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第一榜,能诗善文的欧阳修成就了这一场千年科举第一榜

 新用户40828904 2023-12-16 发布于福建

#文章首发挑战赛#

北宋嘉祐二年三月十一,四十八岁的宋仁宗皇帝在集英殿亲自主持殿试。这一科进士及第的有:苏轼、苏辙、程颢、吕惠卿、曾巩、曾布、王韶、张载、章惇、林希、 王韶。他们每一个人物都是一颗巨星,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传奇,他们自带光环照耀了时代,闪烁在历史的星空之中。

千古第一榜,能诗善文的欧阳修成就了这一场千年科举第一榜

仁宗剧照

一、欧阳修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成就这一场千年科举第一榜

当时担任翰林院学士的欧阳修,深刻知道当时无论是文章,还是诗歌,都陷入形式主义的泥端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关注的也是辞藻声律。如果要改变这种现象,真正为国家选出有用的人才,必须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

北宋科举,先考诗赋,再考策论。诗赋以时文和西昆体为限,称为“太学体”,凡不符合要求的必遭无情淘汰,选拔太过严苛,且和个人政治才能关系不大。譬如后来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曾两次因声律不过关而在科举考试中落败。取士标准不改,诗文革新运动谈何摧枯拉朽。

对文坛风气的改革就落在欧阳修的身上,欧阳修早已是当时的诗界文坛领袖,嘉祐二年(1057)的那一场举,让他的领袖地位无可置疑。

欧阳修成就了这一场千年科举第一榜,以及他那几名不可一世的学生。而这几位学生以后的辉煌,反过来也成就了欧阳修。

千古第一榜,能诗善文的欧阳修成就了这一场千年科举第一榜

科举考试

二、这场科举考试的过程,那些以后耀眼的明星并没有进前三名

三月十一,仁宗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春秋对义” 为这次殿试的内容。仁宗皇帝对这届学子非常满意,欢喜无限。所有参与殿试者都赐予进士及第或进士出身,一个不落。苏轼夺得殿试第一,但他诗赋成绩一般,最后以甲等赐进士及第。

殿试结果,状元为章衡,榜眼为窦卞,探花为罗恺。三人日后虽籍籍无名,但在这次进士及第的诸人中,日后百代留名、声名显赫的有: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程颢、张载、吕惠卿、章惇、林希、王韶。他们如群星闪耀,出现在历史的星空之中。

三、这些传奇人物所取得的耀眼成就

文坛名人:苏轼、苏辙、曾巩位列唐宋八大家,加上当朝的欧阳修、苏洵,居然有其五。苏辙后来还成为宰辅。

千古第一榜,能诗善文的欧阳修成就了这一场千年科举第一榜

苏轼

千古第一榜,能诗善文的欧阳修成就了这一场千年科举第一榜

苏辙

理学名人:程颢、张载,程颢是理学的奠基者,“洛学”的代表人物。理学受到后世统治阶级尊崇,对元明清政治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张载也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经久不衰。

政界名人:曾布、吕惠卿、章惇、林希都是著名政治家,都曾居两府要职。章惇是政治强人,任宰相八年,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农业上多有革新。吕惠卿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主要人物,是变法的实际推行者。

军事家:王韶是北宋后期最著名的军事家,主导宋夏熙河之役,收复熙、河挑、崛、宕、亹五州,拓边两千余里,这是以和平为主的宋朝取得的最辉煌的战绩。

因此,嘉裕二年科考,被称为千年第一名榜,毫不过分。

#历史##阅读的温度##宋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