故事的美丽建筑就在我眼前,不禁心里有点小小的激动,迫不及待想去参观。

通过具有伊斯兰教特色大门,在清晨雾霾中洁白的泰姬陵隐约呈现。看着这座世界奇迹从瞬息万变的暮霭和朝霞中醒来,一种摄人心魄的美,令人惊叹。合着清晨还有些微凉的空气,以及渐渐泛红的天空,我屏住呼吸,默默的按下快门。那一抹温柔而浪漫的粉红,那是爱情的颜色。所有人对于泰姬陵的第一眼应该都是在这个门洞里完成,在这里你有充足时间调整参数和角度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因为大家都堵在入口举着相机和手机拍照,你想走都走不动……

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对于一座极具对称美的建筑,中线位置永远是最抢手的黄金拍照位,没有和一群印度大叔大妈抢C位,站在台阶上把他们和泰姬陵一起拍进画面也挺有意思。

大家分开游览之前,爱和组织大家拍了一张我们此次旅游团的合影,32人的全家福

水中的泰姬陵如梦似幻,更显神秘。最上乘的大理石材料建筑成的波斯风格圆顶,加上拉杰普特华盖,这一切在繁华花园的衬托下,倒映入人工水池,便成了一个不愿醒来的梦境,介乎生与死、爱与恨、前世与今生之间。

泰姬陵的精妙之处不在于建筑背后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它只能算是一种美的渲染,而真正让人着迷的是她无与伦比的结构比例,无论是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还是泰姬陵主体几何构成的均衡,无一例外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和谐,而这和谐恰恰是最难做到的。除此之外,陵墓主体平台上安置的四个圆柱形光塔在建造上采用了视觉矫正的手法,为了避免因体量过大引起的视觉误差,每个光塔都向外侧略微倾斜,使得从远处看去它们笔直的矗立在平台之上。其实最喜欢的反而是那些雕刻在大理石墙面上的花朵,它们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夹在书页里的那些永恒的瞬间,或者就像沙贾汗与泰姬玛哈尔之间的爱情。

伴着日出,静静地看着这个建筑,笃定地相信有些建筑就是属于女人的。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摒除历史的复杂真相,我更愿意把这方圣地当做一个纯挚的爱情见证。让这个动人的传说永远在这片土地流传~

越走近陵墓主体,震撼感夹杂着孤独感愈发的重,站在陵墓入口的位置向前看,更会真切地感受到泰姬陵因爱而生的理由,无论是主体四周的宣礼塔,还是两边的清真寺,或是中央的长型喷泉水道与并行的树木,周围一切的一切都在向陵墓致敬,陵墓是整个陵园唯一的构图中心,出于保护陵墓主体的原因也好,为了整个建筑群的对称、平衡也罢,都是因为沙贾汗对爱妃玛哈尔的爱。如果说,古罗马斗兽场诠释了罗马这座城的主题,是永恒;那么,泰姬陵赋予阿格拉这座城市的,更多的是眼泪吧,无论是悲伤的还是动人的。据沙贾汗说:我就是在炫,我炫的是伊斯兰的匠人,我炫的是大莫卧儿的盛世!

来到陵墓入口,守卫热情地做手势让我进入,望着长长的队伍,我不禁却步。

  

正犹豫间,台阶上休息的几位身穿各色纱丽的印度女性上来邀请我合照,她们的热情笑脸,让我也快乐起来。

独自漫步在花园里,鸟雀自在觅食,并不因人流来去而惊飞。

拿着自拍杆自拍自乐,守陵的士兵也悄然入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印度人民热爱合照的影响,两个素不相识的西方美女也凑上来与我合照,开心的样子令人展颜。

当地摄影师给我拍了几张照片。这个造型是印度人民心中标准版泰姬陵合影pose,用视觉错觉造成一只手拎起整个陵墓的假象,造型之雷人堪比比萨斜塔下面的推塔狂魔们。

在能拍到倒影的角度,来一张远望泰姬陵

来一张网红模仿照。据说是俄罗斯小伙Murad Osmann与女友牵手环游世界的标准照。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离开之前再次望向泰姬陵,如织的人流中洁白的建筑依然是那么维美、宁静。

回到集合的大树下,与同学汇合,旁边的印度友人仍是不甘寂寞地探首偷影。 

被人热情地对待,总是令人开心的,于是小伙伴们纷纷同影。

另一边小憩的印度妇女,身穿颇具特色的纱丽,也一面热切地望着我们。

抵不过那眼神,于是又是开心的合照。

再炫一炫为这次旅游特意购买的红裙。

——————————————————————————————————————

离开泰姬陵,继续今天的行程。乘车前往斋普尔。途中休息点的商店墙上挂着的各式装饰品别具特色。

停车场边还见到了海南常见的鸡蛋花。

——————————————————————————————————————

到达斋普尔之前,途径颇负胜名的月亮水井……

【月亮水井】

月亮水井(Chand Baori)是印度规模最大的一座阶梯井。这一建筑的奇迹隐藏在印度拉贾斯坦邦艾芭奈丽村里,唔,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停车处附近的小山坡上,有一个印度教庙,规模不大,比较简陋。红色砂岩建造的建筑在阳光下闪着神秘。一开始以为这就是我们将要参观的月亮水井。

前往月亮水井的路上要穿过一个小集市,售买着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与中国的农贸市场差不多。

爱和介绍说,此井建于公元9世纪,深30米,旁边的阶梯有13层,共3500个台阶,呈倒三角构造,被誉为“倒扣的金字塔”。阶梯井的设计目的是蓄水的同时可以让民众比较容易的接近水源,通常阶梯井底部也会有闸门用以提升水位,在需要用水的季节将水位升至3-4层的位置。因为该地区是一个极为乾旱的地区,所以当时的王下令盖一个深井以储存足够的水,也为了在炎热的夏季到来时这里能够让村民避暑,井的底部可以比外面凉上摄氏5-6度。因为当地人视井水为圣水,一般人不能随便接近。

进到里面就让人不禁感叹它的巧妙构造。整个建筑构造单纯线条简洁,特别是那众多的台阶,几何形状的堆砌颇有美感,就像是座古老的地底宫殿,要是有人不慎将硬币掉落,由于台阶太多,根本来不及捡起,就一定会落入井中。底部便是一口正方形的水井,浓缩成小小一块,在阳光下泛着绿色光芒。

据说阶井不仅是蓄水池,也是印度妇女的主要社交场所,所以街井的上层平台都有遮阳避雨的回廊和房子供妇女们活动。

  

  

  

放眼望去拱门回廊精致雕刻,墙边还堆放着许多石雕的残品,雕工精美,物品人物都是栩栩如生。

景点规模不大,略做停留,我们便匆匆而去。

——————————————————————————————————————

今天的目的地是斋普尔,据爱和的介绍斋普尔位于新德里西南250公里处,是拉贾斯坦邦首府,也是印度著名的古城。它是印度北方重镇,也是珠宝贸易中心。斋普尔被誉为粉色之城,与德里、阿格拉一起被誉为印度旅游之“金三角”。斋普尔有着粉红色的建筑风格,屋顶、墙壁,一律粉红色,连女性的纱丽也偏爱粉红色。人们把斋普尔称为“玫瑰城”,因为最珍贵的玫瑰是粉红色。实际上,斋普尔曾有过一个巨大的玫瑰园,是喜爱玫瑰的王公建造的,后来王室衰败,玫瑰园也荒芜了,但此名称仍沿用至今。斋普尔最引人瞩目的是它宏伟的建筑,它三面环山,无数楼阁庙宇隐藏在绿树丛中。斋普尔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国际上十分出名。

到达斋普尔,在酒店略事休息,我们便前往比拉庙游览

【比拉庙Birla Mandir】(入内参观)

比拉庙全称为“比拉·拉克希米·纳拉扬庙(Laxmi Narayan Temple)”,是一座巨大宏伟而且现代化的大理石建筑,坐落在Moti Dungri堡山脚,是斋普尔最主要的景点之一。在深绿色山体的衬托下,依山而建的洁白的比拉庙突显出圣洁和巍然。

我们来到比拉庙时,已接近日落。夕阳给比拉庙笼罩上粉金色的光,它白色的躯体变得红晕娇羞。爱和说这里供奉的是神灵毗瑟奴(一个印度教的三位一体的神)和他的妃子拉克希米(财富和好运的女神)以及家庭的保护神象头神Ganesh。

依旧是赤足入庙,干净得几乎透明的大理石表面可以看见倒影。彩色的玻璃上描绘着印度教圣典中的场景,庙内墙上的壁画讲述印度教一些关于湿婆神、象头神等的传说,可惜依旧是不准拍照。一些善男信女在供奉鲜花,顶礼膜拜。一位身穿黄衣有第一种性之称的婆罗门不断将善男信女的供奉放置在佛前。爱和说只有婆罗门才有资格走近佛像。

爱和对着精美的壁画给我们讲述了印度教敬奉的神祗。回国后又问了度娘,终于搞清楚了神祗们的关系。附一张从网上down的三大神关系图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分别是创造神梵天、保护神毗湿奴和毁灭神湿婆,其中梵天只在个别城市有粉丝(但他在东南亚却莫名得火,在曼谷曾经参拜的四面佛就是梵天!),毗湿奴不温不火却有着十大化身,用数量撑着场面,三人中的湿婆才是整个印度教最牛的大V,在印度到处都能看到这位三眼蓝胖子身影,连儿子象头神甘尼仕都是个小网红,人气完全不输于他老爹(对,是老爹,以前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婆还以为是女的呢)。说实话,印度教庙中的神象个个俊美无比,单单从面相来看,根本看不出男女呢。

有人说印度的建筑喜欢用白色,的确,来到这里便能印证,没有任何颜色能代替白色的圣洁和完美。庙的整体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墙上全部是印度教风格的壁画雕刻,门楣上绘有印度教象征永恒和宇宙的“奥姆符”以及象征吉祥和仁爱的“万字符”,琼楼玉宇一般,

比拉神庙是印度苐二大财团比拉家族的私家庙宇,其创始人冈萨亚·比拉结识了圣雄甘地,成为甘地坚定不移的追随者,带领整个家族为印度独立运动提供资金支援。当然他的政治投资赢得了丰厚的回报,由于政府扶持,比拉家族成为了把持印度经济命脉的名门旺族。

传说由于此庙是印度首批没有种姓限制的庙宇之一,因此,一贯反对排斥低种姓的圣雄甘地曾出席该庙建成后的第一场礼拜活动。不过本人对此传说抱以致疑,因为比拉庙建成于1986年,而甘地于1948年去世。也许此甘地非彼甘地吧。

转到神庙后面靠山的地方,阴凉处的大理石面脚踩上去还是挺凉爽的,不会觉得烫脚。远处山顶的Moti Dungri堡在阳光下泛着红光。

镜头拉近,班驳的城墙讲述着岁月的苍桑。

想以洁白的大理石为背景拍一张色彩对比强烈的照片,刚准备摆Poss,一个有着一双漂亮眼睛的印度小女孩跑过来要与我合照。得到小朋友的青睐,我自然乐不可支,欣然同意。

有趣的是一拍照,她就戴上她的小墨镜,把漂亮的眼睛都给遮住了,也许她认为戴上墨镜才是最漂亮的吧。

几经努力劝说未果,只好采取强制手段,用手机压住她拿墨镜的小手,终于拍下了她漂亮的眼睛。嘿嘿。

可爱的孩子总是招人喜欢的,小伙伴也高兴地与小女孩合影。  

面向城区的庙前的广场洁净清凉,秀一把刚刚学会的印度舞,好不得意。

再来一张标准的旅游照。

落日的余辉下,坐在洁白的石阶上与小伙伴们来一张合影。蓝天、黛山、白庙、红裙和我们的笑脸都涂上了一层金辉。

参观完毕,在神庙入口,小伙伴们又和导游爱和一起比印度心合影。

离开神庙时,太阳也快下山了,余辉给整个世界都抹上了一片金黄。

回首再望比拉庙,小伙伴们被眼前的美景吸引,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没有想到的是,看风景的我们同时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同行团中的刘老师拍下了这一风景,郑重其事的转发给了我们。

  

学过摄影的小伙伴拍出来的片片就是不一样的美丽。

走向停车场的路上,再次抬头遥望山顶的Moti Dungri堡。这次是没有机会上去看看了,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也许这就是人生了吧。

——————————————————————————————————————

接下来的行程是去享受皇室下午茶。

侍者红色的头巾,应该是国人对阿三哥的认知吧。

华灯初上,暖暖的灯光给静逸的皇家花园增添了一分华丽。

花园中大家围桌而坐,品偿着号称皇家的下午茶,愉快地交谈、拍照。

旅游团中79岁高龄的黄老师彼有点“老天聊发少年狂”的味道,穿着背心在园子里面转悠,忽地对侍者的红头巾产生的兴趣,拿来戴在头上,得意地摆头Poss让他老伴给他拍照,引得大家一阵惊叹,老爷子的身体也太好了吧。

趁爱和一个人坐在一桌,跑过去询问一些问题,没想到又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呵呵,还颇有画面感呢。

愉快的下午茶中夜幕悄悄降临。

华灯闪烁中,我们开心地离开皇宫。

——————————————————————————————————————

回到酒店,由瑜伽老师带领在酒店后院的草地上进行了45分钟的瑜伽课体验。

【瑜伽Yoga】

最早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瑜伽是一项有着5000 年历史的关于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的练习,起源于印度,其目的是改善您的身体和心性。

  

也许是咖啡喝多了,体验完瑜伽课,有的小伙伴们一点睡意也没有,聚在酒店门口对着手机学跳舞,喜欢跳舞的我当然也在其中,已经上楼休息的小伙伴也被我们忽悠下来一起玩乐。大家笑啊、跳啊直至尽兴过纷纷告辞回房间休息。

呵呵,完美的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