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7岁院士王振义:攻克“最凶”白血病,放弃专利,救命药仅售13元4

 钟家台 2023-12-16 发布于湖北

凭借在医学方面的贡献,王振义获得过无数个荣誉。他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曾是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名誉所长,还是其母校和工作单位的终身教授。甚至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了“王振义星”。

但无论被业内捧得有多高,王振义始终是个有医德的医者。国家奖励500万元奖金,他就把其中的450万都捐给了医院,当做研究基金,剩下的50万,公平分给了团队中的成员。

去外地会诊时,常常会有家属塞给王振义信封,但无论里面的钱有多少,他都只会拿固定的会诊费,其他的一律寄回去。对于金钱,他有非常独到的见解,“钱是有限的,但人的生命、感情和爱心是无限的。”

而王振义,真是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在从医治病的同时,他还积极地给国家培养着血液学专业人士。身为我国工程院院士,他所培养的博士和硕士,早就超过了50人。

除此之外,王振义的亲传弟子,还包括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同是院士的陈国强,以及陈竺和陈赛娟这对院士夫妇一门四院士,是非常少有的事情,也是医学界一度流传的佳话。

等到退居二线后,王振义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书育才上面。他经常做的,就是通过亲自制作PPT,与学生一起探讨提出来的疑难杂症。我拿着国家的津贴,不能白吃饭,这就是他,对于用心培养后辈的解释。

这位始终奋斗在教、医、研的王老先生,为了更好地修身育人,把一生中的大部分空闲时光,都花在了学习上。72岁高龄时,王振义学习起了电脑的使用方法,他每天至少用三个小时,查阅医学文献。

对于接受新事物,即使开始不熟练,他也没有放弃,更没有排斥。电脑的普及,不仅提高了王振义查资料的效率,也让他意识到,“我不能总是拿旧知识去糊弄年轻人,我的学问上进了,他们也会受到激励,并不断学习。”

到现在,王振义院士已经97岁了,可他还是放不下作为医者的责任,依旧扎根在这个治病救人的行业。从出师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悬壶济世,研究治疗疑难杂症,尽力让桃李满天下

从王老先生的身上,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做大医仁心,他的优秀品质,是世人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