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科专业:体面人的灵魂升华or“癞皮狗”们的自我修养?

 HRoot 2023-12-18 发布于北京
撰文|甜橙百香脆波波

“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总结一个字就是”。近些天,考研名师张雪峰对于人文社科发表的这番言论引发了热议,再度点燃了文理之争的战火。事实上,这也不是张雪峰第一次因为“唱衰”文科而登上热搜。今年夏天,他“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的视频片段就曾在社交网络上广为流传。

张雪峰将服务业总结为一个字“舔”引发热议(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从几个月前“炮轰新闻学”到如今“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事实上,这些年来网络上有关文科与理科的话题从未停止过。只是张雪峰屡次三番对于文科专业的“拳打脚踢”究竟是为了博取流量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是对于当代青年苦口婆心的规劝呢?

01

文科一入深似海,唯一出路是转行?

不知从何时起,哲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专业被人们贴上了“玄学”的标签,成了“空谈误国”的代名词,而唯有理工科则才是“实干兴邦”的代表。这早已不仅仅是理科生对于文科的“傲慢与偏见”,不少文科生自己对此也同样深信不疑。

正如黑格尔那句名言所道出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文科“失宠”完全是有迹可循,是有数据支撑的。

先看就业方面,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远低于理科毕业生(29.5%)和工科毕业生(17.3%)。单从数据来看,文科生就业签约率甚至不到理科生的一半,工资水平也比理科生低1000元到2000元。此外,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后半年内收入最高的专业基本都是如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热门理科专业,绝大多数都需要编程技能。

2021届毕业生收入榜单Top 10(图片来源: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再从高校招生方面来看,从2019年开始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在自主招生中,取消了文科类专业的招录计划。到了2020年,清华大学更是停招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

加之此前#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引争议#、#北大文科博士求职多次被拒#、#中传硕士,做了火锅店保洁#等话题先后登上热搜,更让文科的莘莘学子们看清如今就业市场上残酷的现实:高学历文科生尚在苟延残喘,普通文科生的前景自然也就愈加暗淡无光了。在此背景下,文科生另谋出路似乎已是势在必行。为了生存,为了高薪,为了体面卷向其他赛道。有的跨界做了金融、有的转行当了产品或数据分析师、更多的看上了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的程序员,零基础自学了编程,频频上演“文科转码”的戏码。

02

护犊心切,不谈经济谈精神?

虽说事实就在眼前,数据也不会撒谎。但毕竟在当下仍然有那么多高校开设着文科专业,每年的毕业季仍会有成千上万的文科毕业生涌入求职市场。张雪峰三番五次的“个人建议”无疑触碰到了一些人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

早先对于张雪峰关于新闻学的言论,重庆大学教授张小强就公开发文炮轰,直言张自己都是吃着新闻学带来的红利,却反过来说新闻学不好,典型的吃饭还想砸锅。而后更是以自己的学生作为鲜活的实例佐证新闻学专业“能文能武,发展前景广阔”,进可自主创业、入大厂工作,退可考公考编。

重庆大学新闻系教授发文回应张雪峰(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如果说上一次争论的焦点仅集中在新闻学上,打击面还算比较狭窄的话,这一次张雪峰直接将整个文科都归类为服务业,并用“舔”来形容,无疑是把全网的文科生都“得罪”了一遍。这下官媒也彻底坐不住了,不得不亲自下场痛批:粗鄙市侩,没有尊严,吓得张雪峰本人连发两条致歉微博。

《成都商报》旗下《红星新闻》发文驳斥张雪峰(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歉虽然道了,“哗众取宠”的老师形象却真真切切地坐实了,竟然用如此极端功利化的角度审视人文社科类专业,简单地用薪酬高不高、工作好不好找、创造多少经济效益等直观标准对文理之间进行对比。只是没想到,买账的人还挺多。弄得现在的毕业生们动不动就嚷嚷着要去国家电力、石油、烟草这样的企业工作。毫无疑问,这些都是被张雪峰“收割”的粉丝。

青春的样子,难道不应该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吗?

03

对于普通人而言,面包远比水仙花紧迫

其实,就“选什么专业好”这个问题的讨论本就不可能得出一个标准的答案。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阶级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尽相同,如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之所以张雪峰关于专业发表的言论每次都能引发热议,是因为他几乎都是站在普通家庭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从而触动了别的阶级的奶酪。

事实上,没有人会否认人文社科领域对于社会与世界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若不是先秦诸子百家们的争奇斗艳,不是鲁迅、老舍等近代文学巨匠们的皇皇巨著,不是诸如莫言、余华等当代大家们的才思泉涌,华夏人文典籍何以延续千年至今生生不息,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这其中又何来“舔”字之有?

而且,有目共睹的是近年来人文知识类短视频课在各大平台备受追捧,其魅力可见一斑。就在去年,现象级主播董宇辉的爆火,让我们看到,朴素的读书人依旧可以用语言的魔力为这个时代的观众提供着独特的精神价值,“我没有带你去看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我没有带你去感受十月田间吹过的风,我没有带你去看沉甸甸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品尝到这样的大米”。

文科专业当然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存在的,而是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

只不过对于一个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家庭的孩子,选择的专业意味着毕业后是否能够拿到薪资,是否能够能到养活自己。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这才是更加紧迫的燃眉之急。

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一个人都无法做到自食其力,无法做到对自己对父母负责,很难想象他能有什么远大的家国情怀。遗憾的是,关于文科生就业的消息,刚好与此背道而驰。

11月,公务员考试考生等待入场(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或许有人会说:“文科选择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少,实在不行也可以去考公务员或者教师”。殊不知被认为是“退路”的公考或考编早已成为“宇宙的尽头”。君不见,考公之难,难于上青天?2022年举行的公务员省考招录笔试中,20余省份约445万人争夺12万余岗位,竞争比约为36:1,而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2023年国考中,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更是达到了大约77:1。

除了法学和财会,似乎没有哪个文科专业可以在赚钱这件事上跑赢理科。然而,就连先前广受好评的法学,在近五年中失业量与就业率连续亮起红灯。

法学专业连续5年亮起红灯(图片来源: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更加令文科生感到绝望的是,2023年初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横空出世,令公司老板们拥有了更高效,更不知疲倦的“工作者”,尽管它们暂时还不能够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但是失业与被取代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了悬在每一位文科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至于文科生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或许也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吧。

本文系HRoot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来源:HRoot)。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如因版权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了解详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