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古荣光:日本萬邦2023秋拍成交记录出炉

 荣纳堂 2023-12-21 发布于天津
转自 全国古玩老货联盟


近期日本拍卖板块最受业界瞩目的萬邦秋拍今日正式开拍,首场「千载一物」高古艺术专场刚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众所周知,高古艺术是整个中国文物收藏谱系中最为艰深的品类。纵观全球拍卖市场,只有苏佳邦等头部拍行有能力组织有一定规模和品质的高古专场。但是国际古玩市场藏龙卧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日本历来有重视高古艺术的传统,日本藏家对高古艺术的鉴赏亦是独到,许多收藏理念至今仍是藏界主流意识。植根日本的萬邦拍卖是今年全球拍卖市场的一匹黑马,这家是由日本资深古董商发起成立的公司,在日本经营有著30年历史的古物市场,在东京和京都有实体店,本着立足日本,面向世界,以多精品、多生货的战略,积极拥抱艺术品市场新潮流,春季首拍就创造了单场总成交超15亿日元的骄人战绩,以一股高古旋风一战成名,一举奠定了在日本拍卖界的地位。一周前,联盟披露了本季秋拍高古板块的若干重器,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今日成绩揭晓。截止发稿,第一场已诞生3件单价超过1亿日元拍品,其中西汉玉雕朱雀以2.5亿日元元落槌,含佣金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480万,成为本场之冠,展现了古玉巨大的市场潜力。本场封面作品商晚期青铜觥则以2.1亿日元落槌,含佣金2.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243万,入列年度千万级别明星拍品,实至名归。西周早期青铜静尊以9000万日元落槌,含佣金1.08亿日元。战国青铜错金银变形鸟纹壶以7900万日元落槌,含佣金9464万日元,逼近1亿日元大关。以下为今日最新成交记录,大家感受一下高古艺术品的市场热度。古瓷玩家最关注的元青花大罐和影青梅瓶明天上午十点开拍,精彩可期。
近期热贴 · 目录




75

西汉 玉雕朱雀(2.5亿)

长10厘米 

估价: JPY 80,000,000-120,000,000

汉代玉器主要分为葬玉、礼玉、装饰玉、陈设玉四类,前三类数量众多,但制作工艺大部分较为简单,能真正反映出汉代玉器制作工艺的无疑便是陈设玉。陈设玉基本为高浮雕或圆雕而成,大多用纤柔的阴刻线表现局部。此件玉雕朱雀昂首曲颈,挺胸展翅,长翎分为三岔,上下微卷,舒展后摆,双腿蜷缩蹲坐在地。朱雀双目狭长,尖短喙轻开,口中衔含宝珠。颅顶一短一长前后两冠,一勾一翘,末端内合,其神韵再现了睥睨后世的大汉气象。尤其朱雀的头、颈、翅、尾、足,无不使用阴线勾勒羽毛,走刀疏密结合,张弛有度,体现出高古游丝之神韵。

113

商晚期 青铜

觥(2.1亿)

高18.5 宽21.5厘米

铭文:

估价: JPY 120,000,000-160,000,000

此件青铜觥盖、身契合一体,纹饰上下一贯。首端上扬,器身流口高挑,腹部圆鼓,颈腹分明。腹部末端设半环鋬,底部承以高圈足。盖的前端圆雕龙首,呈臣字目,柱角尖耳,阔口獠牙。龙身采用浮雕技法,从盖一直延展至器足。盖身中段起出戟,既为龙首脊鬣,又以此为鼻基作屈折角型兽面纹。盖尾端浮雕外卷角型鸮面,喙部突出。器身四出戟,颈部装饰尖角的爬行龙纹,腹部浮雕龙身和鸮翼,圈足作龙爪和鸮爪。鋬首浮雕虎头。主纹之外,满工填充云雷纹。器底铸徽记铭文“”。
觥为盛酒器,出现于殷墟晚期,1959 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发现一件牛角形横置的容器,前面尖端作龙头状,龙齿间隙可注酒,背部为盖,下有低浅圈足,后端无鋬,即兕觥之形。诸类青铜礼器中,觥极为特殊,其并无渐变演化的滥觞,初现即相当完善,造型、纹饰成熟。已知的考古数据显示,青铜觥只出现在少数大型高等级墓葬中,例如殷墟妇好墓出现有八件纹饰精美的觥,充分体现了墓主显赫的地位,彰别身份等级。
此觥为典型的商晚期器。乾隆时编纂的《西清古鉴》三十二卷第十三号,著录一件“周举匜”,器型、铭文与本件相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博物馆所藏贮觥,同样呈龙首鸮尾虎鋬,腹部出戟,主纹贯穿颈腹,施云雷纹地,与本件装饰布局风格相近,可为参照。

青铜觥数量稀少,书中著录之器不过百件。2021年3月18日,纽约佳士得《商:Daniel Shapiro 珍藏高古青铜礼器》专场中,殷墟晚期青铜虎鸟兽纹觥以860.4万美元成交,创造了当年青铜器拍卖的市场最高价。



152

西周早期 青铜静尊(9000万)

高20.4厘米

铭文:弃作静匋宗彝,用日祀氒祖成公氒妣大

估价: JPY 30,000,000-50,000,000

此件青铜尊侈口,厚喙,束颈,垂鼓腹,底部承以高圈足,上敛下侈,设有狭边。通体装饰华丽,为同类器中之珍罕者。颈部上方有四个短而粗壮的蕉叶纹,内部对称装饰简化变体的凤纹。颈部浮雕两个龙首,以此为中心,对称装饰长冠凤纹。腹部共饰四个花冠凤纹,两两相对。花冠凤纹圆目尖喙,头顶出一长一短两条凤冠,前方长冠弯曲而下,散垂至地。翅翼末梢翻卷,与拖垂的长尾旋转汇交连。
整器采用“三层花”技法装饰,目纹突出,身躯阴刻细节,其余填充云雷纹地。花冠之上不断出枝分岔,瑰丽张扬,极尽华美之能事。
尊内底铸有铭文十九字,“弃”是制器者名,“静”是器主;“匋”通“宝”,即珍贵之意;“宗”,指宗庙。“祖成公”为静的先祖,“妣”为静的先母,“)”是母姓,“大”即是静父的两位夫人。铭文大意为:弃为静制作了珍贵的宗庙礼器,静因而用来日祀他的先祖成公和两位先母。
此件装饰风格为西周早期晚段,约在昭王、穆王之时。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上大量出现华丽的凤鸟纹,故被称为“凤纹时代”。同类器可参考原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作宝尊彝尊和邢季尊,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藏作宝尊彝尊,原陈介祺旧藏、现藏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旁尊,原卢芹斋旧藏、现藏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博物馆的作宝尊彝尊。

参阅:日本出光美术馆藏品

参阅: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博物馆藏品

97

战国 青铜错金银变形鸟纹壶(7900万)

高39.5厘米 

来源:九洲大分知名藏家旧藏

估价: JPY 50,000,000-80,000,000

此件青铜错金银壶形制为战国中晚期常见的圆壶,盖圆隆,下设圈口。壶口外侈,有加厚的唇边。颈部粗壮,微微内收,向下转为溜肩圆鼓腹。肩腹对称两个铺首,口中衔活环耳。腹下内敛,底承外撇高圈足。通体采用错金银工艺装饰,盖面自内而外分四圈,分别装饰叶纹、云雷纹、棱纹和云雷纹。器身分口沿、颈肩、上腹、下腹、圈足五个纹饰带,依次装饰云雷纹、填充勾云纹的蕉叶纹、变形鸟纹、变形鸟纹盉菱格纹。纹饰粗细搭配,涡旋交织,方折串连,金银转换,互为映衬,华美惊艳,尽显贵气。
壶是长颈容器的统称,自商代早期出现,一直延续到汉代乃至更晚。壶的种类很多,谱系繁杂,本件的式样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和汉代。自春秋中晚期,青铜器开始采用错红铜或错金银工艺装饰,即预先在铜器上铸好纹饰线槽,填以红铜、金银,利用金银铜的延展性锤打入槽,再打磨平整。青铜本为暗金色,衬托出红铜的绚丽,金银的明艳,可谓相得益彰。错金银器耗费工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顶级礼器。
此类王室重器极为珍罕,能比对者寥寥。美国赛克勒美术馆藏有一件错金银鸟纹壶,为战国早期器,纹饰尚显稚拙。而欧洲著名私人藏家所藏青铜错金银变形鸟纹壶为战国晚期器,无论器形纹饰,都与本件相似度极高,可资比较。

参阅:美国赛克勒美术馆藏品

148

商晚期 青铜兽面纹方彝(4000万)

高24.2厘米 

来源:九洲大分知名藏家旧藏

估价: JPY 20,000,000-30,000,000

此件方彝盖呈四面坡式,顶部设四面坡盖钮。盖下出圈口,嵌入器身。器身平面呈长方形,分颈、腹和圈足三部分。整器纹饰华丽,器身棱线、每面中线均作凸起的出戟。盖钮宽面饰内卷角龙首,窄面饰简化的兽面纹。盖身四面以出戟为鼻基,装饰四个屈折角型兽面纹。值得注意的是,方彝盖部兽面均呈倒向布局,这是此类器型的一个装饰特点。
器身颈部以出戟为中心,对称四组爬行龙纹。腹部与盖面呼应,装饰四个屈折角型兽面纹。圈足对称分布回首的爬行龙纹,颈、腹、足以空白为界。方彝主纹以粗壮的线条构形,再辅以云雷纹地衬托。盖面和腹部的兽面省略面部轮廓及身躯,仅刻画角、眉、目、耳、口五官,与云雷纹地的界限日益模糊,这是商末周初纹饰由繁复向简约演化的表现。
方彝整体似矗立的屋宇,《周礼·考工记》载:“商人四阿重屋。”妇好偶方彝盖部之下有排列的椽子,便是对房屋模仿的铁证。商人用自己建筑结构的造型设计一件青铜礼器,彰显方彝是器中之王的顶级地位。方彝再现了商代建筑式样,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建筑形象实物。青铜方彝最早见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数量逐渐减少,西周中期以后基本消失,流行时间短且数量稀少,它是中国青铜时代祭祀宗庙神灵级别最高的礼器,只有身份最显赫的王侯贵族方才有权拥有使用。

参阅:安阳殷墟西北岗1022号墓出土右方彝
现藏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

参阅: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所藏鸢方彝

46

良渚文化 玉雕兽面纹琮(3200万)

高5.8厘米 直径8.4厘米 

估价: JPY 15,000,000-26,000,000

此件玉琮采用良渚地区所产的透闪石质材料雕琢,形体较扁,平面近正方形,中心钻正圆孔,外援近圆角方形,四角辅以方折的棱面。四个棱面之上浮雕二长一短三条粗面,配合圆形印刻双目,构成四个兽面纹。每个粗面再以细腻的并行线填充,纤如毫发,令人赞叹。

1986年发掘的良渚反山M12号大墓,是反山墓地等级最高的核心墓葬,该墓出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玉琮、雕琢神人兽面像的玉钺以及特殊的豪华形瑁镦,墓主人极有可能是良渚古国的统治者。该墓所出的92号琮与本件相近,可为参照。


参阅:良渚文化反山墓地12M号墓所出92号琮

122

南宋 龙泉窑粉青盘口纸槌瓶(2200万)

高27厘米 

估价: JPY 8,000,000-15,000,000

此器盘口,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里、外及足内满施青釉,底边无釉,凸棱处釉薄,映出白色胎骨。釉为粉青釉,其色泽和质地之美,代表了我国历史上青釉烧制的最高水平。
南宋时期龙泉窑以石灰碱釉替代以往的石灰釉。石灰碱釉的特点是高温粘度大,烧成时不易流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釉最为著名。八百多年来,此类极品龙泉青瓷在中日两地均被奉为圭臬,常被视为传家或镇寺之宝代代相传,而这一现象在日本尤为普遍。此瓶的釉料肥腴失透、温润如玉,原料、配制、上釉和窑烧皆须拿揑得恰到好处,荟萃了龙泉青釉最为人称许的特质。龙泉青瓷的上乘之作寥寥无几。纸槌瓶的用途,除了单纯的摆设,应该是宋人“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的花瓶,此件龙泉窑纸槌瓶充份体现了宋代幽微素雅的审美意趣。

以本拍品为例的纸槌瓶,在南宋和元代传世龙泉青瓷中极罕。北宋年间,曾有烧造两款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无耳盘口纸槌瓶:一例是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开幕展—中国陶瓷 南宋 纸槌瓶,高27厘米,编号101,1993年版。另一例是一小批定窑纸槌瓶,大维德爵士旧藏一例,瓶口略敛,图见S.Pierson编著《Song Ceramics:Objects of Admiration》,页20-1,编号1(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馆,2003)。2018年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专场,编号8007,成交HKD4285万。其在日本的历史源流或可上溯至桃山时代,至近世为著名鉴藏名家益田孝男爵自视为一生压轴之藏。 


参阅: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藏品

133

隋 白瓷钵(2900万)

直径12厘米 

估价: JPY 10,000,000-18,000,000

瓷钵深鼓腹、腹部饱满呈球形;敛口,口部釉下刻划弦纹一圈,做为正圆形器口修胎的参考线;环形器底亦刻划弦纹两圈,此线是施釉的界线、也是控釉线,防止烧制过程中釉水流动与窑具等粘连,影响美观与成品率。这种为了控釉刻线的做法在古代诸多器物中都有体现。钵除底部外通体施洁净的透明釉、外壁釉面较均匀,钵内底部积釉、釉面整体开冰裂纹。胎体白净、底部露胎处可见胎体如糕状、粗颗粒、有磨砂感。由于胎体细白,釉面洁净,钵除底部外器壁均透光,腹部胎薄处可透影。
根据此钵以上的物理特性,可鉴定其为典型的隋时代河南巩县窑白瓷产品,其特点完全符合此时代巩县窑白瓷的特点。考古发掘资料可以在时间上和产地上给予其佐证,证明此类白瓷产品的时空问题。根据此钵物理特性,可鉴定其为典型的隋时代河南巩县窑白瓷产品。

同样类型的钵,见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2009年西安市隋大业四年(608年)苏统师墓出土的白瓷钵),两钵在形制上非常相似,此钵的尺寸远小于拍品。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收藏一例类似隋白瓷钵,其尺寸与质量远不及此件拍品。1965年陕西省长安县天子峪国清寺塔出土隋白瓷钵,形制也可做参考。


参阅:隋大业四年苏统师墓出土白瓷钵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品

37

良渚文化 玉雕神兽面形璜(1880万)

长10.2厘米 

估价: JPY 8,000,000-12,000,000

此件玉璜边缘随形起伏,采用管钻、拉丝、阴刻结合,雕刻良渚文化极富特色的神兽面纹。器身钻五个大孔,两端大孔作兽面瞳仁,外缘阴刻眼睛轮廓,眼角打两小孔,再以拉丝工依阴刻线延展,呈三向棱状,似有似无不经意间即构成双眼。正中一大孔为兽面之口,其上方以开三向棱线,即为兽鼻。眼睛、口之间的两孔略小,配合斜上方开长方槽,加以阴刻线,构成神兽双爪。眼睛上方钻小圆孔,用以穿绳系挂。
圆形孔内有明显的弦纹磨痕,孔中起台,是典型的管钻对钻工艺。镂空三棱及长方槽皆先以管钻打孔,再以绳线拉丝切割,末梢仍存留抽拉造成的坡度。阴刻线以坚硬的燧石为刀刻划而出,高古游丝,若有若无。这些工痕传递出大量新石器时代先民开璞琢玉的技术信息,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28

南宋 磁州窑油滴茶盏(1800万)

直径11.5厘米 

估价: JPY 6,000,000-10,000,000

此盏唇口微侈,外壁口沿下一圈微束,便于持取,精到考究,乃美观与实用并举之作。内底平,圈足,足心浅挖,足际稍宽,修足规整。里外满施黑釉,外壁釉不及底。接近底足处积釉,形成垂珠,底部露胎处,可见铁褐色胎土,厚实稳扎。釉色乌黑锃亮,釉面布满大小不一的银白色油滴状结晶,细看釉面开细小蝉羽纹,点缀着雪花片的银星。
古时,黑釉茶盏多藏于佛寺,盏沿下一圈微敛,为持用方便而设,胎厚扎实,保茶汁温热而不烫手。而宋代黑瓷生产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宋徽宗喜欢饮茶,对如何制茶和饮茶极有研究,有《大观茶论》一书,书中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种斗茶,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斗茶家们都对黑釉茶盏情有独钟。
磁州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溶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当窑内温度高于1280℃的时候,油滴的点状结构逐渐形成条状结构,从“油滴”变成了“兔毫”。所以,温度低了油滴出不来,温度高了变兔毫。宋代磁州窑油滴烧得好,全在于窑工对火候的把握,难度几高。油滴盏的烧成条件,也比兔毫盏更为苛刻,窑温偏低, 难以形成点状斑纹;窑温偏高, 斑点又容易流成条形。此盏乃为磁州窑油滴盏中的极品。

130

南宋 龙泉粉青釉摩羯耳盘口瓶(1600万)

高17.5 厘米 

估价: JPY 5,000,000-8,000,000

此器盘口,直颈、直腹形成二阶式的瓶身,在直颈的双侧加上摩羯耳,颈与腹成二阶段平直线,呈现的是最平实无奇的线条,也是最扎实稳定的组合。在颈部配上由模合成型的半身立体而华丽的摩羯耳,以盘口作为视线的重点,盘口外缘略凸锐,盘面积釉厚,呈现出灵巧而丰润的盘口面。
龙泉窑是中国瓷业史上的青瓷名窑,北宋晚期时,龙泉窑就已经为宫廷烧造瓷器。“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龙泉窑青瓷,在8件定为国宝的中国陶瓷中就有3件龙泉窑青瓷,史籍《仁和寺御室御物实录》中说“青瓷多盛天子御食,是大臣朝夕之器”。
十三世纪之后,日本贵族阶层流行茶道,以收集中华唐物为荣,龙泉青瓷花瓶作为茶席中不可或缺之物,备受追捧。此类摩羯耳瓶之用途当作花器或做供器。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供养瓶花方式增多,花样亦不断丰富,幷进入到道教、家庭生活领域,至宋代而至全盛。

参阅: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2008年纽约佳士得,成交价228.1万美元

11

宋 钧窑天青釉瓜楞形执壶(1500万)

高24厘米 

估价: JPY 6,000,000-8,000,000

此件执壶,敞口,长颈,腹部一侧置曲形长流,另一侧置曲形长柄。腹部压印六条纵向线条,形成瓜楞状。此壶通体罩施天蓝色釉,釉质莹润晶亮,釉表开透明细纹片,施釉至足际,足底缘无釉处,皆加涂赭色护胎釉,外底局部有刮痕。胎骨坚硬。釉层肥厚,整体给人典雅稳重,敦厚饱满之感。
天青色釉难烧,存世更是少,全世界仅存的珍品天青钧也不过寥寥的几十件,大多都馆藏在各大博物馆中。天蓝釉是由天青色演变而来,历史上对钧窑的喜爱,莫过于清高宗乾隆皇帝。在其众多的古代名窑御制诗中,有10多首吟咏钧瓷,并多被镌刻在传世钧窑器上。

74

清 伊藤弥三郎旧藏宫廷制翡翠浮雕饕餮龙纹活环铺首耳三足熏炉(1500万)

高23.9厘米 

来源:伊藤弥三郎旧藏

附:原始发票(1908年)、保证书、信封及藏家名片。

估价: JPY 6,000,000-8,000,000

藏者简介:伊藤弥三郎(いとう やさぶろう)。1914年3月26日,带锦织刚清访问黄兴寓所——《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人名录》( 2017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件熏炉以翡翠雕琢而成,分为炉盖和炉身两部分。炉盖与器身配衬得天衣无缝,二者应出自同一块石料,可见其玉璞之大应相当可观。通体不仅质地明净细腻,晶莹剔透,器身正面为碧绿浓艳的翠色,雕琢一丝不苟,应当出自当时宫廷琢玉高手。饕餮龙纹的雕饰,显示了此炉的尊贵品级。不是一般的百姓用物,而是皇家的尊贵陈设。

116

北宋 清凉寺沥线出筋执壶(1050万)

高44厘米 

估价: JPY 8,000,000-12,000,000

此件执壶平唇沿大侈口,斗形颈,圆肩,前设粗壮的弯流,后置耳状鋬。腹部深,向下收敛,底承高圈足。壶鋬采用沥粉工艺而成,肩腹采用沥粉出筋技法,纵向呈一道道棱脊。通体施黑釉,棱脊在流釉的状态下,透出浅色胎骨,于乌沉之气中反衬几缕亮色,典雅而高贵。
本件执壶为清凉寺窑制品。清凉寺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大营镇清凉寺村至韩庄村的台地上,创烧于北宋初年,一直延续到金、元时代。最初产品以白瓷为主,兼烧少量的青瓷和黑瓷,器物形制较小,以素面为主,偶见刻画和划花。至北宋中期,窑口中的青瓷明显增多,北宋晚期,清凉寺窑以青瓷为主,产品种类繁多,技法多样,沥线器多集中出现在这一阶段。

同类器物可以参阅清凉寺博物馆所藏黑釉沥线执壶、日本大阪东阳美术馆所藏黑釉沥线执壶以及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藏黑釉塑花沥线执壶,三件皆为清凉寺窑产品,年代自北宋延续至金代。它们的基本型为直口长颈,肩腹同宽,黑釉沥线出筋装饰,而如本件大侈口、深斜腹、高圈足式样则较为罕见,为清凉寺窑中的珍品。


参阅: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藏品

147

西周晚期 青铜犀伯鱼父鼎(980万)

高36.5厘米 直径34厘米

铭文:犀伯鱼父作旅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传承:

陈介祺旧藏。

著录:

1.徐同柏《从古堂款识学》卷十三第十三页第一号,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2.吴式芬《攈古录金文》卷二之二第三十六页第二号,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3.吴大澄《愙斋集古录》卷五第十六页第二号,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4.陈介祺《簠斋藏器目第二本》鼎七,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5.盛昱《郁华阁金文》第二册二十七号,稿本,清(1899年以前)。

6.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一第二十五页,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7.邹安《周金文存》卷二第四十九页第四号,民国五年(1916年)。

8.邓实《簠斋吉金录》卷一鼎六,民国七年(1918 年)。

9.刘体智《小校经阁金石文字拓本》卷二第七十三页第三号,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10.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三十七页第四号,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11.严一萍《金文总集》第四六三页第一零七八号,艺文印书馆,1983年。

12.《殷周金文集成》第五册第零二五三四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84至1994 年。

13.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第四册第零二一零七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估价: JPY 3,000,000-7,000,000

此鼎平唇口沿,沿上立耳微微外撇,器壁倾斜,腹部垂鼓,腹身较浅,三足较细,内侧平,外侧上阔中收,近足部加宽,已呈现出马蹄足的形态。颈部装饰三组对称的长冠龙纹,这是西周初年出现的一种新纹饰,盛行于西周中期。长冠龙纹取消了常见的龙角,代之以凤纹的长冠,头部回转,龙身细长,上部一足作鳍形,尾部下转,分叉似鱼尾。三腿设出戟,以此为鼻基饰虎耳兽面纹,出戟的边缘带有起伏。
器壁内侧铸有铭文十七字,“犀”为器主氏,“伯”为排行,“鱼父”为字,“旅”为军旅或行旅,铭文大意为:犀伯鱼父制作这件行旅用鼎,希望后世子孙万年珍爱它。
此件犀伯鱼父鼎为陈介祺旧藏,自晚清至民国,陈介祺、徐同柏、吴式芬、吴大澄、盛昱、刘心源、邹安、刘体智、罗振玉等知名金石学家的著作皆有该器的铭文著录。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受卿,号簠斋、海滨病史,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人,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陈介祺精鉴赏、富收藏,铜器、玺印、石刻、陶器砖瓦、造像等无不搜集,著名的青铜器毛公鼎、天亡簋、兮甲盘皆为其旧藏。

88

西周晚期 青铜铭文大尊(980万)

高38.5厘米 

估价: JPY 3,000,000-6,000,000

138

商晚期 青铜

盉(920万)

高23厘米 

铭文:

作父癸尊

估价: JPY 3,000,000-6,000,000

此件青铜盉侈口高颈,下部有四个袋形腹,腹底承以四柱足。腹前有斜直流,颈与腹后设半环形鋬。盖扁,顶有半环钮,盖缘末端有环,与鋬上环以活环相连。盖钮两端各有两龙首,构成双头龙璜形。盖缘一周装饰兽目交联纹带,颈部同样装饰此纹,上下对应。纹饰带仅兽目凸出,其余皆简化为细密的云雷纹。流部以阴线装饰卷云纹和蕉叶纹,蕉叶内饰兽体变形纹。鋬作龙首,其下器壁及盉盖内斗铸有铭文“作父癸尊”,通过器名可知,该器为殷商贵族之物。
青铜盉在商代早期已出现,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铭文中自名为盉的器物出现在西周,同时有铭文将盉与盘并称,担任了匜的功能。因此推测,盉很有可能是盛水用来调和酒浓淡之用。盉的种类较多,此件为低体分裆四足式,是西周早期盛行式样。

149

商晚期 青铜兽父丁鼎(920万)

直径20.5厘米

铭文:兽父丁

估价: JPY 5,000,000-8,000,000

135

商晚期 青铜亚疑瓿(900万)

直径19厘米 

铭文:亚疑

著录:

1.巴纳、张光裕《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第八册第七零零页,第一零三八号,艺文印书馆,1978 年。

2.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第二十五册第一三九六七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估价: JPY 3,000,000-6,000,000

此件青铜瓿最早著录于巴纳与张光裕合编的《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一书。整器敞口平唇,颈部收束,向下渐阔,其上饰两条弦纹。圆折肩,鼓腹,肩部装饰变形的弯角鸟纹。鸟纹的头、身等宽,垂首,长尾向上翻卷,弯角纤细,同向环布一周,辅以云雷纹地。腹身主纹为三个内卷角型兽面纹,双目高突,鼻基起出戟,身躯两侧展开,尾巴上扬复又下卷,配云雷纹地。高圈足上饰一周云雷纹。主纹除双目外,与地纹同处一个平面。圈足内侧铸有铭文“亚疑”,为族氏徽记。
瓿,即文献中所称的“甂”。这类器型名实并不对应,瓿是习惯叫法,即大口广肩圆腹的大体量礼器,用以盛放酒或水浆,又可称瓮,较小者可名甂。青铜瓿出现在商代早期,流行于商代晚期前段,当罍普遍使用后,这类器物变逐渐消失。商代早期晚段郑州白家庄层有兽面纹瓿发现;妇好青铜器群中,瓿与罍并存,但更晚的数据中,已无并存现象。青铜瓿流行时间很短,存世量稀少。

参阅:布伦戴奇旧藏戈瓿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92

商晚期 青銅敢父爻角(820万)

銘文:敢父爻

高22.5厘米

估价: JPY 3,000,000-4,500,000

角是饮酒器,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有的角或配有盖,或许为独立的一种器型,本品鋬下铸有铭文“敢父爻”,其中“爻”“敢”为两个族氏,“爻”是相对较大的一族,而“敢”或是“爻”的一个分支,即器主的直属族氏。

150

战国 青铜错红铜羽翅纹扁壶(800万)

高31厘米

估价: JPY 3,000,000-4,000,000

124

唐 邢窑盈字款白釉盖罐(500万)

款识:盈

高24厘米

估价: JPY  2,000,000-3,700,000

121

北宋 定窑紫金釉梅瓶(200万)

高20.5厘米 

估价: JPY 2,000,000-3.500,000

119
宋 磁州窑白瓷“东楼董家”梅瓶(200万)
款识:东楼董家
高22厘米
估价: JPY 600,000-90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