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世人都知道苏轼有好弟弟苏辙,却鲜少有人知道他还有好儿子,苏轼的

 渐华 2023-12-16 发布于山东
后世人都知道苏轼有好弟弟苏辙,却鲜少有人知道他还有好儿子,苏轼的一生有四个孩子,分别是:苏迈、苏迨、苏过、苏遁(一岁多就夭折)。

苏迈是苏轼的大儿子,是他和妻子王弗所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苏迈都陪伴在苏轼身边。
 
苏轼在湖州被钦差带走时,是苏迈一路跟随,照料父亲。苏轼在御史台被关押期间,是苏迈每天送饭。苏轼被贬黄州后,也是苏迈一直陪伴着父亲一路风餐露宿。
 
苏迈在八岁时失去母亲王弗,十岁时由继母王闰之照顾,王闰之对待苏迈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苏轼因此对王闰之充满感激,他对王润之说:“三子如一,爱出于天”。
 
 
苏迈没有继承到苏轼的天赋,他的才能相比起自己的父亲,并不出众,但他性格朴实,为人也稳重,苏轼曾看着他写的诗调侃:“我的儿啊,你的才华适合当一个县官。”
 
但调侃归调侃,苏轼对他的长子苏迈还是非常用心的培养,苏迈靠着勤奋,在22岁时考上了进士,只是由于当时收到父亲的贬谪牵连,无法出仕,苏迈就只能一直在黄州陪着父亲苏轼。
 
苏迈和苏轼在一起,父子俩也会经常讨论学问,他们曾经对鄱阳湖畔的石钟山为何取名石钟,做了许多假设,但始终不得要领。
 
苏轼在元丰七年获准离开黄州,而苏迈也得到朝廷的安排,被派往江西的德兴县担任县尉。父子二人同行,一同夜探石钟山。随后,苏轼将这段经历成了《石钟山记》。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对苏轼对于他们父子俩的一种对学问的热爱以及追求真理真实体现。
 
苏迈要去江西上任的时候,苏轼给苏迈送了一方阳台,斌仔阳台上刻了四句铭文,他叮嘱苏迈说:“这是你第一次参加工作,希望你记住四句话:读书学习要如饥似渴,追逐名利要如履薄冰,钱财收入要乐善好施,判决断案要爱惜人命”。
 
苏迈对于父亲苏轼的话,自是牢记于心,他在任时,为当地的百姓果然做了很多好事,苏轼知道后,就非常自豪,还写信给老朋友陈季常夸儿子,说:嘿,我家苏迈做官,真有我这个老父亲的风范。#历史##人物#
 
苏轼一生太能惹事,敌人多到防不胜防,苏迈也难免受牵连,一生官途坎坷,只做过几任小官。
 
苏轼被流放至海南时,苏迈已经近四十,他依然是这个家中最可靠的长子,在父亲被再次贬谪之后,他匆匆赶至惠州,承担起镇守后方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