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

 RK588 2023-12-16 发布于美国

Image

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

全国首个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自2022年3月15日-2022年6月21日在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办,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饕餮盛宴。本次展览集合了全国14个省市及地区、38家文博单位的精美展品,展出文物165件(套),文物历经夏商、两周、秦汉、隋唐、宋明,长达9000年,使观众可以感受到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展览分为:华光初现--新石器夏商时期、流金耀石--两周秦汉时期、宝竞风雅--隋唐宋明时期三部分。

众多制作技艺高超、外观精湛华美、内涵丰富深沉的松石文物面前,心灵为之震撼。从一件件展品之中,能够领略到古人彼时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人类社会历史在时光中的变迁,尤其为先民无与伦比的手工技艺和高超的审美所折服。

如展览介绍所言,“松石不语、自载千秋”,让我们从图片中领略中华民族最悠久的历史传承。

第一部分   华光初现--新石器夏商时期

Image

玉串饰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600年)

山东邹城野店遗址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Image

嵌绿松石牙指环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600年)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Image

绿松石鸮

高2.4、宽2.8、厚0.4厘米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

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Image

上 绿松石坠饰、骨串饰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距今6300-5300年)

湖北宜昌杨家湾遗址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下 绿松石吊坠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距今5300-4600年)

湖北巴东楠木园遗址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Image

绿松石镶嵌片、隧孔珠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

浙江余杭反山墓地21号墓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Image
Image

绿松石珠串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4600-4300年)

左图 通长41.3厘米,绿松石(最大)长6.7、宽1.98、厚0.43厘米,石珠直径0.55、厚0.3厘米

青海海东柳湾遗址出土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藏

Image

绿松石项链

高15.9、内直径7.3厘米、口径8.6厘米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距今4200-3800年)

甘肃积石山县新庄坪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Image

绿松石碗饰

长11、宽7厘米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距今4300-3900年)

山西临汾市下靳墓地139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松石片以下有一层黑色胶状物,至今仍有一定黏度,推测是生漆或其它有机树脂类黏合剂

Image

绿松石镶金饰件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2014年盘龙城杨家湾17号墓出土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藏

推测这是一件兽面形器物破损后形成的两个部分,面部长约13厘米,残宽约5厘米,眉毛、眼睛、牙齿由金箔片装饰而成

Image

嵌绿松石铜牌饰

长13.7、宽9厘米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距今4200-3800年)

移交    天水市博物馆藏

Cultural Relics Hour

Image
Image
Image

上左 绿松石串饰 直径约9厘米

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7号墓出土

上右  绿松石串饰 

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楼子湾残墓出土

下左 绿松石嵌片 

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李家嘴3号墓出土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Image
Image

嵌绿松石青铜戈

通长20.3、通宽11.4厘米、锋长17.7厘米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    

山东大学 藏

嵌绿松石青铜戈

通长25.3、通宽14.4厘米、内宽4.2厘米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河南安阳黑河路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藏

Image

绿松石人

高4.8、宽1.79、厚0.8厘米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河南安阳黑河路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Image

绿松石镶嵌铜钺

通彻20.5、刃宽12、厚0.8厘米,重670克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Image
Image

弓形器

通长36.6、弓身长21.1、弓身高3.3、曲臂高7厘米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藏

弓形器

通长32.6、弓身长18.9、弓身高4、曲臂高6.9厘米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藏

中部两侧用绿松石镶嵌铭文“亚长”二字

第二部分   流金耀石--两周秦汉时期

Image

腕饰 

两周(公元前1046-前221年)

陇西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出土

陇西省考古研究院 藏

Image

水晶项饰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

洛阳博物馆 藏


Image
Image

玉鱼连珠串饰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山西曲沃亚侯墓地出土

山西考古研究院  藏

Image
Image
Image

左上 单佩连珠组合玉项饰

左下 十列串珠组合玛瑙佩

右 二璜连珠组合玉佩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藏

Image
Image

上 金项圈

下 镶嵌卧马金项饰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鄂尔多斯博物院 藏

Image

项饰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藏

Image
Image
Image

镶石铜手镯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云南省博物馆 藏

Image
Image

上 嵌玉石长方形猴边铜扣饰

下 镶石圆形铜扣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云南省博物馆 藏

Image

嵌松石心形金片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云南省博物馆 藏

Image
Image

上 绿松石串饰 

下 兽头型绿松石珠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云南省博物馆 藏

Image

珠被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云南江川李家山47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 藏

以黄金、玉、玛瑙、绿松石等珠宝缝缀在布上,覆盖死者殓衾。此件为珠被的局部,原物以数以万计的饰件缝缀在一块白色帛布上。可能为古文献中的“珠襦玉柙”。


Image
Image
Image

金腰带及圆形扣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云南江川李家山51、47号墓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藏


第三部分  宝竞风雅--隋唐宋明时期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唐(公元618-907年)

左上 镶绿松石金带饰

甘肃省博物馆 藏

左下 金牌饰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藏

右上 嵌绿松石马形金饰

青海湟源古道博物馆 藏

右下镶绿松石金饰

内蒙古博物院 藏 


Image

银鎏金錾鸟纹牌

公元6世纪

青海湟源古道博物馆 藏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唐(公元618-907年)

左上 镶绿松石金耳环

甘肃省博物馆 藏

左下 金质镶松石连珠纹手镯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藏

右上 嵌绿松石马形金饰

青海湟源古道博物馆 藏

右下镶绿松石金饰

内蒙古博物院 藏 

Image

嵌宝石鎏金包银漆盒

辽(公元916-1125年)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藏 

漆盒采用了银衬多宝嵌技术,盒内部为黑色漆木胎,外包鎏金银片,银片是直接捶揲在漆胎外的,在银片上或银片镂空部位镶嵌各种玉、宝石、松石、水晶组成精美的图案。盖内镶有一层银片,其上以鎏金錾刻的技法饰“庭院赏乐图”。盒内有一面铜镜,镜面铸有“李家供奉”字样。

Image

Image

玉禁步

明(公元1368-1644年)

蕲春县博物馆 藏 

《客座赘语》有载“以玉作配,系之行步声璆然,曰'禁步'”。禁步本义节步,源于先秦时期的组玉佩,佩戴者须行步缓慢来彰显尊贵身份,贵族佩玉以节步也是基本的礼仪之需。明代贵族礼服所悬称“禁步”,常服为“玎珰”,本是贵族礼制所需,其后逐渐成为民间时尚的裙裾装饰。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左上 镶石金耳环

明(公元1368-1644年)

云南省博物馆 藏 

左下 鸳鸯戏莲金簪

元(公元1271-1368年)

武汉博物馆 藏

右上 金簪花


湖北钟祥市博物馆 藏

右下 金镶宝花顶簪

湖北蕲春县博物馆 藏 

Image
Image

 金镶宝石镂空云龙玉帽顶

明(公元1368-1644年)

湖北省博物馆 藏 

金镶宝三大士分心

湖北蕲春县博物馆 藏 

Image

金耳饰

湖北钟祥市博物馆 藏 

Image

文殊菩萨像

四川博物院 藏 

1

Image

鎏金十一面观音像

甘肃省博物馆 藏 

2

Image

补充:部分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绿松石镶嵌青铜器

Image
Image

前图 镶嵌绿松石错金铜带钩

秦(公元前221-ue 207年)

湖北荆州江陵凤凰山70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 藏 

Image

鎏金镶松石铜环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山东曲阜九龙山汉墓出土

山东博物馆 藏 

Image

镶绿松石铜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 藏 

Image

错松石铜盖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山东 济南长清岗辛战国墓出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藏 

Image
Image
Image

铜鉴缶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

随州市博物馆 藏 

由鉴、缶两件器物组成。鉴内正中置缶,缶有盖。鉴盖与鉴内口径等大,盖面饰透雕的蟠螭纹。鉴和缶器身满布错金三角勾连云纹,并镶嵌绿松石,错金镶嵌装饰精美绝伦。

Image

铜匕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 藏 

Image
Image

Image

后方  铜剑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安徽六安白鹭洲战国楚墓M585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研研究所 藏 

前方 格嵌绿松石铜剑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荆州江陵藤店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 藏

Image

金柄铁剑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陕西宝鸡益门堡出土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藏 

剑柄处由格至首为金质,作镂空的浮雕蟠虺纹。虺身布满表示鳞甲的密点,互相缠绕,以绿松石镶嵌其间。绿松石多磨成“乙”字钩形,与蟠虺纹相映成趣,剑柄繁复眩目、玲珑剔透。立体镂空、宝石镶嵌和颗粒肌理,可能受游牧民族的影响。

Image
Image
Image

越王鹿郢(“者旨於睗”)剑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荆州雨台乡官坪村9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圆首内铸有七道同心圆,剑茎用丝绳裹缠至填平箍间。宽格,格正反两面各铸鸟虫书铭文四字,分别为“戉王戉王、“者旨於睗”,越王者旨於睗是越王勾践鼫与文字间隙用绿松石填平。这里要提一下,荆州博物馆是全国馆藏越王剑最多的博物馆,藏有越王鹿郢剑、兀北古(盲姑)剑、州勾剑、不光剑四代越王剑。


当然,要看宝剑,最好的宝剑当然是湖北省博物馆里的越王勾践剑了,其剑格两面的凹槽内镶嵌着多块绿松石和玻璃,其中玻璃仅剩下两块,呈蓝色。现在,湖北省博物馆为越王勾践剑单独设了一个展厅,展柜里幽暗中透着高贵,一束高光射向这件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宝物,剑锋中仍然透射出肃杀之气,令人凛然。

而远古的绿松石,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来到我们面前,默默诉说着曾经的爱恨情仇。当我们凝视它们的时候,是否不知不觉中将自身的情感注入了其中?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