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前瞻:北大深圳医院利用人脐带干细胞技术治疗2型糖尿病

 仁和堂老军医 2023-12-14 发布于广东

北大深圳医院经过《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协会》批准,首次开展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医学前瞻:北大深圳医院利用人脐带干细胞技术治疗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理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减退,胰岛素降糖敏感性下降。持续的高血糖环境,胰岛素分泌功能长期处于高负荷压力下逐渐衰退。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发病前10年,胰腺β细胞的分泌功能平均衰退20%,此后衰退速度明显加快,每两年下降10%。

医学前瞻:北大深圳医院利用人脐带干细胞技术治疗2型糖尿病

目前,传统降糖药物是通过抑制抑制肠道糖吸收如阿卡波糖、减少肝脏内生葡萄糖如二甲双胍、以及体内葡萄糖清除剂多肽类降脂针等,都有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对胰岛分泌功能的恢复并无确切的证据;近年来开展的胰岛/胰腺移植技术,因其免疫排斥反应和昂贵的费用,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

2022年10月,北大深圳医院在著名的专业期刊《世界糖尿病杂志》(World J Diabetes)发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报道,披露临床实验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MSC)取材于人脐带中胚层多能干细胞,通过现代技术分化、增殖后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已经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取得可靠数据。报道显示,北大深圳医院内分泌科首次应用于16名2型糖尿病志愿者,通过为期16周的分次注射给药的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评估;反映控糖的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C肽等指标明显改善;16名患者降糖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6例减量超过50%,1例停用了降糖药;用药过程中4例出现发热反应,1例出现一过性低血糖,所有病例未发现肝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

这里要强调,北大深圳医院报告中的数据,只是少量病例的初级临床实验结果,距临床推广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可以期待通过医学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这一新的治疗方法取得更多安全可靠的证据,早日投入临床使用。

以上内容仅仅是医学研究进展的前瞻分析,仅供参考。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