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 “ 支原体感染 ” 的中医方案:一个经方退热,一个成药止咳!

 空谷幽兰80 2023-12-17 发布于广东

觉得有用的话, 记得关注哦!

近期,支原体感染的病例显著增加,尤其是针对抵抗力较弱的孩子们。这种感染会引发高热和干咳,而罪魁祸首就是一种名为“肺炎支原体”的微生物。它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而是粘附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引发上呼吸道乃至肺部感染。

此次“肺炎支原体感染”呈现出的特点包括:

1.病情发展迅速: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无异,但炎症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蔓延至肺部。因此,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鼻炎、哮喘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儿童,需加强防护,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立即治疗。

2.高热:患者体温普遍超过39℃。

3.咳嗽:初期为干咳,后期痰量增加,但患者常感觉痰难以咳出。

4.传染性强: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甚至孩子感染后可能传染给家长,且病程较长。

5.疼痛:尤其是孩子,可能会长时间感到腿部疼痛。

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但今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呈现出“三多一少”的特点:感染人数多,特别是孩子;严重症状多,包括白肺、肺不张、肺实变、胸腔积液等;阿奇霉素耐药的多;安全有效的药物少。虽然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感染有效,但副作用不容忽视。

相对而言,中医在应对外感疾病上具有其独特优势。中医不寻求直接杀死病毒或细菌,而是致力于调整患者身体的内环境,恢复正常的能量代谢和气机流转,使病邪无处藏身。

中医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本次肺炎支原体的流行,中医提供了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在急性发作期还是后期遗留症状的调理方面。

根据我接触到的支原体感染发热患者的症状分析,中医辨证认为这次支原体外感属于“郁热证”,适合使用经方麻杏石甘汤。这个方剂能够快速控制体温,使患者的高热症状得到缓解。

然而,我们需要明白外感发热的本质是身体阳气与外邪的斗争。当身体有足够的阳气与外邪作战时,发热可能是身体正气充足的表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发热并不一定是坏事。

然而,现在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发烧时过于紧张,急于使用退烧药降低体温。虽然西药退烧药能够快速降温,但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遏制身体免疫力来实现的。这种治疗方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体温下降只是暂时的,药效过后体温可能再次升高;二是降低身体免疫力的方法会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长期如此,体质可能会越来越弱。

相比之下,中医面对外感高热时并不直接降低体温,而是通过方剂调整身体的能量代谢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身体有充足的阳气去战胜病邪;另一方面也可以修复病理状态下身体环境和能量代谢的失衡。

对于本次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郁热证”,经方“麻杏石甘汤”是首选治疗方法。在准确辨证的情况下,使用麻杏石甘汤能够迅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伤寒论》的记载,这个方剂的用量为麻黄12g、杏仁9g、生石膏24g、炙甘草6g。当身体感受外邪,出现“喘”的症状时,即可应用此方剂。

从更深层次来看,当身体感受外邪时,阳气向体表抗邪,可能导致津液大量转化为阳气以抗击外邪。这使得津液存储水平下降,同时皮肤腠理关闭,毛孔不畅通,身体呈现一种“表闭”状态。此时,外界空气无法顺畅进入肺部,从而出现“喘”的症状。

在本次支原体外感的情况下,由于身体阳气持续与外邪斗争,表现出高热状态。然而,新生成的阳气由于表闭状态无法顺畅到达体表参与抗邪,使得身体一直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难以战胜病邪。因此,通过中医的调理和治疗,旨在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正气,从而消除病邪。

在这种情况下,经方麻杏石甘汤是被广泛应用的。从组方角度来看,麻杏石甘汤实际上是由麻黄汤演变而来,其中的桂枝被石膏所替代。桂枝被移除的原因在于,一旦已经通过发汗解表,就无需再集中生发阳气来抗击病邪。而加入石膏的目的则是为了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进而降低食糜分解产生津液的速度,保护食糜,确保津液的持续供应。这防止了在麻黄开表、促进津液快速吸收的同时,津液供应中断的情况发生。

对于那些难以理解上述麻杏石甘汤证的病机分析的朋友们,也不必过于担心。能量代谢模型只是对麻杏石甘汤证的病机提供了一种深入学习的视角,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进一步系统学习中医、理解《伤寒论》的朋友们。然而,如果仅仅是为了了解本次支原体外感在发热阶段的治疗方案,并选择经方麻杏石甘汤作为退热方法,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对于本次支原体外感,如果发热阶段的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例如单纯使用抗生素和降温的西药来控制发热症状,虽然体温能快速得到控制,但很多人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咳嗽、感觉有痰却难以咳出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1-2周之久,这些支原体外感的后遗症状,实际上都是胃肠中热量无法有效散发出去的表现,这也是导致咳嗽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

在此,向大家推荐时疫清瘟丸。这款药物首次记载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乐凤鸣(同仁堂第二代传人)撰写的《同仁堂药目》中,专门针对时疫引起的高热进行治疗。


时疫清瘟丸不仅能治疗体温升高的高热,还能针对人体内部闭郁的热量发挥作用。当我们摄入食物时,正常情况下会放出热量,但当感受外邪时,这些热量无法正常吸收、排布和排泄,全部闭郁在小肠中,从而引发咳嗽等一系列症状。

当前初冬时节,气候偏寒凉,这进一步导致了身体形成“寒包火”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小时候使用的蜂窝煤炉,在不需要使用时,为了保持火种不熄灭,我们会关掉炉子下面的进风口,同时在燃烧的煤块上压一个新煤块,这样火虽然燃不起来,但也不会熄灭。这正是肺炎支原体感染退烧后咳嗽不断的原因,因为身体内部存在闭郁的火。只有设法去除身体内的这团闭郁火,持续的咳嗽才会消失。

时疫清瘟丸由23味药物精心组配,分成了四个作战部队,旨在解除胃肠闭郁的热。


第一个部队由羌活、白芷、防风、荆芥组成,它们的任务是祛除体表的风寒和风湿外邪。它们的作用就像去掉蜂窝煤炉的保温层,为内热从炉子四周表面散去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热量得以释放。

第二个部队包括柴胡、葛根、薄荷、牛蒡子、豆豉,这些药物有辛凉解表、疏风散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类似于去掉蜂窝煤炉的炉盖,让炉子内的煤可以正常燃烧和散热,从而恢复了身体的正常热量代谢。

第三支部队由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天花粉、淡竹叶等药物组成,它们具有辛凉苦寒、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特性。它们的作用就像在蜂窝煤块中加入一些物质,降低燃烧速率,使煤块能低速、持续产热,从而减轻了体内郁热的散发压力。

第四个部队则包括了川芎、赤芍、玄参等,这些药物能够凉血活血。特别是加入了水牛角粉、人工牛黄、冰片等清热散毒的精锐部队,它们能够彻底清除已经闭郁的热,实现了中医所说的清热散瘟解毒的效果。

在当前肺炎支原体感染传播流行仍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医的视角中,不考虑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具体的致病原分类,而是将它们统称为外邪。人体感受外邪而发病,不仅与外来病邪有关,还与人体自身正气不足密切相关。因此,中医提倡扶正祛邪的疗法,通过增强人体自身的正气来抵御外邪的侵袭。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关于百草逢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