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苏轼家族的6个教育锦囊送给你

 超然书馆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在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长的行为示范、规矩约束和陪伴引领,带给孩子的影响和支持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本期我们聚焦苏轼家族的家庭教育故事,希望家长们能从中受益,成为有智慧、有方法、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优秀家长。

人类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父子三人皆享盛名、千年之后依然不朽的,似乎也就只有同列唐宋八大家的苏家父子了:父亲苏洵、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

“三苏”各有成就,都有名篇传之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苏轼,他大气磅礴的诗词、坦荡旷达的性格、心忧黎民的操守、穷达多变的人生,甚至他所创造出的美食,至今仍然在中国人的文化血脉、精神追求、人生态度乃至生活日常中找得到印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这样浅易爽朗的词句,让苏东坡这个名字更易被人记住、为人乐道。

从家教家风的角度

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培养出了苏东坡这样

“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林语堂语)

的杰出人物?

一起来看

⬇️⬇️⬇️

1

做好自己,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课

先从父亲苏洵说起。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散文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除了和两个儿子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的名字和事迹还因为进入了《三字经》而广为传扬。《三字经》里有这样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小时候读书不努力,到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这一年,正是儿子苏东坡出生之时。

也许是孩子的出生刺激了作为父亲的苏洵,苏洵在27岁后一改之前的漫不经心,潜心向学,勤于著述,不仅自己在学识上取得成功,得到当时的文坛宗师认可,还给后辈作出了发愤努力的榜样,成了教育孩子努力学习的典范。

苏洵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只要在家,就要亲自督促功课,离家外出,则叮嘱夫人务必让孩子们读书。苏东坡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亲读书的情景,追忆自己深受父亲的影响。苏东坡十来岁时就已经博览群书,“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弟弟苏辙,也和哥哥一样努力学习。两兄弟常相互讨论、互相启发激励,倒是省了父亲不少力气。

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苏洵给苏轼、苏辙兄弟作出了好学的榜样,不仅自己发愤读书,还亲自指导儿子深研史书、探讨国家兴衰之道,两个儿子天分过人,很快在熟记经史和书法上,雏凤清于老凤声,父子三人共同学习、共同赴京参加考试,也成为当时一大佳话。

虽然苏洵没能像两个儿子一样科考及第,但两个儿子的学识文章、政治立场都深受父亲影响。

2

重视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发展

和世界上大多数父亲一样,苏洵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在《名二子说》一文中,苏洵讲述两个儿子名字的含义:

“轼”是古代马车前方供人抓握保持稳定的横木,“辙”是道路上车马行走的印迹。

轼没有车的其他地方作用那么大,但是去掉了轼的车就不再是完整的车;

辙看起来没有用处,但所有的车都要沿着车辙走,而说起功劳的时候,没人会想到车辙的贡献,当车倒马毙的时候,祸患也影响不到车辙。

有才干有作为的人容易招祸,苏洵希望两个儿子既有才干,又能避开灾祸。

用今天的话来说,像车轼一样有用但没什么存在感、像车辙一样有用而不争功不担责,安处于祸福之间。

既担心儿子没有才干,又担心儿子因太有才干而招祸,这也是我们至今还经常会看到的一些老父亲的矛盾心态。

苏洵的个性是比较内向严肃的,疾恶如仇,甚至有些固执古板;而苏轼外向开朗、有话就说常管不住自己,有点儿像自己的祖父;苏辙则沉稳内敛,更像父亲,苏轼在诗中称其弟“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

但苏洵并不要求两个儿子都像自己一样,给了儿子个性发展的足够包容。

在父亲的教育下,相差只有两岁的苏轼、苏辙两兄弟,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兄弟友爱的典范。《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对此,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校长金艳说,父母对孩子有很多期许,希望孩子诚实勤奋,有责任、有担当,富有家国情怀……这些期许都应融入到家教家风中去,并且要“碾碎了”与孩子讲一讲“为什么爸爸妈妈希望你成为这样的人”。

3

爱子,教之以义方

母亲对苏东坡的教育也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苏东坡幼年时,父亲常年在外求学,主要是母亲对他进行教育。劝夫以进、教子以学、贤惠持家,苏轼、苏辙的母亲程夫人被与孟子之母、岳飞之母相提并论,留下了慈母、贤母的伟大形象和英名。

苏辙在给苏轼撰写的墓志铭中,追忆了母亲教育苏轼的往事:“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可见苏母不仅能识字读书,还能给苏轼讲授、提炼思想加以引导。

苏母最著名的教子故事载于《宋史》的苏东坡传记中:

她在给苏轼讲汉书《范滂传》的时候,苏轼听完范滂清高自守、舍生取义,范母含悲忍痛支持儿子的故事,心中震撼,问:我如果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允许吗?母亲回答:你如果像范滂那样,我又怎么能不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呢?自此之后,苏轼更加发愤努力,以天下为己任。

这个故事,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一样,成为经典流传。苏轼的一生,面对权贵宁折不弯,在朝廷政治斗争中坚持自己的立场,到一地为官则造福于民,他的为政观、为民观、为事观,都能看到范滂这样人物的烙印,这与母亲对他从小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有这样的母亲,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明哲保身、墙头草似的儿子呢?

4

管理好自身的行为规范

《苏母传》的作者蒋蓝还讲述了另外两个程夫人相夫教子的故事: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在《赤壁赋》中非义不取的思想情操,与程夫人“不发宿藏”的教育观念息息相关。

当年,苏家刚搬进眉州纱縠巷新居,偶然间发现府内陆下有一个瓮,众人很是兴奋,猜测瓮里或是有前人窖藏的金银珠宝,想打开来看。程夫人却下令阻止,告诉众人“非己之物,勿动其心”,后命人将坑重新填平,谁也不准挖取。苏轼便是在母亲这样的言传身教中,立下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做人准则,苏家不贪财、不妄取、自尊自爱的家风和操守也由此代代相传。

不论是“不发宿藏”还是“不残鸟雀”,这些教导与读书并无直接关系,但却十分重要。蒋蓝说,“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家风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父母管理好自身的行为规范,做好孩子的榜样,无形之中就能培养出生活的优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校长何光友说,程夫人的教子之道进一步说明“修身”对于父母的重要性。“当你的孩子想和你在一起、想成长为你的样子,就不用再去教他什么了。”

5

不吃苦中苦,难知甘中甜

为了支持丈夫苏洵外出求学,苏母独自在家抚养教育孩子们,操持全家生活,也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吃苦耐劳的精神。

蒋蓝介绍,程夫人从不对自己的孩子娇生惯养,为了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还专门发明了“三白饭”。“三白饭”就是一撮白盐、一碟白萝卜和一碗白米饭。不吃苦中苦,难知甘中甜,正是年少时母亲要求的“日享三白”,让苏轼屡经贬谪,却仍能坦然以待、苦中作乐。

流放岭南时,粗糙的胡饼也能吃得津津有味;流放黄州时,辟出东坡荒地,亲自下地种粮种菜;流放海南时,在没有米粮吃的时候,发现了生蚝的美味……在颠沛流离、粗茶淡饭中“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的背后,都有那位伟大母亲的影子。

6

支持孩子,吸引孩子,但不控制孩子

苏东坡出生时,祖父苏序还健在。老人家虽然不参加考科举,但也读书,兴致来了也作点儿诗。老人家识见非凡、精力过人、胸襟气度开阔、慷慨好施,在当地有很好的声望。

苏序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颇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是给后辈创造安心读书的环境和物质条件。苏家虽然谈不上是豪富之家,但祖上传下来有田地,家底比较殷实,苏序又很有理家的头脑,这样苏家的孩子们可以一心向学而不用为生计焦虑,家中还有不少书籍供孩子们阅读。苏序的三个儿子读书都很成功,苏澹、苏涣都考中了进士,苏洵虽然科考失败但才名为当世公认。

二是认为读书是“读大义”,诗词不过是抒发心志的载体。苏序自己也读书,也写诗,据说年纪大了,读书反而比年轻时候更勤。读书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完要能明白担当大义,能明白道理;作诗词不可以空洞无物、卖弄辞藻。我们后来从“三苏”的作品和文风来看,真有乃父乃祖之风。

三是对孩子的教育保持宽容的态度。苏洵小时候不爱读书,两个哥哥都考中了,苏洵却每次都铩羽而归,父亲苏序并不苛责,反而愿意相信儿子以后一定会改过上进,对儿子27岁之后才开始发愤学习加以支持。

苏序的这些做法,在苏洵对儿子们的教育、苏轼兄弟对下一代的教育中,都能找到延续。

家庭教育的要义

在于鼓励孩子培养品格和德行

修身立志

在于鼓励孩子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长大后有所作为

这个过程

是家庭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的团体赛

而父亲、母亲尤其重要

来源: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

文 | 刘华蓉、马晓冰

编辑:向颖   |  审核:刘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