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Y8M | 上幼儿园了

 书鱼知小 2023-12-19 发布于北京

我小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五岁那年,背着妈妈用碎步缝起的书包,搬着板凳走到离家五分钟路程的村小,从一年级开始读起,这样潦草地开启了我十几年的读书生涯。

所以当孩子要去幼儿园时,我并没可以借鉴的样本。

适应

在书上看到了很多攻略,知道大人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孩子,知道应该做哪些事情疏解双方的焦虑,也去请教了为数不多有孩子的或是做幼教的朋友,这些准备只能短暂地让我自我安慰一下,但是依旧解决不了问题。

上幼儿园是整个养育孩子的一环,也是人生的一环:尽管知道很多道理,但是只有真正地经历过,切实地感知焦虑是如何缠绕包围自己的,才能获得成长。

最开始是在担忧非京籍的孩子能不能上幼儿园,后来发现小区内的幼儿园就可以去,不管它教学质量怎样,有学可上还离得这么近,就松了一口气。下一个担忧是幼儿园1:8的师生比,孩子肯定无法被仔细地照顾到。

孩子的表现也让人揪心,他不是鬼哭狼嚎型的,而是默默流泪,抱紧脖子说妈妈我们再在外面待2分钟。老师在一旁等着我只能强行把他放下,他哭着进去。或者是在周五的晚上仿佛和我确认,妈妈明天上幼儿园吗,后天去吗?大后天去吗。他是带着担忧度过周末的。

放学后闲聊,他说,什么时候可以不上学,我说不上学后就开始上班了。他说什么时候可以不上班,我说爷爷奶奶不上班,但是他们也老了。有天他突然冒出来一句话,我不想上学不想上班也不想变老,我想哈哈大笑却笑不出来。一辈子也就这三件事呀,然后人生就结束了。

当他念叨着不想上学时,我很理解,换一个陌生的环境谁都要适应,更何况他在家自由散漫,在幼儿园要学习秩序,也不认识别的小朋友,不想上学太正常了。我没办法对孩子不诚实,无法哄骗,只能告诉他,幼儿园有很多你不喜欢的地方,但慢慢地你会发现也有好玩的地方。就像我有时候喜欢上班有时候不喜欢上班。也会跟他开玩笑,要不然我帮你上学你帮我上班?他说要不然我陪你上班你陪我上学。

前一个多月很难熬,我和伴侣每天早上七点五十送他到幼儿园门口,目送着他哭丧着脸进去,我俩再拖着沉重的步伐去各自的办公室。如果孩子入园时状态不好,那我俩就一天心情沉重。孩子五点放学,一般我能去接他,伴侣会掐着点五点微信问我“今天咋样”。

那时候我甚至想如果一直适应不了就换个幼儿园甚至换座城市,不然孩子煎熬大人也煎熬。还好一个多月后,状态好了很多,虽然还是念叨着不想去,但是还是可以踏进校园里的,回家后还会给讲述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这时才算安心下来。

我还是很幸运的,最终孩子适应了。我看到过一些孩子一直适应不了,最后家长不得不选择在家里教育的案例。我自己没上过幼儿园,但我觉得幼儿园是必要的,要学习规则要和同龄孩子社交。如果真的一直适应不了,我会消耗很多精力去处理这件事。

斗争

孩子终于适应幼儿园后,另一个问题进入我的视野。看到了网上很多新闻,比如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不能出去玩要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打吊瓶的孩子们扎堆在医院写作业等等,这时候就会怀疑我当时要孩子的想法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难道要让我从小经受过的苦再让孩子经受一遍吗?

我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匮乏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时候放学背着书包就跑到地里去摘棉花,由于教育资源落后初中时从来没有课本以外的辅导教材。高中时比较苦逼,毕竟是高考大省,早上五点起,晚上十点放学,但起码中午午饭后还能溜出学校去书店看半小时的书。那时候上下午有15分钟的课间时间,我和伙伴会火速跑去打十分钟球满头大汗地跑回教室。压力是有的,但是依旧有自由的空间。

如果一个孩子从出生就没感受到过自由,身边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都在写作业,那可能也不会太痛苦。就像我实习过的养鸡场一样,每只鸡站着的十平方厘米空间,45天后就出栏走上餐桌,度过了自己的一生,鸡不会想自己痛苦不,因为它的同伴跟它一样。但是养鸡的人会为它痛苦。我是那个养鸡的人,也是那个抚养孩子的人,同时还是一个有过自由的人。

想到他要在这种畸形的教育环境下生存,很难受,我宁愿他没有出生过。有时候我也自我安慰,我在一个资源很匮乏的环境下长大,虽然大部分时间过得稀里糊涂的,但是还是很清楚我的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也在成长环境受限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解放。为何不相信我的孩子有这样的潜力?更何况我的人生前半段是没有“导师”角色出现的,而我可以成为孩子最有力的助手。

有的孩子可能有一项天才般的技能能让她超脱于这种环境,比如全国奥数竞赛第一的人不必在学校内卷,而我的孩子不是天赋型的人。有的家长可能会用自己的财力和人脉为孩子创造出这样的环境,比如读个国际学校高中就出国之类的,我也不是这样的家长。

需要更用力一些,为孩子撑起一些自由的空间,为他挡住来自外界的压力,这些压力有时候来自家庭中其他成员,有时候来自学校,更多时候,是来自这个社会集体无意识下形成的氛围。我唯一能给孩子的,只有更多的心理支持,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心理咨询师所能给与的最大程度的支持。我知道这种支持本身已经足够宝贵,也非常重要,但真希望还能做的更多……

父母对孩子的担忧,某些程度上也是成年人对于社会无力抗争的投射。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时常觉得活着艰辛,无法应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我对这个社会能不能越来越好不抱有期待。在这样的前提下,会默认孩子也会遇到这些问题。其实还是应该相信孩子身上的力量的。虽然不是我的来访,但在心理咨询中,我有时候会遇到孩子,孩子的一个巨大的资源是,孩子会长大,她身上的力量会逐渐生长出来,理想情况下,他的路会越走越宽。因此要心存希望啊。

我很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这部分压力给孩子,这很难,因为压力一般情况下会自然流淌到孩子那里。只是孩子有时候欢乐地大笑时,我总是注意到自己的眼角有泪痕,眼泪会先于我的知觉出现,提醒着我当下在发生什么。我们长大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如孩子般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克制的笑、礼貌的笑、尴尬的笑,也有开怀的笑但是不如孩子那样纯粹,因为我希望孩子的笑容维持的时间长一些。所以我才要更努力地在这个拥挤的社会里,为他撑出来一些空间。

在谈到对孩子的期待时,父母常会说,也没啥期待,就是希望ta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小时候我从来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现在才发现,其实希望一个孩子快乐,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不仅仅是因为我是心理从业者要接触到“不快乐”的人,而是很清楚在这个社会中,大部分人快乐地活着是很难的。

乐趣

孩子长大,有了对话能力后,也有了很多语言带来的乐趣。我大概理解了为何很多孩子都会从事父母的行业了,因为这是父母了解的最多的领域,其它的领域都不是很熟悉。比如孩子会跟我一起玩故事游戏,玩法很简单,天马行空地想象就行了,不用担心这个故事是否合乎逻辑,也不用担心这个故事会走向哪里。每个孩子都天然地有想象的能力,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外界纷杂的标准和判断,让这项能力逐渐消失。在故事游戏中,家长不需要主动做什么,只需要自然地去承接孩子的创作就行了。故事可以起源于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或者一个物品。

在故事中,翼龙会站在窗台等他起床上幼儿园,会驮着我和他一起去幼儿园,会在转角处撞上垃圾桶还好我们坐得稳没有掉下去,会停在幼儿园门口的“停龙场”。在故事中,当我们不在家时,霸王龙会从书中逃出来,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三角龙喝掉冰箱里的饮料,等我们回家时它们会清理现场火速逃离。

故事创作很好的地方在于简单,你只需要问“然后呢”“那怎么办”“哇太厉害了吧”“于是……”“还好……”“突然……”,故事就会自然地流淌出来。故事没有对错之分,这也很重要,故事可以基于现实,也可以超脱现实,完全取决于创作者如何安排,孩子当然可以成为创作者,甚至是比成年人更好的创作者。而且故事不是轻飘飘的语言,说完就消失在空气中,孩子会拥有这个故事。偶尔我们也会一起把这些故事画出来,正如故事不需要起承转合一样,画画也不需要技法,自己能看懂就行,我们已经攒了一摞的故事了。

这些玩法看似没有实际的功效,其实是为孩子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孩子可以感知到无限的自由和自主权,而且会伴随他一生。我曾在这个空间中非常自由,相信孩子也会在他自己的空间中感知到我所感受到的自由的。

有一次,孩子说,马门溪龙的脖子有多长,我就有多爱你。这真是一句充满诗意的话。

以前的,也放一起吧:

孕期日记:一个生命的诞生

生了!

1M |  满月了!

2M | 惊人的成长速度

3M | 爱笑的小孩

4M | 翻滚吧!小孩

5M | 自我意识觉醒

6.5M | 感谢你让我有了满满的愧疚

7.5M | 辅食这件小事

8.5M | 第一次生病

10M | 吃草莓尖尖的小孩

11M | 练习离别

12 M | 踏上征程

14M | 育儿和自己生活的平衡
16M | 蹒跚学步中
18M | 孩子是我的老师
22M | 来自孩子无条件的爱
24M | 和孩子一起成长
2Y8M | 给孩子我不曾拥有的东西
3Y3M | 宛如成长的速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