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人文:历史上的“布山”悬案——贵港罗泊湾汉墓之传奇三挖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3-12-17 发布于广西

1976年,贵县(今贵港)罗泊湾的一家化肥厂扩建施工时,工人们无意间挖到了不少的金属件,由此掀出了一座神秘的大墓——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

这座汉墓是迄今为止,广西地界上发现,发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西汉早期墓葬,也是西汉前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土坑墓椁墓,据说在岭南地界上,除了南越国王墓,类似体量的考古发现,排第二的就是罗泊湾一号汉墓

该墓被专家认为是南越国时期桂林郡最高级官吏的陵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文物种类丰富、纹饰精美,震憾考古界。有陶、铜、铁、银、玉石、玛瑙、玻璃、竹、木、漆、麻、丝等。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车马器、乐器、兵器、木牍、木简、植物、种子等。

更重要的,此墓葬是一座大型的竖穴土坑木椁墓,还有多种大体形的青铜器,并有殉葬制的发现,如此重要的考古发现,当然值得炫耀了。

所以,墓葬几公里外的贵港城就被认定为“桂林郡治布山县”所在。然而,回看罗泊湾大墓的考古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惊险三错”。

从看热闹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专业人干业余事”。

从学界来说,则是因为那个特殊时代的环境影响下,相关学术体系的破坏,专业的人没能沉下心来做学问,导致学术研究不深,知识储备不够,欠缺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突如其来的大发现,加上罗泊湾大墓的太过神秘,也就有很所疏忽,最后就引出了“罗泊湾大墓三挖”的无奈了。

1976年,因为化肥厂的扩建,工人们在一个叫大坡岭的地方挖土方,结果挖到了一些有造型的金属件。由此引了发群众的议论,最后传到了县文化部门。

毕竟是专业的文化部门,加上对当地有过一定的普查,文化部门意识到可能工人们挖到的是古墓里的陪葬品,所以迅速派人到现场实地调查,并且做出相关的文物勘探工作。

结果越勘越像大型墓葬,这可不是县级文化部门可以解决的事情了,于是上报到自治区相关部门,一场更大的考古工作开展了。

随着专家到来,就看着这样体量的“大坡岭”,马上就给了定性,这叫“封土堆”,俗话说就是“坟包”,那这底下可不是一般的大墓了。果然经过清理,一个28根巨大的方形木头并排平铺的“凸”字形椁室出现在墓坑底部,看着就像一个巨大的平台。

看到阵势大家不禁激动了起来,要是打开盖板,那得是多惊天的考古发现啊,有可能就是“马王堆”第二。

然而,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吊走最后一块盖板之后,大家发现椁室已经被盗了,里面一片狼藉。陪葬品早就被洗劫得七零八落了,连墓主人的尸骨都找不着了。失望归失望,工作还是要继续,考古人员还是按常规仔细地清理墓室,希望能够找到印章之类这种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

可惜,最后清理完椁室,只在找到了一些当年大墓被盗墓者入侵时,当时被认为是“不值钱”,“不值当”的东西,遗弃下来的小件的漆器、木器、陶器等,总数达六百多件文物。从考古发掘的角度来说,也幸亏当时不值钱,没被盗墓贼瞧得上,这些物件才能幸存下来,重见天日,成为珍贵的文物。

这样的发掘流程,其实也符合当时的认知,按以前发现的这样结构的大墓,考古累积的认识,普遍如此,区别就是被盗过和没被盗过而已。罗泊湾大墓被盗过,这样的结果,考古人员也只能接受下来,带着也就遗憾撤回去了。

如果罗泊湾大墓的故事到此结束,那就没有后来什么事了。

那个时代对于古墓葬的考古,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考古过后,要么回填,要么就放弃了,没有再做什么保护保存了,罗泊湾大墓在考古人员忙碌过后,当时也没作什么处理,也就归于荒野,不再被管理。

考古人员走了,化肥厂的扩建工程就继续进行。这过程中有工人下到罗泊湾大墓的椁室下,看到底部平铺的木板还有冒气,于是闲的拿东西撬开底板,不料,这一撬又一次惊动了考古人员。

原来,这个大墓的椁室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椁室是放墓主人棺椁的前室及放相关陪葬品的后室,车马坑。椁屋底部自然是一层木盖板,按常理,当初被考古人员以为就是棺椁的底,墓室的底了,却没料到这上层底部的木盖板竟然是下层椁室的盖板,还有个下层墓室的。

掀开这层分隔板,考古人员可就激动了。原来这底下是七个殉人坑,7具棺木分别有六女一男7具尸骨,在各殉坑中出土了一批乐器、陶器、铜器、琥珀、化妆品等等陪葬品,按殉葬制的研究,更加肯定了考古人员对墓主人的定位——墓主人地位必定很高。

只是苦于没有发现什么能直接证明身份的东西,但也算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了。

清理完殉葬坑,也就完成了对罗泊湾大墓的二次发掘,考古人员弥补了先前不少的遗憾,带着不少的收获回去了。可是,再次没料到,还是工人们的闲,又撬椁室木头了,结果,罗泊湾大墓的故事再一次惊到了考古界。

化肥厂的工人,为了建设工厂,又到大墓椁室搞清理,在清理下层椁室的椁板时,竟然又有了新发现!

再次发现两个两个器物坑!

考古人员再一次闻声而来,第三次对罗泊湾大墓进行挖掘考古。这次在器物坑里很多的大件铜器陪葬品,比如有铜壶、铜鼎、铜桶,铜鼓等。更重要的是,在一些铜器上发现了有刻字铭文。

虽然不是墓主人的身份信息,但却是几个地名的信息,“布”,“析”,“蕃”等字眼的出现,一个隐藏两千年余年“布山县”再次回到现实世界。

大墓出土文物的“布”字,贵港在桂平,贵港之间的“布山县百年争论”中找到了重要的实物证明,在考古学来说,有着“一物抵万书”的说法。

即是一件文物实证,比你一万本书记载更实在,于是,“布山县在贵港”,一时间就成为了一个不可辨驳的,定性的结果。

这就是“布山县贵港实物说”的由来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