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00+概念 为什么我们会给自己使绊?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限,指的是:为避免表现不好,故意提前放话或者为自己制造障碍。 例如,给朋友准备晚餐,提前放话:“我天生就是个不会做饭的人!” 类似的,别的同学都在紧张备考,有些同学却经常打篮球、上网吧。后续如果考得不好就说:“我只是懒得努力而已,要是下了功夫,肯定比现在考得好!” 在一般人印象中,阻力通常来自外部,是别人在使绊子,阻碍自己进步。但在不少情境中,最大阻力往往来自于自己,是自己给自己使绊。 从理性来看,自我妨碍并不可取。故意不好好备考,好处只是获得借口,坏处是浪费时间、考不好、影响后续发展,弊大于利。 问题在于,自我妨碍现象并不少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自我妨碍。之所以自我妨碍,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保护自尊,维护对自我价值的信任。 很多人都会尽力避免可能的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含义。自我妨碍就是一个便捷的策略。 不好好准备考试,如果考不好,有借口;如果考得好,就吹嘘。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自我妨碍都可以保护自尊。 第二个原因是,维护形象,让他人相信自己有价值。 相比自身实际能力的提高,如果一个人更关心别人对自己能力的印象,也会选择自我妨碍策略。 不好好准备考试,考不好有借口,可以维持公众形象;考得好有理由,可以增强公众形象。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自我妨碍都可以用来做印象管理。 这两种原因相互关联,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对内保护自尊,保护自我;对外管理印象,维护形象。 自我妨碍并非一无是处,偶尔用用可以。不过,如果习惯性运用,副作用就很明显。毕竟,一个主动给自己制造障碍、设定限制的人,都不太令人放心。别人会觉得这种人不靠谱,不敢给予信任,也不愿意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