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蔗甜了

 hkfg86 2023-12-15 发布于河南

甘蔗是我们这些出生在钱塘的农民孩子,小时候秋冬时节唯一的零食和快乐。

我刚刚会蹒跚走路,父母响应政府号召,钱塘江滩涂围海造田出来的“围垦”,需要垦荒,因为5口人有大约100元钱的奖励,父母便决定带着我们姐弟三个,搬到了当时还是盐碱地的围垦,开始了新的生活。

图片

那时日子是苦的,物质极度匮乏,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哪怕农民自己种出来的庄稼,挑品质好的全部卖给供销社,供应给了城里人。只有歪瓜裂枣、残菜剩叶留下来,生产队里按照每家每户,分成一小堆一小堆,抽签后各自领走。好在农民每家都会有一小片自留地,可以按照自己家的需要,种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也许做父母的都特别疼爱孩子,父亲每年会在门前的自留地里种一些甘蔗,到了秋冬季节,作为我们姐弟几个的零食。因此,小时候最甜蜜的时光,便是晚饭后,父亲拿一个手电筒,去自留地里拔一根甘蔗回来,用专门的甘蔗刀,呲溜呲溜地削干净甘蔗皮,再切成一小节一小节,均匀地分给我们姐弟几个,而且每次不忘给母亲也递上一份。父亲对母亲,总像对儿女一样的呵护着,有好吃好喝的,有留给我们的,一定会有母亲的。而他自己,则吃最硬的甘蔗根和几乎没了甜味的甘蔗梢。一家五口,在昏黄的灯光下,围坐在一起,嘴巴吃着甘蔗,喉咙里清甜的甘蔗汁顺溜地滑到肚子里,耳朵听着父亲和母亲唠着外边的世界,唠着家长里短,眼里是相互充满着爱的家人……这些记忆里的片段,虽然一晃已经过去几十年,至今一幅一幅如同眼前的画卷,清晰如昨,回忆起来的味道比甘蔗更甜。

图片

父亲在自留地种甘蔗,另外一个目的是甘蔗成熟了可以卖到城里去,换成钱。每当天气变化无法下地集体劳动时,他会割上几捆甘蔗,一根一根仔细地擦掉甘蔗上的尘土(但一定不会擦掉甘蔗上的一层“甘蔗白霜”),101捆打成捆,天不亮就用自行车带着,骑行3-4个小时到城里去卖。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父亲在城里路边或街头卖甘蔗的情形,听父亲叙述的样子,一定是自卑、委屈、羡慕、尴尬什么样的心情都有的。父亲出门卖甘蔗,吃带去的冷饭,喝带去的冷水,抽人家扔地上还没抽完的烟蒂,能省的全省了,从无怨言,是后来他老了,自己当做故事讲给我们听,我们才知道的。不过,卖得好价钱了,回家时,还不忘给我们姐弟带一些城里孩子才有得吃的水果糖、饼干什么的。记得有一次,父亲回来时,脸蛋被冷风吹得暗红,清水鼻涕都糊到嘴唇上乱糟糟的胡子上去了。但是,他一到家,自行车还没放稳,就满脸笑容地从衣服兜里掏出来两瓶雪花膏,一瓶给母亲,一瓶给姐姐。为此,我还哭了鼻子,怪父亲没给我买。这时,哥哥出来笑话我:“说那是给女人用的东西,你一个男孩有啥用?”我不管,从那以后,每次洗完脸,我都要偷偷蹭到母亲或姐姐面前,让他们给我脸上也涂上一些“香香”。

图片

后来,我长大了。在不同的地方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总是离家的时候多,在家的时候少。每当秋冬,带着老婆、孩子回来探望父母,父亲总会提前准备好甘蔗。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我们仨就是吃甘蔗。我常常是一口气从甘蔗梢吃到甘蔗根,吃到打嗝为止,即使嘴巴里面吃破了,也要吃过瘾。父亲告诉我们,吃甘蔗就像过日子,一定要先从不甜的地方吃,才会越吃越甜。临走了,一定也是捆得整整齐齐的甘蔗,早早地放到我们的汽车后备箱里。在城里生活的日子,甘蔗一上市,我总会去买来吃,但怎么都没有父亲种出来的甘蔗脆甜多汁,味道差很远。

图片

再后来,父亲走了。我再回家的时候,吃不到父亲种的甘蔗了。没了甘蔗的秋冬,家里似乎少了很多温暖和阳光。我知道,自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都开心不起来。前些年,母亲也开始身体衰弱起来,尤其是中风后,记忆力快速退化,很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我想让母亲跟着我在城里生活,可是,母亲呆不了几天,就想回家。母亲得的阿尔茨海默症,最需要的是陪伴。2021年底,疫情肆虐,我在城里的生意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关掉了好几家门店。妻子宽慰我:“钱没了,咱们可以一起努力再赚。但是,老娘没了,这辈子咱俩肯定要后悔。”于是,我和妻子索性关掉了全部城里的直营门店,回老家农村来生活。一来可以早晚陪伴老娘,二来休整下自己,等待时机再出山。

图片

回到农村生活的这个想法,其实还有一个引子。2021年下半年,我有幸老家的村里列为乡贤,号召我们回乡创业经过反复考察,思来想去,我们在离家1公里的江东村,选了一座农民房,准备把公司、咖啡馆、咖啡培训都落地到这里来。不过,房子租下来后,看面积实在太大了,当时疫情的走向扑朔迷离,我们心里是没有底的,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后来跟这边的同学商量,他建议我开一个带商务功能的饭店。说干就干,叮叮当当装修了半年,私房菜+咖啡馆的奇葩商业组合,在大江东的腹地农村开张了。这里前后左右都是原地生活了50年的农民,除了一家简陋的农村小超市,周边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商业门店。即使是到3公里外的小镇街上,商业也完全是没有氛围,城市里的那种时尚和热闹,有着巨大的差距。当我在朋友圈发布开张的消息后,在众多人看来楼老师开始“养老”好在根在钱塘,开出来后,承蒙朋友们捧场,咖啡馆一时间成了江东地标性的网红打卡点。之所以网红,大概就是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各种反差吧。

图片

今年,疫情过了,我88岁高龄的母亲,也驾着仙鹤走了。我那位城里生活惯了的“阳台农民”老婆,感觉有些许放飞了她不止想在“钱塘别院”这个小小的花园里,伺弄这些花花草草。她想做真正的“农民”,要自己种菜、种瓜、种各种她想吃的东西!天哪,拗不过她,我只好跟村里软磨硬泡租了2亩地,开启了我们俩的半商半农的日子。

那么大一块地到底该种什么我俩根本不懂地道的农民都知道随四时变化,地里该种什么。春节过后很久了,母亲的后事基本料理好了。我们看到有人在自己门前屋后自留地里种甘蔗,于是,我俩不约而同想要种甘蔗。老婆知道我爱吃,便在网上到处搜罗攻略,买来各种甘蔗试吃,最后通过网购买了几乎大半车用来种的甘蔗,以及各种农家肥。不过,网上攻略虽然很详尽,要亲自动手,还是感觉无从选择。所谓“一说就会,一干就废。”大概就是这意思。无奈,只能花钱雇邻近的农民大哥大嫂来帮忙栽种养护

图片

俗话说“甘蔗好吃活难干”。甘蔗种下去之后,自己是不会在土里长成甘蔗的。松土,栽种,覆膜,除草,培土,施肥,灭虫,扒叶……没有一样是轻松的。隔三差五,我俩就到田间地头去转转看看,眼看甘蔗一天天长大,心里充满了期待。当成片甘蔗林,风一吹过沙沙响的时候,周围的邻居们,开始羡慕我们的甘蔗地了。反正一些朴实的溢美之词,就像父母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那么的舒服,心里别提多美了。

国庆节后,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啦。看着甘蔗已经高过2米,应该可以解馋了吧?于是,趁着夜色,回家时偷偷去拔了一根塞车里。回到家尝了,确实还没啥甜味,不够成熟。邻居老人们说:甘蔗要西北风起,下了霜才甜,才能吃。庄稼都顺节气,瓜不熟蒂不落,心急哪能吃得了甜甘蔗?再过了些日子去田头,发现比我们还馋的人,已经在拔我们的甘蔗吃了。在农村里,乡里乡亲,我拔你一根甘蔗,你摘我一个葫芦,都是正常的。不过,那些告诉要下霜才能吃的,为什么他们先下手了?不行,我也要吃!我这老馋猫实在忍不住了。这些天,几乎一天去拔一根,可我怎么觉得甘蔗还是没啥甜味呢?一点没有记忆里父亲种的甘蔗的味道。看着那么大一片甘蔗,我还是很开心,朋友圈先发出去了,真诚邀请朋友们来我这里吃甘蔗。

图片

我专门给在城里生活的,好久没有回来的儿子儿媳妇打了电话,告诉他们:甘蔗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