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殊情况下的感冒如何用药,以及如何预防感冒(常见病:感冒)

 简单医行 2023-12-14 发布于云南

传播中医,人人自医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感冒症状,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那些不同表现形式的感冒吧。

最常见的,当然是在天气突然降温时,我们没有做好防护工作,遭遇了风寒的侵袭,而引发的风寒型感冒。表现为: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怕风,咽喉痒,呛咳、头痛身痛等。这种感冒怎么分阶段对症治疗,或者怎么将邪气扼杀在摇篮里,都在前面聊过了。

阴暑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感冒,发生在最炎热的暑天。古人称为“阴暑”,阴暑是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古时候没有空调,有的人贪凉,在室外过夜,就极容易发生阴暑。现代人因为空调、因为冷饮,也很容易发生阴暑。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

而且,由于夏季多湿气,阴暑往往会夹湿,湿邪滞留体内而引发胃肠道系统的问题,比如腹痛腹泻、脘腹胀满、呕吐等;湿邪滞留经络、肌肉而引起头身困重、四肢倦怠等。

应对暑湿感冒最常用的中成药,就是藿香正气水,组方: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小儿可以用泡脚的方式,或者将棉球蘸藿香正气水敷肚脐。

类似中成药:午时茶颗粒,组方: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山楂、枳实、麦芽()、甘草、桔梗、六神曲(炒)、紫苏叶、厚朴、红茶。功效: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单味香薷煎汤,也可以解决这类感冒之轻症。注意不要煎太久,久煎后,香气跑掉,效果就不太好,喝的时候要放凉来喝,太热喝了容易呕逆,因为这汤药有股特殊的香气。病有轻重之分,药有四时之不同,秋冬寒闭腠理厉害,这时非麻黄不足以发其汗;春夏毛窍开发,稍微用点香薷,就能够祛邪达表。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

这里要说明一点:有的人本来体内湿气就重,那么无论在哪个季节感冒,都会呈现出类似于“阴暑”的症状,即头重如裹、四肢倦怠、头痛身痛、胃脘不适等症状比较明显,这种情况也可以参考暑湿感冒的用药原则。

秋燥

秋季干燥,因此秋季发生的感冒,大多伴随干燥之象。初秋时,暑热尚存,此时感冒多为温燥型;深秋时,寒意已起,此时感冒多为凉燥型。具体表现就是嗓子特别干,尤其是素体阴虚之人,咽喉更是干痒、或干痛难忍。另外还伴有微恶风寒、低热、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舌红少苔等症状。此类感冒的治法,应以滋阴解表为主。

因为暂时没有针对此类感冒的中成药,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剂中得到启发,采用茶饮的方式来替代。

温燥:桑杏汤,组方:桑叶、象贝、香豉、栀皮、梨皮各3g,杏仁4.5g,沙参6g,水煎服。功效: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凉燥:杏苏散,组方: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杏仁各9g,苦桔梗、枳壳、橘皮各6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参考以上两方,我们可以采取简单的茶饮方、食疗方,来应对秋燥感冒:

温燥的轻症,可以用桑叶、梨皮、沙参泡水喝,或用三豆乌梅白糖汤作为食疗方,就是在三豆饮的基础上(红豆、绿豆、黑豆等量),加入乌梅和白糖,三豆饮清热,乌梅滋阴,白糖和中,相得益彰。如果咳嗽症状明显,再辅以盐蒸橙子、秋梨膏、川贝炖雪梨等食疗方。

凉燥的轻症,可以用苏叶、橘皮泡水喝,或者用乌梅陈皮白糖汤作为食疗方,如果咳嗽症状明显,再辅以花椒炖梨、烤橘子、大蒜红糖水等食疗方。

总的思路就是:滋阴为主,止咳为辅。温燥用辛凉解表的桑叶类,凉燥用辛温解表的苏叶类。

秋燥感冒不用另行推荐用药,症状严重时,可根据症状,选择相应的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类中成药,可以参考感冒的四个不同阶段用药。

少阳证

这里要提到一款感冒神药:小柴胡颗粒。之前讲了那么多推荐用药,却始终没有看到它的影子,那么,它在感冒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之所以一直没有提到它,是因为它并不属于治疗感冒的药;之所以又要强调它的神奇,是因为它经常在感冒过程中发挥神奇的作用。而它的神奇与否,完全取决于你使用它的时机。

它使用的最佳时机是:寒化热的时候,出现低烧、嗓子干痛,或寒热往来,以及胃口不好时。

当然,也有人在感冒刚开始时就使用小柴胡颗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人在高热阶段使用,也效果良好。那是因为各人体质不同,进入少阳证阶段的时间有先后,表现也各不相同。

尽信书不如无书,此药安全系数很高,各位可以灵活掌握。其实,小柴胡汤之所以这么好用,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知道自己感冒了,等邪气到半表半里时、人开始难受的时候,才想起来吃药,而这时,正好是小柴胡汤所擅长的时机。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组成:柴胡、姜半夏、黄芩、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功效: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此方重在和解,当邪气进入到半表半里之际,或者本身就是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被风寒之邪侵袭,就比较容易出现小柴胡汤的适应症。

所以有句话说:稀里糊涂小柴胡!虽然笼统了一点,但是我们确实会遇到很难辩证的感冒,忽冷忽热,心情烦躁,胃口不好,这时候,不妨试试小柴胡颗粒,根据大家的经验,每次三包,才会建奇功。因其重在和解,轻在攻伐,在使用时也可以搭配其他药物,以调解员的身份相助。

预防

如今的大环境,各种病毒层出不穷,各种外感病防不胜防,如果纯粹希望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下面提供三个方案,适应三种不同体质的人群:

体质偏寒的人,推荐甘草干姜汤(炙甘草和干姜的比例是2:1,日常使用一般取炙甘草12克、干姜6克即可),此方在新冠期间,也曾被广为推广,有很多人就是将之作为日常茶饮,而避过了新冠。当然也有不灵验的,一方面跟自身体质有关,另一方面跟所处环境有关。

体质偏热的人,推荐一款茶饮方:桑叶6克、白菊花6克、防风3克、生甘草3克,沸水200毫升冲泡,可加适量冰糖,代茶饮。此方相比于甘草干姜汤来说,热性大减,又不甚寒凉,非常适宜。

气虚体弱的人,平时经常自汗,或者还有慢性鼻炎的人,推荐吃一段时间玉屏风颗粒,组方:黄芪、防风、白术,把体表加固一下,不仅可以预防外感侵袭,还可以缓解鼻炎症状。有的人特别容易中招,反反复复感冒,也属于卫表不固,要抓住不感冒的那段时间,吃玉屏风颗粒进行益气固表,加上其他方式,来增强体质。

注意:以上方案适合用于预防,如果已经感冒了,则需要按症状按阶段进行治疗了,这些方案就不太合适了,尤其是玉屏风颗粒,因其固表作用,容易闭门留寇。而寒邪进来就要用各种发汗解表,切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