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大如年,提醒家人“5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莫忘老传统

 餐饮新纪元 2023-12-20 发布于江西
导读
后天便是冬至节气了,在民间冬至可是一个大日子,尤其是在古代,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冬至的来临,比如放鞭炮,点烛火,挑灯笼等等。

在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可见大家对冬至的重视程度,冬至过节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传至今。
现代人工作比较忙,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庆祝冬至节日,但冬至的饮食文化我们还是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冬至大如年,提醒家人:“5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莫忘老传统,天气越来越寒冷,我们可以吃一些寓意好的食物,来庆祝冬至的来临,为家人祈福,日子越过越旺。

01
饺子汤圆

北方有句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传统习俗,到了冬至那天,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

传说饺子是张仲景发明的,一开始是为了给人治病,张仲景将面粉制作成耳朵的形状,里面包裹了一些药材,方便病人服用,故名娇耳。

后来人们将娇耳这种食物不断的进行延伸,便有了我们如今熟悉的饺子,如今饺子的馅料非常丰富,各种食材都可以做成美味的饺子。

饺子形状有点像金元宝,所以吃饺子有富贵吉祥,团圆喜庆的寓意,饺子不仅口味好,而且营养丰富,深受大家的喜爱。

北方人冬至吃饺子,而南方人则更喜欢吃汤圆,南方的汤圆馅料也很丰富,芝麻,红糖,甚至是肉馅的各种口味都有。

02
年糕

在江浙沪等江南地区,人们到了冬至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年糕,而川渝地区则更喜欢制作糍粑。

其实年糕和糍粑的做法很相似,都是用糯米粉制作而成的,只是做出来的形状有些不同,浙江沪地区人们做出来的年糕一般以圆形为主,而川渝地区的糍粑是以长条形为主。

冬至吃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生活越来越好之意,所以每到冬至时节,南方很多地区都会制作年糕,吃不完的年糕便会留着春节期间继续食用。

03

冬至大如年,餐桌上自然少不了鱼这道食材,中国人逢年过节时很爱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富贵有余之意。

鱼的做法很多,两广地区人们爱吃清蒸鱼,江西湖南人们爱吃红烧鱼,川渝地区人们爱吃烤鱼,不管是哪种做法,冬至的餐桌上都不要忘了吃鱼。

04
豆腐

在冬至时节,不少地方还有吃豆腐的习俗,豆腐与“都富”是谐音,吃豆腐寓意着未来生活会更加富裕。

豆腐这个食材是用大豆制作而成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吃一口刚出锅热气腾腾的豆腐,让人瞬间感觉到温暖,要是家里做豆腐的话,还能够吃到豆腐花,那简直就是太美味了。

05
鸡肉

不少地区冬至时节有吃鸡肉的习俗,鸡肉营养丰富,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给家人熬一碗土鸡汤,不仅能够滋补身体,而且一口喝下去,全身寒气都消失了,让人感到元气满满。

相比羊肉而言,鸡肉价格更实惠,而且腥味没有那么重,营养丰富的鸡汤,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很适合吃。

冬至大如年,后天便是冬至节气了,在饮食上有很多的讲究,以上5个菜肴记得端上餐桌,给家人带来福气,助力安稳过冬。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