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笔不好,那就翻烂这些书

 Karl 2023-12-13 发布于云南
Image
我每天都会晨起持续写作,写作多年,也算是小有成就。谈起我的写作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想起自己读过的那些书。
多年的读写生活,我深知:先读而有写,有输入才能大量输出。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我的写作经验。
或许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我自觉读了那么多的书,可还是写不好呀,下笔总没有灵感,写一半就不想写了。来回琢磨着,终于有了一点念想,端杯水的功夫又思绪全无。
那是因为读得还不够多吗?
不是。
这和个人每个阶段读的书有关。正所谓:万恶之行,来于心,万字之文,来于书。
读书的内容和你现阶段的体裁不同,那就相当于药不对症。这对你的写作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使你的文章写出来的东西显得不伦不类,甚至晦涩难懂。
每个事情都有一个过程,写作尤其如此。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每个点做好了,自然会顺滑成一条线,下笔写作自然如有神助。
下面谈谈我写作的几个阶段的经验分享:

01

写作初期:矫正三观,厚积薄发

三观正,说明别人对你的做人处事,才会更加的赏识和羡慕。那么你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才有可信度,可认可、效仿和学习。
我的写作前期,曾经花费了三年时间一心读书。读的书籍无外乎三类:哲思、励志、为人故事(非传记)。对于这些书籍的选读,三观要正。
记得王宏甲老师曾在《世界需要良知》里面写到:“文学艺术最大的社会作用,是在钱财横行、权势霸道、人的精神流离失所的地方,发挥拯救人心的作用。”
那么,如果没有正确的三观、没有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没有激励和思考,怎么成为一个好的自己,写出好的文章呢?
说到这儿,那么建议大家写作初期,读一些有温度的故事,让自己爱上文字,再读点有哲思的文章,会激起你对事物的思考,自然过度成写作的欲望。
其次,你要了解伟人的经历和苦难,用眼睛看他们的经历,用心去品味他们的坚持。这会促进你面对生活的坚韧,更会使你的文章有一种顽强,拒绝无病呻吟。
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苦差事。
那么,尽力而为吗?
不,青春的定义是全力以赴!
热爱很珍贵吗?
是的,每一个写作初期的笔者必须配以坚持!
你只管向前,不要光看那些暗淡无光的日子。正所谓:读书是世界上唯一一件低着头往上走的事情!
我们只有先被文字打动或者触动,才能有写作的欲念。而这种欲念,正来自前人几经周折后,摸爬滚打后总结的经验。
读书,无非就是吸取前人经验最快最好的方法。
总结:
正确的三观,能让人受益一生;
一个明辨是非的大脑,可以保证每篇文章传递的正能量;
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会促进人面对一切的热爱,而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融入进我们文字的关键!
Image

02

写作中期:对标文本,多读经典

等写作进入中期时,我们读书的内容也要加以变换。这时候,“说教”类的书可以放一放,可以开启“实操”。
假如你是生活写作者(文章多以生活为主)。那么,建议你可以看一看孙犁先生的《野味读书》,以及他的十本集子。
假如你是自身写作者(文章多讲述自己)。那么,建议你可以多翻一番类似于史铁生先生的作品,《我与地坛》类。
假如你是偏爱美文,或以景物描写居多。那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再好不过了。(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
为什么?
我这里只讲散文。
原因在于,现在的自媒体平台,很多的文章几乎都是“散文”形式的“延伸”和“演变”。
比如情感类文章,像不像抒情散文呢?
观点类文章,像不像议论文章?
我在写作中期,读得并不是散文,而是长篇小说,当然各有所好。一部好的小说,有时会涵盖以上说的所有。
情感、思考、议论、觉醒、高潮、冲击等,这些东西,随便拿出来一个放到特定的文章体裁里,只要写好,都是一篇好文。
我读的小说,不是网络小说或爽文。而是地地道道的文学经典。像《人世间》《苔丝》《诺贝尔文学作家作品》等等。
这里恳君听我一言:
如果你立志终身投入与文学相关的创作事情,一定要保持阅读经典的习惯,认真研读前辈留下来的作品,去粗取精,将某些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或语言表达。
当然,千万别忘记:要学会筛选书籍!
人一生会品尝各种美味,但不代表每一样都是每日必吃;同样,世界图书那么多,也完全没必要每一本都要去读。
当你读了很多的优秀作品之后,你会发现:
哪些要精读,那些不需读,那些不入流有瑕疵的作品,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你的阅读审美已经一定的提高!
杨绛先生说:“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这些都会融进你内在的气质里。当你读过好书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优秀!”
还有一点就是,读过大量好的作品,你对自己的文章也会更加挑剔,而挑剔正是达到完善的必经之路。若没有挑剔,便没法进步。

03

写作稳期:博览群书,下笔成章

阅读写作没有终期,书海无涯,人生苦短,我们都要学会让自己成长!
下笔成章,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写作不停,读书也不能停!
当下,人人都在追求爆发式成长,我就将博览群书定格在稳定书写,赚取收益之后。
还是那句老话,学生时代就应该大量阅读,博览群书,于自己的一生都是非常值得投入的事情。
那博览群书就是没有读书“目的性选择”了吗?
不!博览群书的方向仍然是经典与古作。
此生最憾之事便是:读经典太晚了,不过好在现在有老师及时点睛,近年来,我不仅专心名著,更重拾了文言文的学习:陪其气,养其心!
Image
这篇文章最后再强调下:
初期写作,正三观;
中期写作,名著为辅;
稳期写作,加强修行。
愿大家:“集腋成裘,随遇而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