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肝气不舒 肝火上扰】

 昊晟堂 2023-12-20 发布于山东

耳鸣,在于肝气不舒了,6味药,解决600名耳鸣患者

张志伟主任 2023-12-18 09:46 发表于河南

中老年人耳鸣的情况一直都有,我在门诊上也调理过不少。

但近两年,来门诊上就医【耳鸣】的青年群体也越来越多,通过整合病例和临床观察,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

爱发脾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或是急躁、或是焦虑、或是胡思乱想或者是经常熬夜,其实这也是大多数中老年人出现耳鸣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对耳鸣的辨证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为风热侵袭,
二是肝火上扰
,也就是今天咱们要着重讲的,
三是痰浊上壅,
四是肝肾不足(老年人的耳鸣情况多为这个证型);

今天专门讲人群最多的【肝气不舒】导致的耳鸣。

拿最近我碰见的一个患者举例,他就医时说天天就像脑袋里有人在敲钟,脑瓜子嗡嗡的!还整日里有像是被水泡着耳朵或是堵住了一样的堵塞感;再问身体还有其它不舒服吗?赶紧和我说:“天天觉得胸下肋骨处疼痛,严重的时候还会抽痛”。

从他和我阐述病情的语速和语气,就能明显感觉到这是一位【肝气不舒】的患者,关于肝气不舒的症状,您可以参照昨天我发的内容对照,若是还不确定,可以给我留言你的症状。

再看诊,见患者舌红苔黄,典型弦象,见到这些“信号”我再问:平常是不是爱发脾气?有没有思虑较多?

他立马又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和家里妻子的争吵、孩子的不听话等事,讲到这,就要把刚刚的【肝火上扰】改一下了,改成【肝郁气滞】了;

看着是几个字的区别,但症状和用药却完全不同,这也是很多耳鸣患者通过中医调理得到改善的关键:根据每位耳鸣患者的症状不同,用药也不一样。

听完他的阐述,经过具体的辨证,明白这个患者属于较为典型肝郁引起的耳鸣症状,所以在用药上也不难,选一个“经典”的方剂稍微加减。

药方我写在下面,建议大家辨证使用:

【柴胡、香附、川芎、石菖蒲、郁金、骨碎补】
柴胡12g、制香附9g、川芎12g、石菖蒲12g、骨碎补9g。

这是一个典型的“通气散”加减,来自于190年前的一个经典方,其主治症状在书中是这样写的:疏肝理气,治肝郁气滞,耳聋不闻雷声

肝郁气滞,是患者的证型,耳聋不闻雷声,是患者的“症状”,虽然症状没有严重到那个地步,但“耳聋不闻雷声”都能治,这小小的耳鸣自然不在话下。

再加上石菖蒲、郁金、骨碎补三味药材,两开一补,完美对应就诊的这位患者,事实也证明:在用药后,耳鸣变成了耳聪目明,胸下痛也不见踪影,还能吃得下去饭了。

为什么这个方子这么灵?一是对症,二是这方子的配伍,也“灵”!

柴胡:了解中医或知道药材相关的都听过柴胡的大名,升阳解表,像我们常用常听的:小柴胡汤,小柴胡颗粒等等,它的作用就是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疏肝用来作甚?因为患者有肝气不舒啊,病因在此,要对症用药。
香附:称得上是“妇科圣药”,因为它有止痛调经,理气解郁的功效,很多女性同胞痛经、月经有问题的时候,都会用得上,就是看上了它强大的【疏】和【理】的作用。患者不是因为家事心有郁结,始终解不开,香附出面,再合适不过。
川芎性烈,本身就有走窜全身,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和活血止痛的效果,患者又肝郁已久,肝郁必气滞,气滞必有瘀,瘀才是不通,不通才是痛,所以有胸下痛,抽痛的情况。用上川芎,缓解胸下痛的同时,还能助身体血液动起来,动起来才不会有瘀,有郁,有堵!
石菖蒲开窍行血,他在问诊时说耳鸣频繁,感觉像泡水,耳朵像被堵住一样,其实这是肝经血行不畅,脉络闭阻不通的症状;石菖蒲性辛,苦,温,入肝,脾经,借它开窍,理气,活血的益处,改善患者气闭耳聋、心烦胸闷的情况再合适不过。
郁金还有个名字叫什么?有知道的可以说说。用的是它活血止痛,行气解郁之效,有知道为什么这么用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骨碎补,前面说了这么多行滞、理气、活血、化瘀的药物,中医向来讲究阴阳调和,有来有往,行得多,走的多了没有充足血液怎么办?那就“补”,骨碎补,听名字就很补?其实相中的是它散瘀止痛、强肾补耳的功效,这样用也是在药方收尾中有泻有补,有阴有阳,也符合中医“整体观”的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