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师说》理解性默写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2-15 发布于山东

《劝学》

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

3.《荀子·劝学》中的“                           ”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

5.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7.《荀子·劝学》中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8.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9. 《荀子·劝学》中,用“                       两句说明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来好好学习罢了。

10.《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师说》

1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12. 韩愈在《师说》中,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指明择师标准是学道的两句是“                         ”。

13.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习道,与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14.韩愈在《师说》中,说明从师与年纪无关,除了“年纪比自己大的、懂得道理本来就比自己早的”的人,还有“              ”的人。

15.韩愈在《师说》中,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                    ”。

16. 韩愈在《师说》中,用“                             ”两句高度概括了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学于师的心理。

17.在《师说》中,韩愈用“                    ”两句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18.在《师说》中,韩愈用“                    ”两句感叹士大夫之智竟然赶不上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

19.《师说》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是“                      

20.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句子是“                   ”。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之所学也

2.不积步,无以千里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

4.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而不舍,金石可

6. 君子学而日参省乎,则明而行无过

7.马十驾,功在不舍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

14.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

15.是故圣圣,愚

16.位卑足羞,官盛

1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