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氏家风育高才

 安之若素藏书阁 2022-11-07 发布于甘肃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家三父子占据唐宋八大家三席,这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个耀目的文化传奇。自北宋开国以来,眉山考中进士而出仕的人接二连三,就连宋仁宗皇帝也惊叹:“天下好学者皆出眉山。”是什么原因铸就了三苏父子的文气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良好的家风家教,父子三人为人、为文、为政,都被后人推崇为理想的标杆。苏门家风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超越一宗一脉的意义,闪耀出熠熠生辉的文脉之光。

“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三苏”家训的每一个字都是苏氏家族历代变迁的见证,也是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养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苏门家风闪耀着的文脉之光将激励我们不忘来时路,以孝道、以豁达、以德政,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做新时代的开拓者。

一起看看“三苏”的家风家教

【名人家教·胜白说的作品】

苏氏家风育高才

文\本刊特约撰稿 曾庆江

最近,海南正式启动桄榔庵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这使得苏轼与儿子苏过在桄榔庵朝夕相处的故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苏轼晚年被贬海南,人们常用“东坡不幸海南幸”来形容这一事件。不过,可能在当时的苏轼看来,身处南荒之地令他感到最幸运的,应该是还有小儿子陪在身边。父母严慈相济、兄弟情谊深厚、儿子孝顺上进……回顾苏轼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良好的家风及家人的支持,正是他能够成为文章大家、坦然面对各种困厄的原因之一。

      父母严慈助子成才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令人叹为观止。苏氏如此人才济济,与他们一家正直善良、笃实好学、志存高远的家风分不开。

苏氏一门的家风从苏杲、苏序时代就已经形成。苏杲、苏序分别是苏洵的祖父和父亲,他们都乐善好施,常救危扶困,为子孙后代树立了榜样,在家乡有着很好的口碑。到苏洵这一代,因家境比较殷实,年轻时苏洵并不喜欢读书,多游山玩水。到二十六七岁,苏洵开始刻苦读书、手不释卷,最终成为大学问家、大散文家,可谓是大器晚成。“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勤奋读书的故事被写入《三字经》,至今被人传诵。

  苏洵在自己刻苦攻读的同时,还时常引导孩子们读书,并加以严厉督促,这使得苏轼兄弟从小就饱读诗书,为后来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苏洵还将自己游览名山大川的经历感受讲给孩子们听,丰富了苏轼兄弟的见识,让他们从小就有胸怀天下的广阔视野。
  由于苏洵经常外出游学,日常教导苏轼兄弟的任务就落到了母亲程氏肩上。程氏是名门闺秀,知书明理,在悉心照顾一家人生活起居的同时,常引用古文教育苏轼、苏辙。她教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被传为佳话。范滂是东汉名士,学问和气节皆受敬重,因清正廉洁遭人陷害,即将赴死。范母鼓励儿子说:既然已经有了好名声,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呢。苏轼听后颇为感动,并向母亲询问:“如果我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答应吗?”程氏回答:“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年少的苏轼立下了远大志向。
  苏轼在父母严慈相济的教导下成才,成家后他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也较为严格,最终使他们都有所成就。苏轼的三个儿子中,受其影响最大的当数苏过。苏轼仕途辗转,几度沉浮,但即使被贬到荒凉的地方,他仍坚持读书写作,督促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儿子苏过好好读书。在苏轼的悉心教导下,苏过表现出过人的才华,颇有文采,时人称之为“小坡”。就连苏辙也感慨地说:“吾兄远居海上,惟成就此儿能文。”
  兄弟情深共度危难
  苏家良好的家风还体现在兄弟情深上。苏轼和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苏辙从小就感情深厚,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学成之后又跟随父亲出川,并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双双高中进士。
  苏轼到陕西凤翔上任,这是兄弟二人第一次分别。苏辙一路相送,直到郑州才依依惜别。苏轼特地写诗送给弟弟,“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明知分离不可避免,心中尽是不舍之情,希望弟弟能够铭记和自己的约定,能早日重逢,一起在灯下讨论学问、在雨夜听萧瑟。此后,为了表达对弟弟的关切和思念,苏轼创作诗文寄给苏辙成为一种常态。
  在苏轼写给苏辙的诗词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他在密州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以月起兴,以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已成千古绝唱。每当苏辙生活工作不顺时,便会收到苏轼的诗文或信件。
  在仕途方面,苏轼的遭遇比弟弟曲折许多,所以苏辙经常在想办法营救哥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下狱,苏辙马上将兄长家小接到家中安顿,并一再上书神宗皇帝,希望能够免除自己的官职为兄长赎罪,实在不行自己愿意替哥哥一死。兄弟情真意切,可见一斑。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至海南儋州,苏辙被贬至广东雷州。兄弟两人在藤州相会,苏轼强作欢颜安慰弟弟:“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随后苏辙送苏轼赴海南,一路上兄弟两人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几百里路竟然走了整整二十五天。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是兄弟两人的最后一面。
  居住在儋州桄榔庵期间,苏轼和弟弟的书信往来和诗词唱和不断,字里行间尽是牵挂。约三年后,苏轼病逝于常州,他临死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再见弟弟一面。苏辙哭着为哥哥写祭文,其中的句子“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和苏轼当年在“乌台诗案”中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写下的“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一样令人无比动容!
  伴父渡海至纯至孝
  苏氏良好的家风还体现在晚辈对长辈的孝顺上。苏轼兄弟对父亲苏洵和母亲程氏非常尊重孝顺,给自己的子女作出了表率。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都对父亲非常孝顺,多次受到父亲牵连也毫无怨言,反而尽最大努力照顾屡屡被贬甚至身陷囹圄的父亲。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正处于“乌台诗案”的旋涡中,正在准备进士考试的苏迈放下手中事务,专门照顾父亲,还四处奔走托人申诉营救。苏轼被贬黄州后,苏迈又陪同父亲一起前往贬所。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离开黄州的苏轼在苏迈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位于鄱阳湖畔的石钟山,并创作了流传千古的《石钟山记》。苏轼被贬惠州后,苏迈又主动向朝廷请求到韶州(今广东韶关)任职,以方便照顾父亲。苏轼被贬海南后,苏迈承担起照顾苏家留在惠州家眷的任务。苏轼从海南北归时,苏迈自广州陪伴父亲北上,直到常州。
苏过作为苏轼的小儿子,常年生活在父亲身边,尤其在苏轼晚年连遭厄运时,更是和父亲形影不离,悉心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可谓至纯至孝。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苏过在惠州陪伴父亲多年。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苏过毅然抛妻离子随父渡海,前往南荒之地。在海南的三年,是苏轼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期。苏过在父亲身边,一方面是父亲精神上的慰藉者,另一方面是父亲生活起居的照料者,此外,还是父亲事业上可靠的协助者。回过头看,苏轼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能写出这么多佳作,并在敷施文教、培养人才等方面有所建树,离不开苏过的默默付出。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苏轼遇赦北归,苏过陪伴父亲辗转回到常州。在苏轼去世安葬于河南汝州后,苏过为了看守父亲坟墓,更是举家迁往汝州。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苏过病逝,被安葬于汝州东坡墓地之东南,继续陪伴父亲。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