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有戚戚,是一种很奢侈的感觉

 走读生日记 2023-12-13 发布于浙江

7年前,曾在朋友圈留下这样一段感慨:

用文字表达本质上是一种发泄,有的发泄愤怒和怨恨,有的宣泄美好和感恩……,终归都是很私人化的事。每个人表达方式不一样,所以几乎不存在绝对的心有戚戚。偶尔引起所谓的共鸣,那是碰巧。意不在争论,只是自我疗愈。

早已忘了这是在怎样的一种心境下有感而发。此刻再看,我对心有戚戚的看法并没有什么改变。

继续分享李欣频文案带来的感触。

Margaret Young也是一个演员,并不为太多人所知。因为李欣频文案里引用她说的这段话,我经过查阅才知道她的身份,仅限于此。尽管我对她毫无了解,但我认同她这段话,以及她这段话里呈现的生活态度。或者说,一个人如果刚好活得符合了她这段话所体现的观念,势必对这段话会心一笑。

对我而言,心有戚戚的感觉一直是一种很奢侈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产生接近幸福的情感体验。

偶然读到一段文字,偶尔遇到一个言语行为默契的人,都有很大几率促生这种感觉。针对人而言,如果是在一场酒局上遇到这样的一个人,那绝对算得上一件幸运的事。不消说,会多喝一杯,举杯互相致意那一刻,酒会溢出香气。

这位演员的名字,让我想起这样一个人,还有一部电影一本绘本

人在大理,正为心向快乐的人营造“诗和远方的家”。我叫他姚哥,我在以往的文字里几次写到姚哥,也写到姚哥经营的诗和远方的家客栈楼顶观景平台上那盆玛格丽特

想起大理,玛格丽特和姚哥

电影的名字叫《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电影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值得一看。

绘本的名字叫《逃家小兔》,作者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7年前,读完这本绘本之后,我曾经感慨——也许,每个人都是一只逃家小兔。

我之所以想起这些,不单纯是因为“玛格丽特”这个名字,更是因为这位演员说过的这段话。奇妙的是,诗和远方的家客栈掌柜姚哥,电影里面的主角玛格丽特,还有“逃家小兔”,他们都是“反方向”生活的人。

我似乎突然之间发现了自己喜欢喝酒的原因,是酒,把我和杯子之间的相处增加了温度,让我不至于过于寒冷,也让杯子不至于过于脆弱。神奇的是,杯子并不能直接给杯中酒加热,我把杯中酒喝下去却涌起热血沸腾的勇气。

一年前,我写过一首短诗(假如算诗的话),题目就是《杯子》:

我告诉你
给你买一杯子
高硼硅耐高温
 
我们都不喜欢谐音梗
一杯子就是一杯子
玻璃透明
容量350毫升

此刻,我竟然在李欣频写给一家杯店的文案里,遇到我写这首诗的背景,以及背景之后我要袒露的心迹。

一个人与杯子相处,难免人为加深彼此的孤独。这时候确实需要另外一只杯子,需要给这只杯子赋予象征意义。至少,在我们冷落杯子的时候,可以让两只杯子互相陪伴。

至于杯子们会说些什么,并不重要。

我又想起尼采曾经说过的一句与“杯子”有关的话:在世人中间不愿渴死的人,必须学会从一切杯子里痛饮;在世人中间要保持清洁的人,必须懂得用脏水也可以洗身。

尼采所说的“杯子”,也是一种象征。不论怎样,绝大多数时候,还是活着的意义大于其他任何意义。换句话说,只有活着,一切意义才具备实际意义。

绝处逢生,让活着的意义分外生动。

你看,尼采的“杯子”必然包含“酒杯”。假如喝酒真的需要借口和理由,还有比安慰一只杯子更好的借口和理由吗?

一句经典文案的力量如此诡异!

 关于李欣频 

我爱你,我得不到你

广告副作用|也可以当做烂诗辨别指南

依赖久了,就更不能失去月亮

一年的尾声,开始相信起很多东西

 链接开哥 李白铁杆粉丝  

202312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