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果为助”之二十八:菠萝蜜

 史仁杰大夫 2023-12-14 发布于江苏

  菠萝蜜是南方出产的水果,原产于印度,在唐代传入我国。在我国主要出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一带。菠萝蜜又有曩(nǎng)伽结、婆那娑、阿䔒亸、牛肚子果、树婆罗等别称。李时珍说:“波罗蜜,梵语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安南人名曩枷结,波斯人名婆那娑,拂林人名阿䔒亸(duǒ,皆一物也。”就是说,菠萝蜜的名称来自佛教,因为此果味甘甜而称之为“蜜”,安南(古代越南)人称之为曩枷结,波斯(古伊朗)人称之为婆那娑,拂林(东罗马帝国)人称之为阿䔒亸。

  《本草纲目》说菠萝蜜气味甘、香、微酸,平,无毒。”具有“止渴解烦,醒酒益气,令人悦泽”的作用。是说菠萝蜜甜中带微酸,性平而不温不热,亦无毒性。具有止渴除烦,醒酒解酒的作用,还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经常吃菠萝蜜可使人开心、容颜有光泽。

  现代研究发现,菠萝蜜含有类胡萝卜素、类黄酮、香豆素、吲哚、异黄酮和白藜芦醇等植物营养素。而类胡萝卜素有减轻焦虑的作用。菠萝蜜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对身体健康和美容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李时珍说波罗蜜有“令人悦泽”的作用,是符合现代科学的研究结果的。

  菠萝蜜核的气味与菠萝蜜的肉相同,都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李时珍说菠萝蜜核中的果仁可以炒熟后吃,其肉色有点像栗子,非常好吃。

  比《本草纲目》早成书140多年的《滇南本草》说菠萝蜜的核仁有非常好的养生作用,谓:“核中仁,煮炒食之,补中益气,轻健不饥。久服乌须黑发,延年固齿。老人服之,步履如少。妇人服之,生血、和血,退骨蒸之烧,百病不生”。因为《滇南本草》的作用为滇南人,当地出产菠萝蜜,他对此物是有实际了解和体会的。如果真如《滇南本草》所言,菠萝蜜的核仁似乎集黄芪、何首乌、灵芝、当归、地骨皮诸药于一身了,但现代人在吃菠萝蜜时,总是将菠萝蜜核丢弃,现在看来简直有些暴殄天物了。

  虽然李时珍说菠萝蜜是平性、无毒的,但有人吃了菠萝蜜之后会有皮肤潮红、瘙痒、风疹块甚至腹部疼痛等过敏反应的症状,说明菠萝蜜可能是偏热性的。所以对平素便秘、面红、容易有风疹块,皮肤易出疹子、瘙痒的人,对菠萝蜜要慎吃或少吃。如果在吃之前,将菠萝蜜果肉在淡盐水中浸泡数分钟后再食用的话,可明显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