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针灸方脉证治-吴茱萸汤针方

 臻医堂 2023-12-21 发布于山东

1.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2.干呕,吐涎沫,头痛,吴茱萸主之。378

3.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闷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4.《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5.《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吴茱萸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从以上条文分析,吴茱萸汤证的特点是以呕吐为典型表现,尤其是干呕吐涎沫最为典型。病理表现为寒邪水饮在里,上下内外攻撑。向上攻撑则呕吐、头痛或头眩,向下攻撑则下利腹泻,内外攻撑则腹痛、腹胀、胸满、四肢厥冷、烦躁欲死。寒邪水饮能如此自由攻撑造次,必里虚无力驱邪排出体外,故反复发作。

吴茱萸汤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里虚寒夹饮证,治则温里补虚、散寒化饮、驱邪外出。从十二经脉来看,吴茱萸汤证为寒邪水饮随肝经横逆脾胃,上下攻撑。那么取穴治疗便离不开肝胃二经。方取期门、肝俞、中脘。灸中脘、期门,温补肝胃,化水饮,驱寒邪外俞于太阳表,如吴茱萸温肝胃散寒邪之功。取内关、百会、太冲透涌泉,降逆止呕,又能止眩,解巅顶头痛、偏头痛。取足三里与中脘相配,如人参大枣之功,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最后取肝俞胃俞以阳刺法,给寒邪以出路,出针时摇大针孔出豆大血使寒邪出太阳表。诸穴合用,共成吴茱萸汤之针方。

吴茱萸汤针方

百会、内关、中脘、期门、足三里、太冲、肝俞、胃俞

百会,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位于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平刺0.5~0.8寸,可灸。1、《针灸甲乙经》:“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耳鸣”。2、《备急千金方》:“狂痫不识人,癫病眩乱。”

3、《太平圣惠方》:“头目眩痛,少心力,忘前失后,心神恍惚”,“小儿脱肛”。

中脘,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期门,经穴名。出内经。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肝俞,经穴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主多怒,黄疸,鼻酸,热病后目暗泪出,目眩,气短咳血,目上视,咳逆,口干,寒疝,筋寒热,胫筋急相引,转筋入腹将死。《千金》云:咳引两胁急痛不得息,转侧难,撅肋下与脊相引而反折,目戴上,目眩循眉头,惊狂,鼽衄,起则目䀮䀮,生白翳,咳引胸中痛,寒疝小腹痛,唾血短气,热病瘥后,食五辛目暗,肝中风,踞坐不得低头,绕两目连额上色微青。积聚痞痛。

胃俞,经穴名。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支。主治胃疾,多食善饥,身体消瘦。

内关,经穴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太冲,经穴名。位于足背,在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具有疏肝理气,清泄肝胆,清热泻火,平肝潜阳,疏经通络的功效。

足三里,经穴名。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失眠,癫狂,头晕。虚劳羸瘦,水肿。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伤寒论针灸方脉证治小建中汤针方

伤寒论针灸方脉证治-少阴病便脓血桃花汤证

伤寒论针灸方脉证并治桂枝汤针方

伤寒论针灸方脉证并治理中丸针方

伤寒论针灸方脉证并治过敏性鼻炎哮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