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号称“淮河明珠”,县城却三次迁徙,为什么?

 苦丁茶170 2023-12-21 发布于安徽
首发2023-11-09 09:29·宋朝布衣

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其最大支流为颍河。颍上县,就位于颍水之上、淮河之畔。

黄淮海大平原之上的颍上县,产生了两个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八里河风景区(5A级)、小张庄公园(3A级);还有尤家花园·五里湖湿地旅游区、管仲老街、明清苑、迪沟旅游区、淮罗庄台生态旅游风景区等一众旅游风景区,群星灿烂,争奇斗艳,有多达八个5A级、4A级、3A级风景区。

缺乏自然山色的大平原,却因为颍水、淮水,增添了些许秀气。“五河三湾七十二湖”的颍上县,号称“皖北水乡”、“淮河明珠”。在淮河流域,因善做“水文章”,近些年声名鹊起,美誉远扬。

就是这样一个地区,历史上多次遭到洪水侵袭,颍水泛滥,区域内的主要聚居点——县城,曾经经历了三次迁徙,留下了四处县城及遗址所在。

颍上出现在历史上,据记载,是从殷商开始的。

有记录,殷商时期,有“酉方”,其出土的“酉”族铭族徽铜器有20余件,颍上县也有出土。据专家考证,其族范围约在商丘至淮河一带。颍上在颍水之尾,正其地也。

“月己”铭族徽铜爵也在颍上发现2件。据专家推测,可能是东夷(山东左右)“己”姓族群南迁到颍上一带,于当地土著融合的结果。

西周建立后,对淮夷用兵,拓展了东方版图,淮河一带纳入王朝。

春秋时期,楚国崛起后,不断对外扩张。楚成王时期(公元前630年左右),淮水一带归于楚国。

历史上的颍上县城四次所在地

第一次,慎邑所在。

据《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记载:“慎邑,春秋时楚邑”。《左传·哀公十六年》也记载,“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这是“慎”地首现于历史记录,其时为公元前479年。

“慎”为楚国白公胜封邑。这个白公胜,大有来历。

白公胜(?-前479年)是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芈姓,熊氏,名胜,号白公。

白公胜之父太子建遭费无忌陷害,逃到郑国时遭郑国人杀害。太子建死后,白公胜便从郑国逃到吴国。楚惠王二年(前487年),楚国令尹子西将在吴国居住了三十年之久的白公胜从吴国召回了楚国。

《左传·哀公十六年》:“楚令尹子西召故太子建之子胜,使处吴境,为白公。”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吴军进攻“慎”(颍上),白公胜率领楚军击败了吴军。

也是这一年,白公胜作乱,带兵入郢,一度称王,但在楚国大臣叶公沈诸梁的努力下,很快平息了这场动乱,白公胜自杀身亡。

还是这一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去世。

这个“慎”,到底在哪里?

据有关专家考证,颍上县江口镇汤圩村林庄,就是古“慎邑”所在地。

壬寅年初冬某日,早晨太阳初起,有雾气升腾,城市、田野笼罩薄雾间,丽色逗留。

如此美景如此画,一片风景入烟云。

驱车去江口镇汤圩村林庄,探访那闻名已久的“慎城”遗址。此地位于济河、乌江河、颍河不远,济河临其北(约800米),乌江流其西(约600米),颍河贯其南(约3公里)。

江口镇汤圩村林庄北边慎城遗址

据有关考证,此古城遗址有内外两城,总面积约3.75平方公里,曾出土过大量文物。

村北有一高台,高约3米左右,连续百余米。当地人介绍,建国初期,高台有5—7米左右,“四拐(角)”有更高台,疑似瞭望台之类的东西。后来分田到户(七十年代末)后,村民都到台上取土,慢慢的高台越来越矮,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村民还告知,南面正对着高台的那个村庄名叫“城南”,也不知道村名是啥时候起的。这个“城南”,不就是这个遗址的南门方向么?!

高台西边路旁,立有颍上县政府立的“慎城遗址”石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河水流量比现在大。这个遗址,距三条河皆近,又筑高台建城,说明在城市选址上很有考究。

到了汉代,朝廷设置了慎县。

“慎县,西汉置”,其址也是在今天的颍上县江口镇汤圩孜林庄。

第二次,郑城县(楼烦县)所在。

颍上县位于淮河之滨,南北朝时,因南、北二朝多个朝廷走马灯式轮转,互相攻伐,都曾经领有此地,同时设侨置县,故县名设置有些混乱。

宋代宋白曾解说此地:“南北朝划淮为守,关梁莫谨于此。”

北朝北魏时设“郑城县”(侨置县),归豫州管理,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南北朝时期)有载;南朝宋朝时设“楼烦县”(侨置县)。据考证,其县城均位于今颍上县王岗镇郑家湾,时称郑城。这个县城应该沿用了300余年。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北魏时期郑城县

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楼烦县为颍上县(历史上首置的颍上县),县府仍在郑城。

郑家湾村位颍河大湾、颍河防洪区之内,四年前全村搬迁到王岗镇集上居住。四周绿草如茵,阡陌相连,一马平川,无任何遗址痕迹。问田间劳作之人,说当地只是有传闻,这里过去有城市什么的。

但是,出土文物不会骗人。上世纪70年代,这里曾出土过钟、鼎、觯、甗、簋、爵等一批商代青铜器;2017年6月,在王岗社区又挖出过古墓,出土了西汉时期昭明镜。

几千年来,颍河水道在郑家湾附近也可能有变迁。历史上黄河也曾夺淮入海,颍河附近破坏严重;加之千百年的人力耕种,使得郑家湾一带看上去什么也没有留下。

王岗镇郑家湾村一带

颍河大堤上看郑家湾

第三次,唐代以后的颍上县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迁颍上县城于今县城北边的十二里店孜东边,俗名高河沿,又名旧县城。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颍上,隋置治所于古郑城。武德四年移于今治”。据文献资料,这个县城应该沿用了700多年。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甘城,在县西北。括地志:〔秦甘罗旧居此城,因以名。〕吴、魏以来关防津济之所也,今为甘城驿,颍河所经。

这个高河沿,据说就是古代的甘城,相传为秦相甘茂与甘罗的故里;它还是汉代甘里侯的封地。

颍河大堤上看十二里店孜(高河沿)

有资料显示,颍上县城在甘城期间,曾经回迁过郑家湾(原郑城县址),时间不明。

清代光绪《颍上县志》载:“自隋因郑城置颍上县治,唐改建于县北十二里之旧县城,不审何代,复南徙,即隋旧城也。元末惟存土基。”

现场继续寻匿,按地图导航,来到了颍河南岸的十二里店孜,俗名高河沿。

该村紧靠颍河,颍河内,帆橹棹波,风光秀美。大堤而下,村舍、厂房、阡陌横陈,看不出一丝古城迹象。

问村民,听说地下多残陶碎瓦,还有人在地下扒出过石桌等物;古城传说什么的,一概不知;历史的记忆在村民这里断了线。

民国《颍上县志稿·古迹》中考证说:“今考县西北颍水南岸有古城埂。一名高河沿,断瓦颓垣,触处皆是。相传此处旧为甘城,土人每制祀神表,书'颍上县甘罗乡’等字,由来已久,今犹未改。且为颍水所经,以意揆之,甘城应属此处,唐所迁之县,应即甘城”。

原颍上八景中,有“甘城故址”。《清史稿·地理志》云,颍上有甘城驿。

1958年,曾在此处发现过古城址。

第四次,明代中期以后的颍上县城。

明代天顺四年(1460年),沙颍河泛滥,原位于高河沿的老颍上县城被冲毁,县城迁至今天颍上县城所在地——慎城镇。

据清光绪《颍上县志》记载,明初,设守御所时,正千户孙继达、副千户何泉开始筑砖城,“西南北三面为隍,东临颍水。”后代不断增修,明代嘉靖、万历、崇祯年间,清代顺治、康熙、雍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都因各种原因,特别是水毁城垣,屡次修缮。

清代光绪《颍上县志》载:“嘉靖二十年,颍州(兵备)道苏志皋浚濠。”

就是说,颍上县城的护城河,是嘉靖二十年(1541年)的颍州兵备道苏志皋(相当于今军分区司令)负责开挖的。

清光绪《颍上县志》又载,乾隆四年(1739)涨水,颍上县城墙又被淹倒。知县严彭年又重修砖城,城周长553丈,共3里20步,城墙垛口1285个,高7米至8米不等。

颍上县城为椭圆形,东西长,南北窄。县城有四门,门上有城楼。东曰观颍门,楼为通津楼;西曰颍阳门,楼为通汴楼;南曰望淮门,楼为寿春楼;北曰拱辰门,楼为禾稔楼。

颍上县城以十字街口为中心,向四门扩散,分为东关街、西关街、北关街和南关街。

民国28年(1939年),因抗战正酣,为避免日寇所踞,不易克复,国民政府严令扒掉城墙一半的高度,将城砖用于修建学校,颍上县城古城墙遂逐步毁去。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还保留有西城门。

安徽省颍上县县城图(摘自1984年版《颍上县志》)

历史上的颍上县城,不论几迁,都在颍河左近。

风流运转,如是之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