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2年杜聿明参加国庆,见我军一中将后脸色大变:你不是死了吗?

 快乐老年435 2023-12-21


1946年10月东北“剿总司令”杜聿明指挥约10万兵力,意图围攻正在辽南地区驻守的吴瑞林独立师。

杜聿明

作战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炮弹直接打在了独立师阵地,战后盘点,指挥部的领导和战士全军覆灭,杜聿明高兴地向蒋介石发电报称,“已全歼吴瑞林独立师一万余人。”

与此同时,正在组织四平作战的林总也接到了一份电报,称杜聿明在辽宁大肆登报,称国民党已全歼吴瑞林独立师,巧合的是指挥部方面也确实联系不上吴瑞林了……

被杜聿明全歼的独立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派出部分人员进驻东北地区,并与一直奋战在当地的自卫军合编,这支队伍也就是后来由林帅领导赫赫有名的东北民主联军。

之前一直奋战在沂蒙山根据地的我党同志吴瑞林,奉命在辽南地区建立一支独立师,奋斗在与国民党战斗的第一线。

吴瑞林

东北的形势一直比较紧张,尤其是在抗战结束后,中共中央和国民党方面都派出了人手前去接管东北地区。

解放战争开始后,蒋介石甚至派出了得力干将杜聿明,将其任命为东北地区的“剿总司令”。

杜聿明到达东北不久,就占领了包括沈阳、辽西、抚顺、本溪等辽宁大片区域,事实上当时已经对辽南地区的吴瑞林形成了实质上的半合围,双方有来有往,国民党在吴瑞林手里吃了不少亏。

吴瑞林独立师一直是杜聿明的心腹大患,因此1946年10月杜聿明带领9个师约10万兵力,准备对辽南地区的我军根据地动手。

当时敌我力量悬殊,吴瑞林独立师只有1万多兵力,国民党方面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武器装备精良物资充足,在杜聿明看来这是一场早就注定了结果的战斗,他对此十分有信心。

很快杜聿明下令国民党大军向辽南一带进发,这次的作战只有一个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吴瑞林独立师。

为了顺利拿下辽南,杜聿明和国民党军队在战斗的一开始就放了大招,数不尽的炮弹像不要钱一样砸向独立师阵地。

杜聿明十分幸运,刚刚开战没多久,就有国民党士兵来汇报,刚刚炮弹炸毁了独立师指挥部,如今只剩下一地瓦砾,共产党指挥部全军覆没。

但杜聿明还是谨慎的派出多波人手去独立师指挥部搜索,务必要找到师长吴瑞林。

国民党几乎把当地的地皮都翻了个遍,确实没有发现吴瑞林的下落,连尸体都没有。

大家心里很清楚,刚刚的那波炮弹如此猛烈,人是不可能活下来的,甚至尸体都不可能存在,就算有也早就炸成了碎片。

杜聿明也很得意,在核对了多次后,终于确定自己炸死了吴瑞林,顺利拿下了辽南的控制权,接下来他准备给委员长发电报邀功。

随着蒋介石的嘉奖,杜聿明也开始在东北大范围进行宣传,发传单、印报纸 ,称吴瑞林独立师已经被自己完全拿下,不复存在了。

他沉浸在全歼吴瑞林独立师的喜悦中,不过就在不久后,杜聿明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将他调离东北。

后续的东北军政事宜也不需要他继续管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走后东北又发生了什么。

直到1962年他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庆典,杜聿明遇到了一个自己怎么也没想到的“老朋友”。

吴瑞林“死而复生”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在这场战役中杜聿明等多名国民党将领被俘,新中国成立后他和其他被俘人员一同关押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一同接受改造。

杜聿明是国民党被俘将领中比较有觉悟的人,尤其是看到自己做了这么多错事,共产党还对其照顾有加,尽心给他治好了病后,心中更加感慨。

朝鲜战争爆发后,得知志愿军面临的是有着优良武器装备的美军,他还专门写了不少材料,将自己了解的美军和美械特点缺陷汇总,交给了管理人员,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材料交给前线指挥部,取得战争优势早日胜利回国。

1959年杜聿明因表现良好,改造了10年后作为第一批特赦人员走出了功德林。

中央还给他安排了编撰国民党军史的工作,一直为新中国效力,只是有时候也难免胆战心惊,毕竟战争年代他也打伤、打死了一些我军将领,尤其是辽南战场的吴瑞林,在最后一次轰炸中尸骨无存。

他不敢跟别人讲述自己的内疚,所以也根本不知道,自以为死得彻底的吴瑞林其实还活着。

直到1962年国庆节,杜聿明正在天安门参加国庆典礼时,一位跛脚的将军向他走过来,伸出手笑着询问:“老伙计你还认识我吗?”

杜聿明当即脸色大变,立即站起来吃惊的询问,“你不是死了吗?”

原来当初的“死亡”不过是吴瑞林的计策,在知道杜聿明当时有攻打辽南的计划后,吴瑞林认为当前情况下,如果要和杜聿明硬碰硬,几乎没有胜算,战士们也不能因为死守根据地而去打一场没有胜算的战斗,这样只会让大家白白牺牲。

所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先暂时撤退,后续准备充分后再夺回辽南控制权。

但这一中肯提议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还有一部分领导不想放弃好不容易建立的根据地。

正在犹豫时,国民党大军已经浩浩荡荡开进了辽南边界,随即开始了轰炸。

吴瑞林以师长的名义传达命令要求全军撤退,但师部林政委犯了轴,说什么都不同意带队转移,他认为就应该坚守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两个人由最开始的争吵,最后演变成吴瑞林揪着政委衣领子,结果这位老政委还是不改初衷。

正在两人争执不下时,一枚炮弹精准的落在了指挥部,这回吴瑞林也不跟政委商量了,反正指挥部已经损毁,无法和中央取得了联系,当即下令全军撤退,至于坚持不退的林政委,架着他也要拉走。

随后吴瑞林做出战斗部署,大部队在前方撤离,剩余一个团的火力殿后掩护大家撤退,同时其他专属部队要配合作战,对敌人进行火力打击,吸引敌人注意力,最终独立团艰难的逃出了杜聿明包围圈。

此时战斗还在继续,敌人的火力竟然一点都没有减弱,吴瑞林没来得及想得太多,赶紧迅速带队转移到关东州根据地。

幸运的是,也不知道敌人怎么回事,没有对自己进行追击,就在1962年杜聿明、吴瑞林两人再次见面时,杜聿明也做出了解释。

在炮轰独立师根据地时,国民党方面东北联军总指挥部发给吴瑞林的电报,指挥部确实曾在前期命令吴瑞林原地抗争。

因此杜聿明便认为,吴瑞林和独立师肯定一直在辽南根本不可能撤走,这才不断地向独立师指挥部周边猛发炮弹。

如此高频率的轰炸,杜聿明在找寻了几遍后,理所当然地认为吴瑞林肯定死得“透透的”。

直到他被调走参与淮海战役,最后被解放军抓住关进监狱也没人告诉他,就在他离开东北后吴瑞林再次出现,依旧活跃在辽宁一带,继续与国民党军队战斗,甚至后来还参加抗美援朝,成为朝鲜战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将领之一。

活跃在战争第一线的开国中将吴瑞林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吴瑞林的人生十分具有传奇性,他出生于四川巴中的贫困家庭,从小就吃尽了生活的苦头,因此格外希望改变现状。

1927年在外打工的吴瑞林无意间认识了我党同志吕子谦,本就对革命有好感的吴瑞林在他们的介绍下,正式加入我党队伍。

凭借多次完成的出色任务和久经考验对组织的忠诚,抗战开始后,吴瑞林在中央的安排下前往山东地区建设抗日根据地,领导当地军民进行游击战与鬼子周旋。

这也是吴瑞林的成名期,在根据地期间多次带领战士们与当地伪军和日寇战斗。

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枪法极准的吴瑞林甚至逼得鬼子释放毒气弹也要找到他,吸了大量毒气的吴瑞林差点当场牺牲,即便后来救了回来,身上依旧残留着敌人打下的多个弹痕。

图片来源网络

也是因为这次,由于根据地医疗条件欠缺,他的一条腿彻底瘸了,因此得了个“吴瘸子”的外号。

虽然变成了残疾人,但吴瑞林将军身残志坚,战斗力可一点没弱,养好伤后继续带领根据地战士奋战前线和鬼子作战。

因为行动不便,有很多次吴瑞林都和死神擦肩而过,差点救不回来,连鬼子都一度认为这次肯定打死了吴瑞林,可他都坚持了下来。

1943年升任鲁中军区2分区司令的吴瑞林,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日寇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对华战场的布局也越来越明显,大有一副抗战初期组织大规模兵力作战的破釜沉舟之感。

这也就意味着根据地将直面敌人的炮火,战斗难度也大幅度提升。

在此情况下,吴瑞林坚持奋斗在作战的第一线,亲自带领队伍阻击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抗战胜利前夕又参与组织了临沂攻坚战,击毙了数千名鬼子和伪军。

抗战胜利后,吴瑞林所在部队接到中央命令,要求其迅速赶往东北地区,建立辽南根据地并担任独立师师长一职。

当时中央对吴瑞林委以重任,原因是他不仅战斗经验丰富,而且在作战策略和部署上也很有一套,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吴瑞林带领独立师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了志愿军第42军军长,他带领的队伍是首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之一。

志愿军第42军入朝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阻击装备精良的美军第10军,为其他部队打掩护。

吴瑞林接到命令后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将阵地部署在黄草岭、赴战岭一带,这里地理位置好,地势更是有利作战,是一块绝对不能落到敌人手里的宝地。

很快敌人就带兵抵达了我军阵地附近,并与吴瑞林的42军展开战斗争夺阵地,双方围绕两块阵地反复争夺,打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最终美军不敌志愿军部队,42军也取得了歼敌数千人的战绩。

在这次作战中,能看到以往吴瑞林的指挥和战斗风格,他擅长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作战,而且喜欢隐藏自己的实力,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这一战也给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出了心理阴影,据参战的美军官回忆,称完全不知道志愿军什么时候会出现,又会在什么位置对他们进行突袭,志愿军的埋伏行动让他们遭受了严重损失。

1950年11月6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爆发,这是我军入朝后的第一个冬季,情势极其恶劣,敌人对我军物资运输线进行了封锁,大量的棉衣和食物根本无法运送到战斗前线。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吴瑞林的第42军再次接到了参战的命令,这次他们将参与队伍从东线战场到中线的转移作战。

与第一次战役不同的是,这次的地形条件要更差,再加上温度骤降,无疑增加了战士们翻山越岭的难度,而且还有随时注意美军在上空的侦察机,一旦被敌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但战斗紧迫,吴瑞林亲自督战并带领战士们前往指定作战地点,他的腿有旧伤,一到冬天钻心的疼,但他依旧咬牙坚持带大家在预定时间到达大同江。

随后组织队伍突破敌人多个防线,阻挡了美军的攻势,取得了第二次作战的胜利。

这时候已经是12月24日了,这一天是西方的平安夜,早前麦克阿瑟还曾放出狂言,想要让美军回家过圣诞节,在见识到志愿军的战斗力后,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志愿军接连两次战役的胜利,虽然将敌人打怕了,但也提高了敌人的警惕性,注定了下一次战斗将面临敌人更为完善的作战准备。

1950年跨年夜第三次战役爆发,这次由志愿军主动出击。

吴瑞林带领42军和66军在东线战场,负责突破敌人防线后绕到敌人的后方作战,但从作战任务看就困难重重,不仅要直面敌人火力,还要面临被敌人包围的险境。

不仅如此,这次战士们要翻越“三八线”,地形比前两次险峻,防线附近多是悬崖峭壁,人为情况下根本无法穿过,而且又是冰雪覆盖的严冬,作战的艰难想都不敢想。

不过为了作战胜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吴瑞林经过分析认为,虽然自然条件难以逾越,但只要过去了后面的仗就好打多了。

原因是这里地势险峻,敌人也不会想到志愿军会从这里进入南朝鲜,因此只部署了两个师的兵力,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些工事和掩体。

这些都被我军情报员探知后报告给了总指挥吴瑞林,吴瑞林当即拍板决定就从这里攻入敌人阵地。

随即派出一支队伍,要求他们在正式战斗开始前悄悄穿插到敌后,战斗开始的第一时间想方设法打掉敌人的炮兵阵地,为正面战场的战斗创造更有利的机会。

12月31日天一黑,战斗正式打响,当时的气温已经突破了零下三十度大关,天上还下着雪,吴瑞林坚持在第一线指挥战斗。

很快战士们与敌人开始交火,虽然驻守在防线的美军没有准备,但他们的火力猛烈,装备弹药充足,想要拿下防线也没有那么容易。

志愿军战士翻越过天堑,前赴后继的投入到战斗中,看见志愿军人数不断地在增加,敌人终于崩溃了。

1951年新年第一天的钟声敲响后的三个小时,我军顺利拿下了道城岘,成功越过“三八线”,取得了第三次战役的胜利。

在1951年1月25日爆发的第四次战役中,吴瑞林又成功带领部队冲破了敌人封锁,让李奇微的“屠夫行动”进攻计划彻底破产,在这之后吴瑞林等首批入朝作战军长回国,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的热情招待。

毛主席和朱老总还曾专门接见吴瑞林,听他汇报朝鲜战场形势和此前作战情况。

在知道吴瑞林身体有旧伤后,毛主席多次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又亲自交代周总理给吴瑞林安排检查身体,毛主席等领导人本打算让吴瑞林在后方好好养伤,可吴瑞林不愿意,一个月后他坚持回到了战场继续指挥战斗。

1952年吴瑞林带领42军正式换防回国,随后便被调往海南,担任军区司令、南海舰队司令、广州军区副司令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一直奋战在国家军队建设的第一线。

结语:

两位曾经不死不休的对手,能够有机会共同生活在新中国的旗帜下,感受的是新时代带给他们的安乐与幸福,这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

虽然曾经他们分属两个阵营,但如今已经是可以并肩作战为了新中国发展而奋斗的伙伴,或许一笑泯恩仇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